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夥伴們都知道京劇韻味醇厚被譽爲“國粹”,而京劇鼻祖正是我們安慶人——程長庚老先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他的傳奇一生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程長庚,名椿,譜名程聞檄,潛山縣王河鎮程家井人。清朝同治、光緒時期技藝非凡、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爲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被譽爲“徽班領袖”“京劇鼻祖”。曾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

程長庚幼年在徽班(三慶班)坐科,清道光二年(1822)隨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關》、《戰長沙》的演出嶄露頭角,後爲三慶班老生首席演員。他曾任三慶班主,同仁尊稱其大老闆。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第2張

曾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臺、四喜三班總管。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程長庚與四喜班張二奎、春臺班余三勝,爲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傑出人才,雖比餘、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長庚名列“三鼎甲”之首。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第3張

程長庚出科於徽班,自然他所學的同樣具有徽班演員的特點——文武昆亂不擋,十門角色都能拿起來。不僅會老生本工的正副角色,而且武生戲、淨角戲也能演。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第4張

程長庚唱腔脫胎於“徽調”,取法於楚調,兼收崑曲、山陝梆子諸腔之長,融匯爲“皮黃調”,卻以徽音爲主。倦遊逸叟在《梨園舊話》中說他“亂彈唱乙字調,穿雲裂石,餘音繞樑而高亢之中又別具沉雄之致”。

程長庚的嗓音內行話叫“腦後音”,他講求字正腔圓,不事花哨,直腔直調,沉雄爽朗。他的唱和念法是柔寓於剛;發聲吐字安徽的鄉音土味較濃。

程長庚的做工身段一招一式都是遵循老徽班演法,絕不稍逾規矩。他的投袖(單投袖)、揚袖、捋須等小身段也無不講求“端寧肅穆”。他的表演善於體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現其氣質、神采,做功身段沉穩凝重。

代表作品有《文昭關》、《捉放曹》《戰長沙》、《華容道》、《站太平》、《羣英會》、《取成都》、《龍虎鬥》、《鎮潭州》、《八大錘》、《戰樊城》、《讓成都》、《魚腸劍》、《取南郡》、《舉鼎觀畫》、《狀元譜》、《法門寺》、《安五路》、《天水關》和崑曲《釵訓大審》等。

1840年(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喪權辱國,與洋人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長庚痛欲絕,他從此“謝卻歌臺,終日閉戶不出,鬱郁於心。”

不唱戲無生活來源,經常寅吃卯糧,食無隔宿,友人勸他“出山權宜,以解燃眉”,他泫然涕淚曰:國蒙奇恥,民遭大辱,吾寧清貧亦不濁富,何忍作樂歌場!

後世影響

程長庚一生多演出忠義節烈愛國內容的戲,多扮伍子胥、岳飛、魯肅、禰衡等氣節人物,因英法聯軍入侵而口吐鮮血。

揭祕:你不能不知道的"京劇鼻祖"程長庚 第5張

程長庚改革劇場陋習,比如站臺、養娃娃(即相姑之類的)並且不讓在演出時較叫好,也不讓吸菸,否則停止演出,淨化了舞臺風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