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069年0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在1945年前的今天,0069年4月17日(農曆三月初七),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瑪爾庫斯·撒爾維烏斯·奧托(MarcusSalviusOtho),英語化作奧索,公元32年-69年,羅馬帝國的皇帝之一。皇帝尼祿被迫自殺後,在四帝之年(公元69年)中的第二位皇帝。奧托殺害了伽爾巴之後,成爲羅馬皇帝,不過隨即因內戰戰敗而自殺。

奧托的父親魯基烏斯·奧托是羅馬的“騎士階級”,並且由於在皇帝克勞狄烏斯當政期間破獲了一項陰謀,於是魯基烏斯受到皇帝的信賴,其子便與皇帝尼祿一起成長。

尼祿繼任爲皇帝之後,奧托是陪同皇帝享樂的寵臣之一;古羅馬史學家“蘇埃託尼烏斯”在《十二凱撒傳》裏,認爲奧托曾經參與了尼祿的弒母過程。奧托勾引了有夫之婦波培婭·薩賓娜,不久與波培婭結婚。後來奧托刻意安排自己的妻子與尼祿幽會,希望藉此更穩固他在宮中的地位。然而尼祿卻想要獨自佔有波培婭,於是便將奧托派到路西塔尼亞(現在的葡萄牙)擔任行政長官。

奧托到路西塔尼亞就任之後,完全一改過去在首都羅馬的放蕩行爲,成爲刻苦律己、頗有地方政績的長官。公元68年六月,近西班牙行省總督伽爾巴起兵反抗尼祿,奧托立刻響應伽爾巴。尼祿自殺,同年十月,伽爾巴進入羅馬城,成爲新的帝國皇帝。奧托陪伴著伽爾巴進城,爲他處理各方面的事務,謀求各方的和諧,甚至於用自己的財產,給城內部兵中隊每位士兵100塞斯特爾提烏斯的金幣。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伽爾巴皇帝此時已經72歲,沒有子嗣,奧托寄望他將自己過繼成爲養子。但後來(69年一月)伽爾巴卻選立望族之後“批索·裏奇尼亞努斯”爲自己的繼承人,奧托希望落空,決定謀害伽爾巴。五天之後,奧托鼓動近衛軍與遭到伽爾巴遣散的部隊,在羅馬發動暴動。伽爾巴趕赴市集廣場演說時,在混亂中遭到殺害。奧托在軍營中被擁立爲皇帝,不久就受到元老院的承認。奧托登基後,恢復了尼祿的名譽,併爲過世的前妻波培婭立了胸像。

69年初,日耳曼軍團統帥維提裏烏斯並不服從伽爾巴的地位,準備進軍意大利。奧托即位,便派遣元老院使者通知日耳曼,希望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有的史料記載,奧托願意收維提裏烏斯爲他的女婿,兩人共治帝國;但有的史料卻說到,奧托給維提裏烏斯金錢、榮耀和優渥的退休生活,而維提裏烏斯也回以同樣的條件,最後雙方不歡而散。總體局勢演變,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維提裏烏斯的將領凱奇納已經率兵翻越阿爾卑斯山,來到北義的波河平原。

奧托發動忠於自己的軍團,向北與敵人在貝德里亞庫姆發生接觸,奧托本人則在布里克塞路姆等待前方的軍情。戰爭開始之前,奧托聽到了謠言,以爲敵軍已經叛離了維提裏烏斯,於是便親自到了前線,向日耳曼軍團喊話。但敵方心情並未動搖,並且展開了進攻。奧托一方未料到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以致於大敗而歸。公元69年1月15日稱帝。其軍隊在貝德里亞庫姆(Bedriacum)戰役中敗給維泰裏烏斯的軍團,奧托回到羅馬城,交待了後事之後,便在皇宮寢室裏,以刀刺入自己的心臟,公元69年4月17日在布里克塞魯姆(Brixellum)自殺身亡。。奧托死時38歲,以皇帝身份統治了95天。

  1608年04月17日 才華橫溢、不畏權貴的清初才子金聖嘆誕辰

在406年前的今天,1608年4月17日(農曆三月初三),才華橫溢、不畏權貴的清初才子金聖嘆誕辰。

金聖嘆(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採,字若採,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一說本姓張,名喟。蘇州吳縣人。享年五十四歲。明末清初文學家、文學批評家。

明朝萬曆年間,蘇州樂橋附近住着一家姓金的老塾師。丙午年三月三日,塾師的夫人臨盆前,夢見紫衣老人抱着小兒送進她的懷中,驚醒後生下一個男孩。這天正好是文昌帝君的誕辰,左鄰右舍紛紛議論,說這孩子是文昌帝君下凡,將來一定是才子。

也有人說:恐怕不一定。即使有才也是歪才。因爲聽說孩子出生那天晚上,老塾師從外面回來,忽地聽見堂上供奉的孔子像長嘆一聲,就給新生兒取名金聖嘆。聖人因他出世都要嘆氣,不是歪才是什麼?

清朝順治初年,金聖嘆貧病交迫,生計難以維持,靠人賙濟度日。多年來評選古文,未能出版,仍然終日兀坐窗前筆耕不息,此時已經心血耗盡,白髮星星了。這一天聖嘆回憶起童年初讀《西廂》時,看到了“他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曾悄然廢書而臥者三四日,不茶不飯,不言不語。想到此處,聖嘆長嘆一聲道:“此七字真有勾魂攝魄之力。可謂活人於此可死,死人於此可活;悟人於此又迷,迷人於此又悟者也。不知我當日是死、是活、是迷、是悟?”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第2張

正當此時,有幾位詩朋酒友來訪聖嘆,約他同去虎丘瞻仰石觀音像。金聖嘆正覺煩悶,便欣然同往。他們在虎丘後山飲酒賦詩,直至炊煙四起,才從七裏山塘,緩步回城。行至半塘,不料一個少年口喊:“爺爺饒恕,爺爺饒恕……”逃了過來,與金聖嘆撞個滿懷。後面一個古稀老人,左手拿着一本破舊不堪的書,右手舉着柺杖追上來,對準少年沒頭沒腦地痛打。少年滾倒在地,連呼救命。金聖嘆和衆友人勸住老漢,問他因何責打少年?老漢怒氣衝衝說道:“列位莫要阻攔,我這孫子不成器,今天要打死這畜生!”聖嘆追問:“你的孫子怎樣的不成器?”老漢將左手的書一舉:“居然偷看淫書!”

聖嘆接過那本書一看,原來就是自己曾爲之“死、活、迷、悟”的《西廂》。老漢接着數落道:“這書通篇無一字不淫,無一句不穢,全寫苟且之事。這等下流的書,其害甚於洪水猛獸,怎麼能看?”幾位朋友知道聖嘆平時推崇備至的書,除了《水滸》,便是《西廂》。這老兒竟當面詆譭此書,聖嘆恐怕要動怒了。金聖嘆卻強壓胸中怒火,對老漢冷笑道:“怎麼,此書竟比洪水猛獸還厲害,晚生倒要請教了。”“世兄不信,讓小老兒隨便揀出一段來給你看。”說着翻開書:“你看這裏:‘軟玉溫香抱滿懷……’唉,淫詞豔曲,不堪入目,不堪入目!”

金聖嘆見老漢從滿臉皺紋裏泛出紅暈來,不禁哈哈大笑道:“《西廂記》斷斷不是淫書,斷斷是妙文。文學是一件事,淫穢又是一件事。文人看《西廂》欣賞其文學,淫者看《西廂》只見其淫穢。像你這樣一位道學家,又怎麼只見淫穢,獨不見文學呢?再說你剛纔指給我看的那一節,從盤古至今,哪年哪月哪天無此事?何處何地何人家中無此事?你老人家家中無此事嗎?設若你不做此事,何來令郎?令郎遵照你的教誨,也避此事如洪水猛獸,又何來偷看《西廂》的孫兒?如此府上早已絕種!你何以言行相悖到這種程度?你何以迂腐虛僞到這般地步?”

金聖嘆回過頭去對諸位友人說:“看來真有批《西廂》的必要。”又對老漢道:“你總也讀過《國風》吧?十五《國風》,淫污居半。難道不知道《西廂》所寫之事,便全是《國風》所寫之事。其實《西廂》寫事,正如《國風》一樣,無一筆不雅馴。所以《西廂》全爲錦繡才子而寫,又豈是凡夫俗子所能領略其神理?既然你不懂此書,免得玷污了它,就送給我吧!”說完取過老兒手中的《西廂》,揚長而去。“且慢,且慢!”老漢急着追了幾步,未能追上,叫道:“這書千萬不能拿去。流傳開來,怎生得了。這人怎麼這般行徑,是何等樣人。”金聖嘆的一個朋友告訴老漢:“老丈,你若問此人,非是等閒之輩,乃是大名鼎鼎的金聖嘆!”“什麼?他,他就是點評《水滸》的金聖嘆。《水滸》誨盜,經他一批,不脛而走。《西廂》誨淫,他再一評,豈不又將亂了天下?像這樣的士林敗類,天理不容!”從這天晚上開始,金聖嘆足不出戶,嘔心瀝血評起了《西廂》。

權臣鰲拜當政時,貪污成風。學官賣學,習以爲常。對此事負有監察責任的御史不聞不問,江蘇大吏也置之不理,蘇州府、州、縣三學諸生上告無門,激起公憤,成羣結隊議論紛紛從金聖嘆門前經過。金聖嘆正站在門口閒眺,問道:“你們幹什麼去?”有人告訴他:“主司、孝廉,既然不論文才只認錢財,明天是祭聖大典,讀書人還要祭什麼孔子,吾等去孔廟,將至聖先師孔夫子的牌位搬到財神廟,再將財神趙玄壇的塑像搬進大成殿。何不同往?”金聖嘆一聽更是義憤填膺,欣然加入這一次孔子和財神的“換房”活動。

次日照例由最高地方官主祭,蘇州文武百官與祭,士子也都前來觀禮。凡參加這種盛典的人,個人謹言慎行,都知道祭聖時有失禮儀,官員將爲此革職,士子將爲此獲罪。這次祭典進行時,卻一反往日的鴉雀無聲,突然無數生員同聲號啕痛哭。主祭、陪祭與司禮大驚失色,擡頭只見大家跪拜的卻是財神爺。將趙公元帥當成至聖先師來祭真是滔天大罪。此時諸生爲孔子被財神篡位,鳴冤叫屈,直哭得驚天動地。

諷刺學官貪污的鬧劇,頗具幽默,人人津津樂道,很快由各省流傳到京城。這件“大不敬”的哭廟案爲首諸生均在被搜捕之列。中丞飭役緝拿,諸生紛紛越牆逃走,獨有金聖嘆徘徊於階廡之間,等待拘捕。待隸人一到,又說:“公急不如私急”,要公差守候,等待他上了廁所再走。出廁所對差役說:“此人謂公人。”江南人稱如廁爲“出恭”,借“公”、“恭”諧音,辱罵隸人。

考據史實,金聖嘆被牽連在內的“哭廟案”,其實是順治十八年江南奏銷案的一部分。那是清代江南酷吏和官紳士子短兵相接的一次鬥爭,也是清初統治者集體屠殺知識分子的一樁慘案。金聖嘆曾因寫《祭廟文》被捕後,爲減輕他人的罪名,自認爲首,被投入大牢。蘇州“哭廟案”的十八名士子同關押在金陵。金聖嘆仍談笑如常。有一位姓白的獄卒,對他們甚表同情,飲食起居,盡力維護。對金聖嘆特別優待。白姓獄卒調走之前,主動爲這十八名無辜書生傳遞家書。按例獄卒將秀才的家書交給獄吏檢查。其他人信中寫的無非是“所望惟皇恩大赦”之類的話,當獄吏拆開金聖嘆的信一看,寫的卻是:“吾兒拆閱:花生米就豆腐乾下酒,有火腿滋味。此法切勿令南貨店知曉。”獄吏看完知道上當,說:“金先生死到臨頭,還要開玩笑。”

臨刑前數天,聖嘆的兒子金雍探監。聖嘆經過堂審,被夾杖三十,掌二十,打得遍體鱗傷,見了愛子,知是訣別的最後一面,忍住傷痛,強作笑顏,談吐不改往日的風趣。金雍悲痛欲絕,聖嘆卻出上聯“蓮(憐)子心中苦”,命他對下聯,金雍懂得父親的意思是連累妻、兒,還不知要受怎樣的厄運而心感不安,此時泣不成聲,哪裏還對得出下聯?金聖嘆笑道:“吾兒憨厚,這有什麼可悲的呢?對不出,爲父代你對了吧。”於是對下聯“梨(離)兒腹內酸”。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出此聯,仍是遊戲人間口吻,無限曠達,但聞者爲此充滿至情的對聯,無不欷覷涕下。

直到臨刑前,金雍送來蓮子、黃梨,父子抱頭痛哭。其子泣道:“不久便是中秋。這是父親八月中秋愛吃的東西……”聖嘆哭聲突然止住,問道:“你說的是何日?”“八月中秋。”他欣喜道:“對上了,對上了!”金雍問:“父親,什麼對上了?”金聖嘆向他敘述了一段往事:

一次他借住某廟攻讀經史至半夜,回憶過去評點過許多天下名著,唯獨佛經尚未評點。便去拜見該寺住持,說明借閱佛經,意欲評點之事。老和尚聽後不勝驚愕,暗思:“佛經乃佛門釋典,其經、律、論三藏中均爲佛祖教義,神聖不可褻瀆,豈能容你任意評點?未免太狂妄了。”當時不動聲色,笑對聖嘆道:“你要評點佛經容易辦到。想你既具有評點佛經的高才,我這裏有一上聯,如能對出,對得工穩,老衲立即奉獻佛經,任你評點。如何?”聖嘆應聲答道:“吟詩作對,雕蟲小技,易如反掌。請教師父上聯。”和尚問:“現在什麼時辰?”“半夜二更時分。”“好,就以之作上聯。這上聯是:‘半夜二更半’。請對!”聖嘆一時瞠目結舌,被老憎窘住。因這上聯首尾兩字相同,中間嵌一數字,又須適時合景,委實難對,只得敗興回房,打消評點佛經的念頭。

此時金聖嘆興奮地說:“‘半夜二更半’對‘中秋八月中’。”囑咐兒子速將下聯去告訴老僧。金聖嘆被斬於江寧之三山街,臨刑見劊子手抱鬼頭大砍刀,怒目而立,問:“你這把刀快不快?”劊子手不答。聖嘆見是時秋季竟雨雪紛飛,因口占七絕一首:

天公喪母地丁憂,萬里江山盡白頭。

明日太陽來弔孝,家家檐下淚珠流。

吟罷飲酒自若,邊飲邊說:“殺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殺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說完一笑受刑,而其屍不倒。劊子手復腰斬一刀,聖嘆以手挖土成“慘!慘!慘!”三字。金聖嘆家同時被抄,其妻與子流放邊遠的遼東。

傳說聖嘆死後託夢給朱眉方,說他已成爲鄧尉山神。鄧尉山在蘇州西南七十里,又名萬峯山,前瞰太湖,風景極佳。鄧尉山多梅樹,花開時一望如雪,如頌聖嘆人品之高潔。

金聖嘆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在批點完《水滸傳》、《西廂記》三年後,他因冒犯皇帝受哭廟案牽連被朝廷處以極刑。在刑場上,他泰然自若,並向監斬官索酒暢飲,飲罷大笑,說:“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他想起一天夜裏他留宿報國寺,由於睡不着覺,便去向方丈借佛經。老方丈說:“我有一條件,如果你能對出我出的上聯,我便借你佛經。”當時正是午夜,老方丈隨口說出上聯:“半夜二更半。”金聖嘆冥思苦想,徹夜未眠,仍未對出下聯,只得抱憾而歸。今日死在當前,可能此事要成爲永遠的遺憾了。此時其子趕到刑場,痛哭不已,金聖嘆問:“今天是什麼日子?”兒子答道:“八月十五,中秋!”他聽得中秋二字,忽然仰天大笑,說:“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笑罷,他讓兒子馬上去報國寺告訴方丈,他已對出了下聯。

當兒子趕回來時已是行刑在即,兒子更是悲痛萬分,金聖嘆安慰兒子說:“哭是沒有用的。來,我出個上聯你對對看,上聯是‘蓮子心中苦’。”兒子跪在地上肝膽欲裂,哪有心思想對聯。金聖嘆稍思索一下說:“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對下聯。下聯可對‘梨兒腹內酸’。”旁聽者無不唏噓,上聯的“蓮”與“憐”諧音,意爲看到兒子悲慼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諧音,意爲與兒子永別心中酸楚萬分。

那年雪早,行刑前下起雪來,金聖嘆高聲吟了一首詩:“天悲悼我的亦憂,萬里河山帶白頭。明日太陽來弔唁,家家戶戶淚長流。”吟罷刀光一閃,一代才華橫溢、不畏權貴的文壇巨星隕落了。只留下那字字珠璣情真意切的對聯和詩,讓人讀罷悠然神飛,涌起深深的懷念之情。

  1790年04月17日 電學奠基人富蘭克林逝世

在224年前的今天,1790年4月17日(農曆三月初四),電學奠基人富蘭克林逝世。

人們日常用的電燈、電話、電報、電車,直至尖端技術的發明和利用,都與電密不可分。然而在大約250多年前,人們對於電還茫然無知。當時西方人把雷電叫作“上帝的火”。

美國傑出的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從1746年開始研究電的現象,通過反覆實驗,並進行總結,他於1751年出版了著名的電學基礎理論《電學的實驗與觀察》一書,立即轟動了整個歐洲。從此,富蘭克林成了電學的奠基人。

富蘭克林於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波士頓城。他8歲上學,12歲到印刷所裏當學徒,從17歲起又當了印刷工人。富蘭克林邊努力工作邊勤奮學習。廣泛的興趣,強烈的好奇心,刻苦鑽研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以及爲科學獻身的思想,爲他後來成爲一名有影響的科學家奠定了基礎。

富蘭克林是世界上最早進行電學試驗的人之一。他是電學史上第一個正確解釋電荷性質的人。他提出了電學史上一項重要的假說:電是一種在平常條件下以一定比例存在於一切物質中的要素。他還發現,電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任一絕緣體中,總電量是不發生變化的。這一結論就是近代電學中所謂的電荷守恆定律。富蘭克林還第一次用數學上的正負概念來說明兩種電荷的性質,說明了電的來源和在物質中存在的情況,說明了一些電介質的特性。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第3張

1752年7月,富蘭克林冒着生命危險進行了一次震動世界的吸取天電的實驗。起因是他聽了一個歐洲電器學者的演講,受到了啓發。他想,雷是不是電?於是馬上設法要把雷中的電收到萊頓瓶裏。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日子,他用一塊方絲帕做成了一個風箏,風箏上繫着一根細金屬線和一根絲帶,另一頭結在一個鑰匙的圈子裏。當風箏放上天去後,閃電通過金屬箏線傳到鑰匙上,這個鑰匙可以使萊頓瓶充電。實驗成功了,它證明了富蘭克林的理論是正確的。所以人們說:“是富蘭克林把上帝和雷電分了家。”

富蘭克林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參加了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工作,爲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在費城病故,享年84歲。1900年,富蘭克林被首批選入美國曆史名人紀念館。

  1895年04月17日 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

在119年前的今天,1895年4月17日(農曆三月廿三),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

1894年,日本在美英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腐敗,一味妥協退讓,致使清軍喪師失地:先敗於朝鮮,後敗於遼東,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軍全面潰敗,京津危急。面對這種形勢清政府驚恐萬狀,決意乞和。

美國爲擴大它的侵略利益,乘機“出面調停”,單獨操縱中日之間的和談,在美國的示意下,清政府於年底派遣戶部侍郎張蔭桓和湖南巡撫邵友濂爲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廣島議和。日本方面認爲張、邵兩人官位太低,拒絕談判,要求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鴻章去日本。(歷史上的今天Lssdjt.com)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帶着兒子李經方和美國顧問科士達等隨員100多人,以“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抵達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訂和約。

馬關議和從3月24日正式開始,在談判桌上,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對李鴻章進行訛詐、恐嚇,威逼李鴻章在一份早已擬好的條款上簽字。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在條約上畫了押。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朝鮮完全“自主”,實際上即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我國遼東半島、臺灣省、澎湖列島等地(後遼東半島由中國以3000萬兩白銀的代價“贖回”);賠款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資本家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各種工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爲通商口岸。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第4張

《馬關條約》使中國喪失了臺灣和澎湖列島,付出了數目空前的賠款。它標誌着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這種侵略的特點是資本輸出與領土掠奪。這個條約的許多條款都體現了這些特徵。

《馬關條約》簽訂後,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反對,人們痛罵李鴻章是“賣國賊”,要求清政府嚴辦李鴻章。臺灣人民更是義憤填膺。他們紛紛組織義民軍,推舉臺南守將劉永福任軍統,共同抗日。臺灣軍民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堅持戰鬥。最後,義軍大部分戰死。臺灣軍民4個多月的抗戰,給了日軍以沉重打擊,殺傷敵人3萬多。在這以後漫長的半個世紀中,臺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始終沒有停止過。

  1925年04月17日 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黃飛鴻去世

在89年前的今天,1925年4月17日(農曆三月廿五),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黃飛鴻去世。

黃飛鴻於1856年農曆七月初九生於廣東佛山,一生與武爲伴,習武師承:父親黃麒英、陸阿採、林福成、鐵橋三。主要拳術有虎鶴雙形拳、無影腳、鐵線拳、五郎八卦棍、飛鉈、子母刀。

十三歲已隨其父黃麒英街頭賣武,闖蕩江湖,苦心練武,未逢敵手。因享盛名,爲黑旗將軍劉永福聘爲軍中教練,乃其武夫生涯之高峯。後劉永福入安南,他便堅守父業“寶芝林”,設館授徒。民國之後,曾出任民團總教練(其時政治混亂,軍警舞弊,民間爲了治安自組團練),惹來頗多石堅式仇家,導致其長子黃漢林爲對頭鬼眼樑所殺。

黃飛鴻嫡室羅氏,婚三月染病卒,娶馬氏,生漢林漢深二子後,亦以病卒。續納岑氏,生漢樞漢熙二子,又病卒。羣雛繞膝,料理而人,飛源乃納(莫)桂蘭爲第四妾(據朱愚齋着《嶺南奇俠傳》)。

繼承父親黃麒英所創“寶芝林”,位於廣州西關仁安街,門前對聯寫着:“寶劍沖霄漢;芝花遍上林”後來對聯又改爲:“寶劍出匣;芝草上林。”可見動靜俱宜,能醫能武,有武術宗師之風範。

一生收有徒弟,樑寬(綽號“鬼腳七”),銅鐵鋪學徒,最得黃飛鴻真傳,負責教師弟武功,不幸短命,死時廿五歲。凌雲階,黃飛鴻得意弟子,因結仇重傷,逃去香港,在紅磡船塢教拳。陳殿標,也是黃之出色弟子,後赴廣西蘇元春軍門任教練。林世榮(綽號“豬肉榮”),乃黃之最得意弟子,在廣州設館授徒,其徒弟在西關樂善戲院與惡黨大戰,林世榮因打死多人,被迫逃竄香港,名氣最猛,在港廣收徒弟,將黃飛鴻武術發揚光大。鄧秀瓊,黃飛鴻唯一女弟子(還有其他一班不成氣候之徒弟)。

歷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古羅馬帝國皇帝奧托逝世 第5張

簡介: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咸豐六年(1856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藥。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後成爲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十六歲時,黃飛鴻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後在仁安街開設"寶芝林"醫館,門下弟子衆多,爲名重一時的武術家。他先後被記名提督吳全美、劉永福聘爲軍醫官、技擊總教習及廣東民團總教練,並隨劉永福在臺灣抗擊日軍。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愛子遇害、寶芝林被焚、兒子失業等連串打擊。一九二五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黃飛鴻大事記

1856年農曆七月初九出生於廣東佛山鎮。

1862年從其父黃麒英習武。

1868年隨父在佛山、廣州、順德一帶賣武,其間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9年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鐵橋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學成“鐵線拳”和“飛鉈”等絕技。

1872年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爲其設武館於第七甫水腳,飛鴻結束賣武生涯。

1874年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中人聘爲行中武術教練。

1875年在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飛鴻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一時傳爲佳話,隨後應邀到在石龍鄉授徒。

1876年一洋人攜如牛犢大的狼狗在香港設擂向華人邀鬥,飛鴻不甘華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腳”擊斃惡犬,自此揚名香江。

1877年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佔打傷,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

約1877年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樑寬代替。

1878年在佛山平政橋鬥蟀場爲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時。

1879年娶妻羅氏,婚後三月羅氏病卒。

1882年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並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

1885年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飛鴻爲軍中技擊教練,停辦廻瀾橋所設武館。

1886年其父麒英染疾卒。月餘後,吳全美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1888年黑旗軍首領劉永福賞識黃飛鴻武藝高強、醫術精通,聘爲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向其贈"醫藝精通"木匾。

1894年劉永福率領軍隊赴臺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飛鴻隨劉率九營福字軍抵臺,駐守臺南。

1895年6月劉永福護臺失利,飛鴻離臺返粵,自此僅行醫不授武,“寶芝林”前榜:“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約1896年續娶馬氏爲妻,生二女、二子(漢林、漢森),不久馬氏病卒

約1902年續納岑氏爲妻,生二子(漢樞、漢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應劉永福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1912年魚欄夥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爲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爲傳頌。

1915年續莫桂蘭爲妾。

1918年在廣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獵場任守

1919年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遭妒,往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被“鬼眼樑”暗算慘死。受此打擊,飛鴻不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大會上表演飛鉈。

1924年10月廣州國民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鬱成疾。

1925年農曆三月廿五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