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洋水師從組建到覆滅爲何都離不開英國的影子

北洋水師從組建到覆滅爲何都離不開英國的影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94年,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罪魁禍首除了戰爭的發起者日本以外,也少不了背後英國人的身影。英國人由始至終一直想控制中國海軍,但是由於種種情況一直沒有成功。在甲午戰爭中,英國人的態度倒向了日本,造成了清廷在外交上的全面失敗。

 一、清廷初期的瞎折騰和三支海軍的構想

在1863年,此時曾國藩的湘軍和太平軍正在鏖戰,清廷爲了加強自己的水上優勢,通過第一任海關總事務司英國人李泰國,向西方訂購了8艘炮艇。但是李泰國異想天開的想控制這支艦隊,做大清的水師提督。這樣的條件清廷當然不能答應,在加上清廷並不希望過分增加曾國藩的力量,最後將這8艘沒人要軍艦退給了原主。但是在這樣來回折騰之下,此次軍艦採購白白浪費了60多萬兩白銀(一條定遠艦的價格)。在太平天國平定以後,清廷內部建設海軍的計劃逐漸開始實施。

最先提出建設三大海軍的人不是北洋大臣李鴻章,而是清廷駐法國公使薛福。在西方見過大世面的薛福提出應該建立北洋、南洋、閩粵三支艦隊,北洋艦隊拱衛京師,閩粵艦隊保衛東南沿海,南洋艦隊保衛兩廣。這裏的閩粵艦隊,就是在馬尾之戰中全軍覆沒的福建水師。而三大艦隊的構想至今仍在使用,聯想一下現在的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既然有了計劃,那麼實施起來就快了。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李鴻章和沈葆楨開始了建立南北海軍的歷程。可惜的是當時每年的經費只有400萬兩白銀,而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費就是4萬兩銀子。

北洋水師從組建到覆滅爲何都離不開英國的影子

二、英國人再次干預和北洋水師的建立

英國處於在華利益的需要,一直不希望清廷的海軍過於強大,或者說強大的清廷海軍必須掌握在英國人的手裏。在李泰國之後,英國人赫德的花招又來了。他得知清廷開始向外訂購軍艦以後,他提出英國可以優惠出售軍艦,但條件是艦上必須使用英國軍官。老謀深算的李鴻章看出了這個年輕人的花花腸子,沒有同意由英國人指揮,反而提出了讓中國軍官去英國軍校留學的計劃。英國人真是有苦說不出,劉步蟾等一大批軍官就是在那段時間出國留學的。

1875年,清廷首先訂購了6艘400噸的炮艇,號稱“六鎮”,這也是北洋水師的雛形(鎮南、鎮北、鎮東、鎮西、鎮中、鎮邊)。在6年以後,清廷向德國訂購了鎮遠、定遠兩艘超級戰艦,這種說法絕不爲過,因爲當時大部分艦艇的噸位只有4000噸,而這兩艦達到了7000噸。再加上經遠、致遠、來遠等軍艦的配合,北洋水師的戰鬥力超過了大英帝國在印度的遠東艦隊。換句話說,英國人再來一次鴉片戰爭,鹿死誰手還不一定。應爲北洋水師建立之初,射擊的水平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值,達到了與英國並駕齊驅的水平(這是真實的,英國海軍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三、升旗事件成爲中英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1890年,由於旅順尚未徹底完工,因此北洋水師南下進入香港進行艦艇維護。水師提督丁汝昌應爲需要和英國交涉等等問題,離開了定遠艦上岸處理事務。此時定遠艦管帶、總兵劉步蟾下令降下提督旗,升起總兵旗,因爲在北洋水師中他的官位確實僅次於丁汝昌。但是這引起了北洋水師總顧問琅威理的嚴重不滿,琅威理一直以水師副提督自居,認爲他還在定遠艦上,劉步蟾的行爲屬於越權。而劉步蟾一直把琅威理當做教官而已,而他自己纔是北洋水師的老二。因爲北洋水師的官制不倫不類,造成了這場風波。

兩個人誰也不服誰,最後官司打到了李鴻章那裏。李鴻章當然不希望英國人成爲副提督進而掌握清朝的海軍,所以他有意偏袒劉步蟾。從自己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這個決定並沒有錯。但是惹怒了琅威理,也惹怒了英國。琅威理離開了北洋水師,造成了北洋水師基層訓練水平的嚴重下滑。同時英國也因此事的惱火,英國不再接受清廷的海軍留學生,造成了清廷海軍後續力量不給。這就造成了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除了那些高級軍官是留學生以外,很多中下級軍官仍然是各地的學堂培養出了的。同時英國同日本開始進行政治交往,並逐步達成了潛在的同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