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18年4月26日司馬睿登基爲晉元帝

晉元帝司馬睿(276-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馬懿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爲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爲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爲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牛繼馬後”之說稱其是牛金之子。

司馬睿(276—322)即晉元帝,317年~322年在位。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十五歲時襲封琅玡王。

公元307年(晉永嘉元年)任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結交王導後,認爲“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便對他“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司馬睿出鎮下那,王導就擔任安東司馬,而王導“軍謀密策,知無不爲”。在王導主謀下,司馬睿出鎮建康(今江蘇南京),依靠中原南遷大族,聯合江南大族顧先賀循等,統治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316年匈奴貴族劉曜攻佔長安,俘晉愍帝。317年司馬睿就在建康稱晉王,改元建武,(Todayonhistory.com)史稱東晉。

318年4月26日(晉太興元年三月二十日)司馬睿稱帝,是爲中宗孝元皇帝,改元太興,立大於紹爲皇太子。

後來因王敦拉政,憂鬱而死。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與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大借款

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袁世凱派國務總理趙秉鈞、外交總長陸徵祥、財政總長周學熙爲全權代表,在北京匯豐銀行大樓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作最後的談判,簽署了2500萬英鎊的《中國政府善後借款合同》。合同21款,另有7個附件,2個附表。規定:借款總額爲2500萬英鎊,年息5釐,期限47年;債券9折出售,扣除6%的佣金,淨收入2100萬英鎊。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償還到期的庚子賠款和各種外債、遣散各省軍隊、抵充政府行政費外,僅餘760萬英鎊,而到期歸還本息竟達6789萬英鎊。借款以中國鹽稅、海關稅及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稅項爲擔保。特別條件是:今後未經銀行團允許,不得向他國借債;由外國人蔘加鹽稅徵收,在審計處設華、洋稽覈員,凡關於借款款項之領款單須有華、洋稽覈員會同審覈,簽押後方可提款;中國政府在北京設立鹽務署,由中國總辦1員、洋人會辦1員主管;各產鹽區設稽覈分所,設中國經理、洋人協理各一員,共同擔負徵收存儲鹽務收入之責任:人員的任免,由華洋總辦、會辦會同定奪;鹽區之鹽納稅後,須經華洋經理、協理會同簽字後方可放行;鹽務進款存於指定銀行,非有總辦、會辦會同簽字的憑證不得提用。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2張

與袁世凱政府簽訂善後借款合同的五國銀行團代表

  1915年4月26日日本在他國壓力下修正“二十一條”

1915年4月26日,日本向中國政府提出“二十一條”修正案。

1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條”時,僅以一至四號通知英、美、俄、法四國。“二十一條”全文真相披露後,歐美對日本損害他們在華權益激烈抨擊。2月10日,英國駐日大使葛林赴日本外務省聲明:英國政府對日本之要求條款“漏告”第五號,深表遺憾。聲稱長江流域鐵路,中英已有成約,“請勿相侵”。日方迫於各方壓力,遂於4月26日提出修正案,共24條,僅將若干條文改用換文方式,實質上依然如故。它聲言此“系最後修正,務請同意”,並稱:如中國政府將24條全體承認,日本政府擬將膠州灣以適當時機,附加條件交還中國。袁政府認爲日本的修正案“比較初次提案同有部分之讓步”,但仍有一些條款“與中國主權、其他列強之條約上權利以及機會均等主義均相牴觸”,故不能接受。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3張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時,僅以一至四號通知英、美、俄、法四國

  1926年4月26日邵飄萍被張作霖誘殺

1926年4月26日,《京報》社長邵飄萍被張作霖下令槍殺於北京天橋。

邵飄萍名邵鏡清,字飄萍,1884年11月1日生於浙江省金華縣一個教師的家庭。1918年10月創辦《京報》,自任社長,茲後,任《申報》、《時報》主筆,極有影響。去年2月,又在《京報》創刊《西北周刊》,刊登馮玉祥照片,支持馮玉祥遠離軍閥爭奪北京之戰,到西北去。對郭鬆齡倒戈反奉,(歷史上今天)《京報》不僅“全力讚揚”而且公開鼓勵張學良“父讓子繼”,改造東北政局。“三·一八”慘案發生後,《京報》公開指責段祺瑞爲慘案的禍首,稱應組織特別法庭,將段逮捕,“公開審判”。

4月15日,國民軍被迫退出北京,奉軍進入。邵飄萍被迫避居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奉軍決定實行誘捕,收買北京《大陸報》社長張翰舉入國飯店誘騙邵飄萍。24日,張將邵騙出六國飯店乘車回報館,被預伏軍警截捕。26日晨,張作霖竟以“宣傳赤化”罪名,不經審訊,將邵飄萍押赴天橋槍決。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4張

邵飄萍被張作霖誘殺

  1935年4月26日毛澤東之弟毛澤覃犧牲

毛澤覃像1935年4月26日毛澤覃在江西瑞金紅林山戰鬥中犧牲。

毛澤覃,湖南湘潭韶山沖人,1905年加入社會主義共青團,192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後隨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1930年起,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委員,1932年任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局祕書長。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5張

毛澤東之弟毛澤覃犧牲

  1940年4月26日汪僞國民政府舉行“還都”典禮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6張

汪精衛的母親乘船到南京,日軍到碼頭上迎接,並導演拍攝了這幅照片。1940年4月26日,汪僞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行“還都”典禮。汪精衛在典禮上講話稱,來自:要與日本共同建設東亞。同日,汪精衛發表題爲《罪已的精神》一文,表示要以“罪已的精神”,擔負起和平反共建設的“責任”。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7張

南京汪僞政府舉行“慶祝還都典禮”。左側爲汪精衛政府人員,右側爲日本方面之人員。

  1947年4月26日南京大屠殺首惡谷壽夫被槍斃

1947年4月26日,南京軍事法庭將戰犯谷壽夫綁赴刑場,執行槍決。成千上萬南京市民,站在街道兩旁及刑場周圍,目睹屠殺南京人民的罪魁禍首谷壽夫的下場。

1947年2月6日下午2時,南京宣判戰犯軍事法庭在勵志社,對戰犯谷壽夫開始爲期3天的公審。80多名證人出庭陳述谷壽夫等部日軍在南京所犯的暴行。金陵大學外籍教授史密斯-貝德斯就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的客觀事實作證。開庭審判時,上千人出席旁聽。庭外裝有播音器,許多市民聚集庭外收聽審判實況。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8張

谷壽夫在南京中華門外被槍決

3月10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在判定戰犯谷壽夫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犯罪事實,判決“谷壽夫在作戰期間,共同縱兵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並強姦、搶劫、破壞財產,處死刑”。

  1954年4月26日內瓦會議召開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蘇、美、英、法、中五國外交會議在日內瓦國聯大廈舉行。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從4月27日至6月15日,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參加討論的除中、蘇、朝的代表外,還有南朝鮮和美國第十五個侵朝國家的代表。中、朝、蘇方面提出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舉行南北朝鮮統一自由選舉等平等合理主張。美國則企圖以南朝鮮爲軍事基地,破壞會議的進行,結果未能達成任何協議。

會議自5月8日至7月21日着重討論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參加者有中、蘇、美、英、法、越南民主共和國、高棉(柬埔寨)、寮國(老撾)和南越。會議由蘇、英首席代表輪流擔任主席。美國和越南代表未認真參加會議,也沒有在協議上簽字。由於法國已無力繼續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加之會議期間越南軍民在中國人民援助下於5月7日取得了奠邊府大捷,結果於7月21日簽訂了關於在印度支那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並發表了最後宣言。協議規定立即在印度支那三國停止敵對行動;在越南北緯十七度線以南劃一臨時軍事分界線;由印度、波蘭和加拿大三國組成國際委員會,負責監督三國停止敵對行動的實施;越南、寮國、高棉三國分別舉行自由普選,在民主基礎上實現統一;三國禁止任何外國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並承擔義務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與會各國保證尊重三國的獨立、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其內政。美國雖未在協定和宣言上簽字,但它聲明將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來妨礙上述協議。但事後證明,上述日內瓦協議未得到實行,越南、老撾、柬埔寨戰爭在六十年代重又爆發。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9張

蘇、美、英、法、中五國外交會議在日內瓦國聯大廈舉行

  1960年4月26日韓國總統李承晚下臺

1960年4月26日,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下野聲明,從而結束持續12年之久的李承晚獨裁統治。

李承晚(1875一1965),幼名李承龍,號雩南,黃海道平山人,兩班貴族出身。1898年,因參與革新政治活動而被捕。1904年出獄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0年回國後,以基督教青年會爲中心進行反日活動而被捕。1912年獲釋再去美國。1914年,在夏威夷辦《韓國太平洋》雜誌,宣傳反日思想。1919年任上海韓國臨時政府總統,(歷史今天)上書美國總統威爾遜要求對朝鮮實行“委任統治”。1925年3月辭去總統職赴美。1945年10月回國,在美國支持下於1948年當選韓國首屆總統,連任4屆。執政12年,多次強行改憲殘酷打擊政敵,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推行親美反共政策。1960年,爆發韓國人民反獨裁的“4.19”革命。4月26日,李承晚被迫下臺。後亡命夏威夷,1965年死於該地。著有《獨立精神--日本暴露記》(英文版)。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10張

韓國“4.19”革命導致李承晚下臺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

事故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鳥瞰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猛烈爆炸,反應堆機房的建築遭到毀壞,同時發生了火災,反應堆內的放射物質大量外泄,周圍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造成了核電史上迄今爲止最嚴重的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共有4個功率均爲100萬千瓦的核反應堆,其發電量佔烏克蘭總髮電量的50%,並向大多數東歐國家提供重要電力。但該核電站的反應堆是20世紀70年代引進的水冷式石墨慢化反應堆,鈾燃料棒放在一大堆石墨中,由石墨有效地控制反應的速度,從而產生推動渦輪機的蒸汽。由於石墨反應堆不夠安全,許多年以前就被西方國家拋棄了。這種反應堆的冷卻系統一旦發生故障,堆芯石墨棒的溫度就會猛增,直至超過熔點而導致熔燬事故。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的工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連續切斷反應堆的電源,使主要冷卻系統停止工作。於是堆芯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氫氣過濃,以至26日凌晨發生猛烈爆炸,爆炸引起機房起火,濃煙使人呼吸困難,放射性物質不斷外溢。核電站所在地區有2.5萬居民,這些居民從26日晨開始疏散,疏散共用了34個小時。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11張

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大量放射塵埃污染到北歐、東西歐部分國家,瑞典、丹麥、芬蘭以及歐洲共同體於4月29日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瑞典國家放射學研究所發言人說,這次事故後飄落到瑞典東部沿海地區的放射物質的含量已超過正常標準的100倍。瑞典北部的福爾斯馬克核電站周圍10公里範圍內發現放射塵埃增多,600名工人被迫撤離核電站,近千名居民排着長隊等候接受放射性塵埃的檢查。丹麥首相施呂特強烈譴責蘇聯未能立即就核電站發生的事故向其鄰國發出警報。受到污染最重的是波蘭,波蘭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副總理牽頭的委員會,負責處理這起事故的危害等有關問題,並採取措施防止核電站溢出的放射塵埃危害波蘭人的健康,指示人們不要食用餵養青飼料的奶牛所產的牛奶,向有關地區18歲以下居民發放碘化鉀。南斯拉夫政府也要求居民不要利用雨水,不要飲用放牧於野外的牛羊的奶,不要生吃新鮮蔬菜。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五個多月才恢復發電,使蘇聯蒙受了巨大損失。據蘇聯官方公佈,這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盧布(約合29億美元),如果把蘇聯在旅遊、外貿和農業方面的損失合在一起,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同時,在覈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嚴重輻射先後被送入醫院搶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爲了防止進一步的輻射,蘇聯將28萬多人疏散到了輻射區以外。

  1991年4月26日馬拉多納因攜帶毒品被捕

1991年4月26日,阿根廷警方在世界著名球星馬拉多納住處搜出毒品,並立即將他逮捕入獄。根據毒品法規定,馬拉多納可能被判處1至6年徒刑。次日,馬拉多納在交納兩萬美元保證金後獲得保釋,聽候審訊。馬拉多納自1984年6月起入籍意大利那不勒斯足球隊,爲該隊多次奪得意大利足球賽冠軍立下汗馬之功。今年4月1日,在其吸毒一事敗露後離開意大利回國。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12張

阿根廷警方在世界著名球星馬拉多納住處搜出毒品

  1996年4月26日以色列和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1996年4月26日晚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耶路撒冷宣佈:以色列和黎巴嫩已達成協議,以軍與黎真主黨於當地時間4月27日凌晨4時起停火。

以黎停火協議的基本內容有: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承諾不向黎境內平民開火;建立一個由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組成的觀察委員會,以監督各方遵守停火協議的情況;敘利亞承諾限制黎真主黨的行動,以色列同敘利亞恢復和談。以黎停火協議是在以軍連續16天對黎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黎160餘人死亡、數百人受傷、50萬人淪爲難民的情況下,經過美國、(歷史上今天)法國、俄羅斯和歐盟等國家和國際組織調解達成的。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13張

然而雙方的停火協議並未帶來穩定的停火局面。5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向以“安全區”發了協議生效以來的首次襲擊。以軍隨後空襲和炮擊了真主黨武裝的陣地。

  1996年4月26日中俄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正式簽署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協定的基本內容包括:雙方部署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互不進攻;雙方不進行鍼對對方的軍事演習;限制軍事演習的規模、範圍和次數;相互通報邊境100公里縱深地區重要軍事活動情況;彼此邀請觀察實兵演習;預防危險軍事活動;加強雙方邊境地區軍事力量和邊防部隊之間的友好交往等。上述措施必將擴大和加強締約國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有助於邊境地區的穩定。該協定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多國參加的雙邊政治軍事文件,它將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登基 第14張

中俄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