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日韓合併條約的締結過程是怎樣的?朝鮮從此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嗎

日韓合併條約的締結過程是怎樣的?朝鮮從此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奏

事實上,日本政界長期以來圍繞朝鮮半島問題存在較大分歧,一派是以山縣有朋、寺內正毅爲代表的“強硬派”(又稱“武斷派”),一派是以伊藤博文、井上馨爲代表的“穩健派”(又稱“文治派”),“強硬派”主張儘快吞併朝鮮半島,而“穩健派”則對合並持慎重態度,比如伊藤博文主張應先對韓國進行“撫慰”,以獲取他們的好感,進而不斷增加日本的影響力,在時機成熟時再合併。伊藤任韓國統監時期的對韓政策遭到了日本“強硬派”、右翼組織黑龍會和韓國親日組織一進會的猛烈抨擊,主張立即合併的佔了上風。1909年3月30日,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出臺“韓國合併方針”,4月10日,該方針徵得了伊藤博文的同意,1909年7月6日爲日本內閣正式通過,決定“在適當時機斷行對韓國的合併”。在日本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日韓合併、還沒有對韓國下手的時候,1909年10月26日,日本的韓國前統監伊藤博文在中國哈爾濱被韓國青年安重根刺死。以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爲契機,合併論浮上水面,日本朝野開始大力鼓吹立即對韓國實施吞併。軍政首腦山縣有朋、大隈重信、寺內正毅等勸說桂太郎內閣立即吞併韓國,有的公開發表聲明、談話,敦促政府採取果斷措施。“朝鮮問題同志會”、“偕樂園”等組織紛紛出籠,四處演說,鼓吹吞併韓國。至此日韓合併進入實質性階段。

1910年初,在日本第26屆議會上,在野黨議員組織“中央俱樂部”,向首相提出質詢,要求追究“推動合併不力”的現任韓國統監曾禰荒助的責任,並呼籲從速合邦。而韓國方面,親日組織“一進會”也發起了“合邦請願運動”。一進會的頭目宋秉畯具有深厚的日本背景,他的日本名字是野田平次郎。《日韓保護協約》簽訂後進入政府,歷任農商工部大臣、內部大臣等職,與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素不睦,遂於1909年2月辭職出走日本。伊藤博文被刺的消息傳來後,宋秉畯立即拜訪了日本首相桂太郎,勸說日本趁機滅韓,並表示願意動員一進會百萬會員玉成此事。1909年12月2日,一進會成員崔永年和日本黑龍會派出的顧問武田範之起草了《日韓合併上疏》,準備呈給大韓帝國皇帝純宗李坧。12月4日,一進會會長李容九親自去韓國統監府遞交《上統監府書》,同日,一進會的機關報《國民新聞》發表了《合邦聲明書》,聲稱“一進會會長李容九等一百萬會員,代表二千萬臣民”請求實行日韓合併。李容九表示“李容九等上觀天時,下察人事,切之於我大韓之前途,保全我社稷民人,可永遠之道,唯在實行日韓合邦而已矣。”而韓國親日派頭子李完用於1909年12月22日遭李在明行刺未遂,前往京畿道溫陽溫泉療養,署理總理大臣樸齊純又軟弱無能,所以“合邦請願運動”都是由李容九爲首的一進會操辦的。

日韓合併條約的締結過程是怎樣的?朝鮮從此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嗎

就在一進會發表《合邦聲明書》的第二天,“西北學會”、“大韓協會”、“漢城府民會”等韓國社會團體在漢城召開臨時國民大會演說會,聲討一進會的賣國行爲,堅決反對日韓合邦。《大韓每日申報》則作爲與《國民新聞》對立的報刊,成爲反對日韓合併的一個重要輿論陣地。12月5日,《大韓每日申報》以《奴會宣言》爲題目發表社論,稱一進會是“奴會”,揭穿其“合邦請願”的陰謀;8日,又發表社論歷數一進會之賣國曆史。韓國政府的一些重量級大臣,如閔泳韶、李重夏等也反對合邦。反對合邦的運動迅速蔓延到韓國各地,特別是西北地區(平安道)抵制最力。人們在佈告中宣稱“古今中外,哪有願意合併到別國之人?我們國民只知保衛具有四千年曆史的祖國!我們生爲大韓人,死爲大韓鬼!”刺傷李完用的李在明就是平安南道平壤人。俄國遠東、中國東北及上海、美國和日本東京等地的韓國僑民也掀起反對合邦的運動,響應國內的鬥爭。留日學生金益三爲刺殺李容九專程歸國,剛到永登浦就被日本憲兵發覺並逮捕。統監府面對聲勢浩大的反對運動,一面於12月9日召集大韓協會等團體的負責人,要求禁止一切集會;10日又查封了“國民大會演說委員會”,沒收該會擬向韓、日皇帝提出的反對合邦的上書、宣言等文件;另一方面,統監府當局以1000元收買了在漢城的日本新聞記者,讓他們組成記者團,宣佈贊成合邦;又收買李容九,指使他成立一系列組織與大韓協會等團體對抗。12月10日,李容九成立了“一進會合邦聲明贊成同志會”,隨後又成立了“漢城普信社”、“贊成建議所”、“國民義務贊成會”、“紳士協議所”等有名無實的親日團體,紛紛發表聲明呼籲合邦。在金錢收買下,大韓協會要人如尹孝定等人也在合邦問題上改持“中立”立場,閔泳韶等人也爲自身安全計而銷聲匿跡。到1910年春,反對合邦的論調逐漸被壓下來,一進會的“合邦請願運動”反而是如火如荼地展開,要求合邦的韓國人越來越多。

日韓合併條約的締結過程是怎樣的?朝鮮從此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嗎 第2張

締約

在日韓雙方主流輿論要求合邦的情況下,日本政府開始行動,1910年5月30日,日本任命陸軍大將、前陸軍大臣寺內正毅出任統監。6月3日,日本內閣通過了《對韓國施政方針》。按照這一方針,吞併韓國後,設立總督府,“總督直接隸屬於天皇”,在朝鮮半島“有統轄一切政務之權限”,“委總督以大權,有發佈有關法律事項、命令之權限”等。寺內正毅又據此擬訂《合併實行方法細目》,方案包括改“韓國”國號爲“朝鮮”等22項條款,並在7月8日被日本內閣通過。而駐韓日本憲兵司令兼警務總監明石元二郎則偵察韓國各方面動靜,併發布了集會演說的禁止令,以儘可能控制韓國人反對合並的騷動。1910年7月23日,寺內正毅來到漢城,準備強迫韓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以完成對韓國的吞併。這時候,一進會在韓國社會動員合邦工作已經完成,退居二線已久的總理大臣李完用再次粉墨登場了。他當時傷病尚未痊癒,便於7月29日急赴漢城。李完用及農商工部大臣趙重應於1910年8月16日與寺內正毅在統監府官邸展開密談,寺內正毅擺出了日韓合併的方案,並把關於合併的照會交給李完用。照會聲明:“日韓兩國國土相連,人文相似,自古以來兇吉利害相同,終於形成不可分離之關係。因此,帝國敢於擔二次大戰(指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之風險,犧牲數萬生命和數億錢幣以保護韓國。帝國政府雖不斷致力於維護韓國之安全,但由於現在複雜之制度,不能永久保護韓國皇室之安全與韓國人民之全部幸福。爲此,帝國認爲將兩國合併爲一體,廢除彼此差別,將韓國統治機關統一,始裨益於兩國。”這份照會其實就是日本吞併韓國的理由。李完用提出的意見只有不改變韓國國號及封韓國皇室爲貴族這兩項。後來日本政府否決了前者,但同意封韓國皇帝(純宗)、太皇帝(高宗)爲王。

日韓合併條約的締結過程是怎樣的?朝鮮從此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嗎 第3張

1910年8月17日,日本內閣正式批准了《日韓合併條約》;1910年8月18日,李完用主持韓國內閣會議,討論日韓合併事宜,卻因爲學部大臣李容稙的堅決反對而未獲通過。李完用又去疏通元老大臣閔丙奭、尹德榮等人,迫使他們贊成這個條約。又命李容稙爲赴日慰問水災的特使,令其即日登程,誰知被李容稙以患病爲由拒絕。另外,李完用還去找到純宗皇帝和太上皇高宗,請求他們的指示。這對皇帝父子見大勢已去,被迫接受李完用的日韓合併要求,隨後兩人不約而同地哭泣。

1910年8月22日,漢城的日本軍、警、憲全員出動,戒備全城,即使行人密語也要遭到審訊。大韓帝國政府在昌德宮之興福軒舉行了最後一次御前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李完用、趙重應、樸齊純、高永喜等內閣大臣,還有政界元老代表金允植、宮內府大臣閔丙奭、侍從院卿尹德榮等人,以及皇族代表李載冕等,還有兩名日本人——小宮宮內和國分象太郎參與監視會議。會議是在警備森嚴、極其祕密的情況下召開的。李完用在會議上說明日韓合邦已經不可避免,並說經過與統監府的交涉,內閣全體大臣一致贊成合邦,純宗皇帝及皇族代表李載冕也被迫同意,其他皇族和大臣看見皇帝如此,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只有金允植表示不可,他對純宗說:“惟我韓國,非陛下一人之韓國也,不可輕易讓於他人也。”但這只是消極的反對而已,無濟於事,會議遂匆匆結束。而誓死反對合邦的學部大臣李容稙則被李完用有意不通知出席會議,他後來聽說後,只能捶胸頓足地痛哭而已。

當天下午4時,李完用攜純宗皇帝之委任狀與趙重應前往韓國統監府,向寺內正毅彙報了御前會議的情況後,便與寺內正毅在《日韓合併條約》上分別簽字。1910年8月29日,條約正式生效,大韓帝國爲日本所滅,朝鮮半島也從此淪爲日本的殖民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