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一日,蒙古瓦剌部首領,執掌蒙古三部大權的“太師”也先。率三路大軍悍然發動了對明王朝的戰爭。這場戰場與其說是“明朝與瓦剌的戰爭”,不如說是明王朝與“蒙古部落聯盟”的戰爭。

瓦剌的南侵大軍共分三部,一部是由蒙古“傀儡可汗”脫脫不花率領,主要是被瓦剌征服的“韃靼”兵馬,東攻明朝遼東地區。一部由瓦剌“知院”阿刺率領,主要包括瓦剌軍一部以及兀良哈軍,南攻明朝軍事重鎮宣府,最精銳一路是也先親自統領的中路軍,是集中了瓦剌部精銳的“王牌”,攻擊明朝的軍事重鎮大同。戰端一開,九邊重鎮自朱棣去世後二十多年的“和平”徹底打破。長城沿線烽火綿延,炮聲連天。

說到這場戰爭的原因,許多史料都說是由於“明朝削減蒙古馬價,拒絕蒙古和親”,至於失敗的原因,也往往歸結到王振攛掇朱祈鎮擅自出兵上。

其實,至少都不是這麼簡單的。先說原因,瓦剌首領也先並非蒙古“黃金家族”出身,能夠征服韃靼並掌控蒙古三部,“反明覆元”一直是其拉攏蒙古各部的招牌。之前對明王朝的“恭順”,以及絡繹不絕的“朝貢貿易”“馬市”,皆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在也先征服了韃靼部且常年出兵中亞地區“練兵”後,對明朝的戰爭,早已是箭在弦上,所謂“削減馬價”“不嫁公主”,只是爲開戰而找的藉口而已。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之所以會選在正統十四年動手,根據蒙古國有關史料的記載,是因爲長年以來也先重金賄賂明朝在朝貢貿易中負責接待的“通事”,探聽明王朝的虛實,在得知明王朝主力精銳多南調福建和雲南後,才終下了動兵的決心。至於失敗的原因,一個讓後來文臣們迴避不提的事情是:戰爭爆發以後,明王朝邊關重臣,諸如鎮守宣府的總兵楊洪,大同總督軍務的宋英,西寧侯朱英,皆在奏章上建議明軍應以“防守反擊”爲主,恰如楊洪在奏報上所說,明軍應“依堅城憑硬弩火器,避敵鋒芒,以收挫敵之效”。

但朝中文臣的看法卻截然相反,不止是和王振勾連一氣的“奸臣們”,就是內閣裏曹鼎,張繼,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鄺焚,于謙,皆建議主動出擊,比如鄺焚的奏摺裏建議朝廷“速派大軍征剿”。之後明廷也依其所議,先期派遣了駙馬井源率領的四萬明軍增援大同。文臣們和王振唯一的區別是:王振主張御駕親征,文臣們主張派能將進剿。“主動出擊”的戰術思路,大家並無分歧。

但事與願違。蒙古三路大軍,阿刺知院連克馬營堡和延慶,逼近宣府,宣府總兵楊洪兵力不足,只能憑城堅守。大同更慘,先派軍在貓兒莊(內蒙古察哈爾旗)阻擊瓦剌,幾乎全軍覆沒,明將吳浩戰死,接着大同總督軍務宋英率大軍與瓦剌戰于山西陽高,再次被殺敗,宋英戰死。大同軍之所以主動出擊,一是朝廷連發嚴旨,二是監軍太監郭敬的催促。唯獨遼東明軍爭氣,明將趙忠率軍在黑山設伏,大破“可汗”脫脫不花的韃靼軍,爲明軍穩住了防線。

而前線的敗報頻傳,不但震撼了明廷,也牽出了一個在土木堡事變前,明王朝君臣們都未意識到的問題:以明王朝當時的軍事力量,是很難戰勝瓦剌的。

瓦剌首領也先之前驕人的戰史,前文已經說過,可稱是打遍蒙古高原以及中亞無敵手。另外一個被人忽略的事情是:明朝北部面對的對手,不僅僅是瓦剌一部,而是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聯合的“蒙古部落聯盟”,即使是在朱棣橫掃天下的時代,對蒙古部落也只是拉一支打一支,五次北征或打韃靼或打瓦剌,卻從未與整個蒙古部落作戰。

此時明英宗君臣面對的也先,是明王朝自北元滅亡後面臨的最強大對手。而明朝方面來說,幾十年“天下承平”,軍隊戰鬥力退化不可避免,而且正進行着南平鄧茂七以及掃蕩麓川殘餘叛亂勢力的戰鬥,北方精銳大多被抽調。依託長城穩守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七月十四日,明英宗突然宣佈“親征”,僅經三天時間,七月十七日即率領號稱五十萬的大軍向大同進發。消息傳來舉朝皆京,吏部尚書王直率百官阻攔,遭明英宗呵斥,最終,這支帶着幾十萬大軍,和明王朝整個內閣以及六部大多數官員的“北伐軍”,走上了北征的不歸路。

而說王振攛掇明英宗親征的原因,當然如普遍史料所說,是想“立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王振雖然已經“專權”,但是朝中依然有很多“反對派”,比如兵部尚書鄺焚,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這些六部裏的重要部門,都不是王振的“自己人”,借一場北征的勝利鞏固自己的權勢纔是主要目的。

明英宗朱祈鎮之所以同意北征,一面是他年僅二十三歲,年少氣盛且從小王振愛帶他看“禁軍操練”,早就是一個軍事愛好者。此外作爲一個剛過弱冠之年的皇帝,要壓服朝中老臣,也自然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於是和王振“不謀而合”,至於百官的態度,雖然極力反對,但當朱祈鎮下令“反對出征者論罪後”,除了鐵骨錚錚的于謙外,也大都緘默不語了。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第2張


之後僅準備三天就出徵,如此“犯軍事大忌”的行爲,竟無人阻止,除了明哲保身外,也有輕視瓦剌的意思,比如徐有貞在“觀天象”後曾言“北征必敗”,反遭到諸多大臣的嘲笑,御史王立右就曾笑他“危言聳聽”,可見在諸大臣心裏,雖反對北征,但對於勝利,大多數人是不懷疑的。

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祈鎮親自統帥的“北征軍”出發了,因行前準備倉促,大軍出發僅五天就遭到斷糧,又逢秋雨,從北京到宣府,再從宣府到大同,一路上飢寒交迫,明軍不少士兵凍餓而死,史載“殭屍滿路”。慘狀之下,隨行大臣不斷要求搬師,皆遭王振重罰,大軍行至宣府時,已經是“人情洶洶,聲息愈急”。

士氣低落下,隨軍文臣紛紛上表,請求大軍回師,王振一怒之下,命兵部尚書鄺焚等人在草中罰跪。閣臣曹鼎率衆臣再勸,王振怒火更大,竟將衆臣編入“前鋒營”,意圖打仗的時候讓文臣當炮灰。這是行軍前期史料的記錄,大體都是說王振淫威,可有幾個疑點卻素來被人忽略:大軍僅準備三天就出發,所需糧草和後勤全無準備,王振不知兵,但曾四徵安南的重臣英國公張輔爲何始終未見諫言。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朱祈鎮登位後,張輔就早被解除了權力,原本在朱瞻基時代掛職的“大都督”一職也被解除,只是在國家有戰事時招來商議。此時這位年近古稀的老將,早已是“遇事僅唯唯矣”。但臨行之前,他卻已托子女安排了後事,甚至擺好了靈堂,可見早有預料。

另一位大臣,兵部尚書鄺焚的表現也並非全是“剛直”,明朝從北京到宣府一路,有七個大型糧倉,儲備着明朝的“作戰軍糧”,這七個大型糧倉皆是由兵部直接調度,但是在北伐期間,七個糧倉居然沒有一顆糧食增援“缺糧”的北征軍,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土木堡慘案後,代理兵部尚書于謙僅用六天時間,便將七個糧倉裏所有糧食盡數運至京城,效率之反差耐人尋味。而且,隨軍出征的文武官員,可謂精英薈萃,但一路上,除了屢屢勸諫“回師”外,於作戰本身卻沒有提過任何“合理化建議”,王振之惱怒,一來是羣臣的抗爭,二來,也是怒羣臣的這種“非暴力不合作”。

至八月一日,明軍終於抵達前線大同,此時先期派出的駙馬井源的部隊,已經被瓦剌消滅,瓦剌聞明軍大軍已到,已然後撤二十里,企圖誘使明軍出塞追擊以全殲。根據蒙古國有關史料記載,此時是戰是撤,瓦剌內部也意見不統一,一來是此前瓦剌雖節節勝利,但全是野戰,於攻堅戰卻屢屢受挫。二來瓦剌三軍上下斬獲頗豐,士兵也都有了歸鄉之心。

何況,自古遊牧民族騷擾邊境,執行的都是“叼一口就跑”的戰略。此時不止瓦剌部將,就連也先的兩個弟弟孛羅帖木兒和伯顏帖木兒也主戰儘快撤兵。也先最後的決定是,如果明朝大軍到達大同後並未出塞,而是原地佈防,瓦剌大軍即北撤班師。

偏偏明軍出乎瓦剌的意料,既未追擊更未固防,而是在到達後的第二天,即八月二日即原路返回,原來王振到大同後,親眼看見大同外戰場的屍骨,可謂慘不忍睹,接着又從大同鎮守太監郭敬處得知戰鬥過程,這位之前從未經歷戰陣的教書先生徹底嚇破了膽,隨即勸說朱祈鎮班師,早就苦不堪言的羣臣當然一呼百應。瓦剌得知後,起先懷疑明軍有意誘惑瓦剌深入圍殲,也先力排衆議,決定試探性尾隨追擊。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第3張


從大同至宣府,再從宣府至北京,原本有明朝從朱元璋時代開始修築的上百個衛所,但是從朱瞻基開始,這些“緩衝地帶”早就被盡數裁撤,以至瓦剌可以“來去自由”。鎮守大同的郭登有眼光,先建議明軍從居庸關北返,又派騎兵騷擾瓦剌,起牽制作用,但終是杯水車薪,瓦剌大軍還是跟在了明軍後面,而除了大同之外,其他明朝邊鎮皆緊守城門,沒有人想到派兵出擊,牽制瓦剌追兵,以掩護明軍撤退。

八天後明軍抵達宣府,瓦剌大軍也隨即追到,宣府總兵楊洪“持重”,並未派人阻擊瓦剌軍,接着,成國公朱勇率部在兔毛嶺阻擊,雖全軍覆沒,但終爲明軍贏得了三天寶貴的撤退時間,可王振卻想回老家蔚州擺擺威風,堅持讓明軍繞遠路去蔚州,走到半路又擔心明軍到蔚州會踩壞老家的莊稼,連忙又讓部隊“折返跑”回居庸關。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第4張


就這樣一路“繞圈子”,明軍還是星夜兼程,於八月十四日中午抵達了懷來北面的土木堡,只要再堅持走一個時辰(兩個小時),明軍就可安然進入懷來城,這次來去匆匆的北征,也就可全身而退了。

但意外偏偏又在此時發生了,王振因爲運載自己家產的十幾輛車子沒有到,堅持讓部隊停下來等,一等就等了整整一下午。而瓦剌方面,伯顏帖木兒再次勸說也先停止追擊,因爲明軍一旦撤人懷來,瓦剌不但毫無收穫,更有可能被明軍圍殲。也先起初也有撤退的念頭,可偵查騎兵報告,明軍在土木堡紮營了。

也先狂喜之下,命令部隊火速前進,終於在八月十四日晚抵達土木堡,先佔領西邊河流切斷水源,把正在等候王公公家產的明軍徹底包圍。這過程裏,兵部尚書鄺焚曾建議明軍火速前行,但內閣大學士曹鼎認爲瓦剌軍還遠,不妨賣個人情給王公公。終陷入了瓦剌的包圍。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第5張


八月十五日白天,瓦剌大軍集結重兵,向斷水缺糧的明軍發動了總攻,出乎瓦剌意料的是,多日以來疲於奔命的明軍竟然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明軍結成軍陣,數次打退瓦剌的進攻。

這時張輔終於說話了,他和鄺焚聯合建議,讓明軍集中主力衝出去。朱祈鎮和王振也被說動,正讓張輔擬定作戰計劃,瓦剌突然派使者來“議和”了,大學士曹鼎等人力主談判,經商定,瓦剌撤去對水源的包圍,允許明軍前去取水,飢渴難耐的明軍士兵紛紛離開陣地取水,這時候瓦剌大軍忽至,發動了突襲,一場猝不及防的攻擊後,幾十萬明軍徹底崩潰,大公公王振在亂軍中被踩踏死,隨軍文武大臣在踩踏中死傷殆盡,彈盡糧絕的朱祈鎮被瓦剌俘虜,這就是千古奇辱的“土木堡慘案”。

千古奇辱!土木堡事變前後大明王朝的前前後後! 第6張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軍覆滅後,八月十六日,此前一直“持重”的宣府守將楊洪和居庸關守將羅通終於出兵,只是趁瓦剌撤退後“打掃戰場”,把戰場上遺棄的明軍武器盡數收進了自己腰包。

敗報傳來,京城上下一片慌亂,文武大臣痛心疾首。先是“戰”“和”之爭吵做一團,終在兵部代理尚書于謙的主持下,做出了整軍備戰的決定。

八月十八日,監國的成王朱祁玉召開“御前會議”,會議上,衆大臣怒斥宦官亂政,當着朱祁玉的面吵做一團,並在爭吵中爆發了羣毆,當場毆死了王振的親信太監馬順。因衆怒難犯,朱祁玉當場宣佈王振罪狀,並將王振全家滿門抄斬。而之前因爲“持重”導致朱祈鎮被俘的宣府總兵楊洪,居庸關總兵羅通,大同參將石亨,統統被赦免。

九月,朱祁玉正式登基,次年改年號爲“景泰”,正在蒙古當囚徒的朱祈鎮被尊爲太上皇,同時大規模的清算行動展開,諸多王振的親信宦官及黨羽紛紛落馬,全權負責北京防務的于謙整肅內部,調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終於十一月在北京保衛戰中擊退瓦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