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打敗蒙古鐵騎,看看朱元璋的養馬政策

爲打敗蒙古鐵騎,看看朱元璋的養馬政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馬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實力的象徵,古人甚至把馬匹看得比錢糧還重要。在與北元軍隊的交戰中,明軍兵力有餘,只是馬匹緊缺。朱元璋戎馬一生,十分重視養馬,認爲“馬政,國之所重。”在戰場上,騎兵衝鋒陷陣,優勢明顯,機動性、靈活性遠勝於步兵。面對大規模騎兵的襲擊,如果戰馬缺乏,即便是名將領兵,也很難取勝。而且朱元璋在京師坐鎮指揮,驛站及時的信息傳遞也需要大量馬匹。此外,馬匹在糧草的運輸供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領兵出征雲南,考慮到雲南山脈衆多,需要用到很多戰馬,朱元璋派人告諭播州宣慰使楊鏗,讓他出三千匹馬,帶兩萬兵爲先鋒,又令金竺長官密定獻馬五百匹。洪武五年北征失利後,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在此期間一直沒有對北元大舉發兵,根據學者分析,戰馬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制約因素。

爲打敗蒙古鐵騎,看看朱元璋的養馬政策

朱元璋登基後,借鑑歷史上馬政的利弊得失,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在答答失裏營設立羣牧監,在水草豐美的地方設立官署,專職牧養馬匹。洪武五年,明軍遠征漠北失利,損失大量戰馬。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二月,朱元璋下令在滁州重新設立羣牧監,幾天後,又下令改羣牧監爲太僕寺,設太僕寺卿一人從三品,掌管馬政,隸屬於兵部,下令讓應天、廬州、鎮江、鳳陽等地的百姓養馬,江北水草便利的地方一戶養一匹馬,江南十一戶養一匹馬,由官府挑選上等馬匹爲種馬,洪武二十八年規定,江北五戶共養馬一匹。

洪武七年八月,增設牧監、羣官二十七處,隸屬於太僕寺。洪武二十三年,定爲十四牧監,九十七羣。洪武二十八年,撤銷所有的羣、牧監,將馬匹交給地方官府牧養,由地方官府管理民間馬匹的牧養。洪武三十年,在北平設立行太僕寺。此外,一些衛所也牧養馬匹,朱元璋還從馬市和茶市獲得大量馬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