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一對收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石刻馬,正是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駿”的一部分。

昭陵六駿指的是伴隨唐太宗南征北戰的六匹駿馬。爲了紀念這些在戰場上表現優異的坐騎,唐太宗命宮廷工匠畫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將六駿製作成浮雕,裝飾在自己的陵寢前所謂陪伴。

這六匹馬的石刻,曾經在唐太宗陵寢昭陵的北祭壇中安放。後來歷經戰亂,其中兩個石刻流散海外被賓夕法尼亞大學收藏。其餘部分則收藏在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中。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昭陵六駿全圖

昭陵六駿活躍的時代,也正是東亞騎兵實力和戰術的巔峯時代。唐朝爲何騎兵如此強大?其實從昭陵六駿的石刻中不難找到答案。

從石刻馬的生理特點可以看出,昭陵六駿的馬種爲蒙古馬或中亞馬。其中三匹粗脖高鼻、筋骨健壯,是典型的蒙古馬特徵。另外三匹長腿小腹,爲典型的中亞馬種。事實上唐朝在崛起過程裏,獲得的戰馬也多爲蒙古馬種或中亞馬種。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2張

典型的蒙古馬種

鮮有人知的是,隋唐養馬事業的繁盛,直接得益於繼承自北魏王朝的重視畜牧的傳統。北魏是遊牧的鮮卑部落所建立的王朝,畜羣的飼養規模相當龐大。據說曾經擁有馬匹二百多萬,是隋唐騎兵崛起前的一個騎兵高峯。隋朝建立後繼續加強馬政,並廣泛從民間徵調馬匹參與軍事行動。隋煬帝遠征高句麗時號稱百萬大君,其中騎兵就有五十多萬。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3張

典型的中亞良馬

但隋朝的馬政伴隨着王朝末期各地戰亂而被完全摧毀。在太原起兵的李淵父子,不得不從多種渠道籌措馬匹。其中包括通過向突厥稱臣獲得的2000匹良馬和在戰場上繳獲敵方戰馬,以及蒐羅的隋朝國營馬場的殘餘。這纔不同程度的豐富了唐初的戰馬資源,使唐軍擁有強大的騎兵,在對隋末羣雄的戰鬥中奪取最後勝利。

天下一統之後,唐太宗曾親自下令挑選突厥馬2000匹與隋朝官營馬場的3000匹剩餘馬匹,放牧隴右。這被看作是唐朝官營馬場的起源。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4張

騎兵將領出生的李世民 對馬匹非常熱衷

當時戰馬的一個主要來源地是突厥。其來源渠道包括了突厥的主動進貢以及戰場繳獲。李世民就非常喜歡突厥戰馬,曾在突厥進貢的百匹良馬中挑選十匹,稱作“十驥”。昭陵六駿的名字也大多和突厥相關。

如“什伐赤”中的什伐,當翻譯爲突厥語shad,就是突厥官職中一個叫設的職位。這個職位位列可汗和葉護之下,地位相當尊貴。

“特勒驃”裏的特勒,是特勤的轉寫。特勤也是突厥的官職,通常由貴族子弟擔任。

“颯露紫”中的颯露,可能是突厥語“isbasa”的翻譯。漢譯一般翻譯爲“沙羅鉢”,意思是勇士。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5張

突厥是唐朝馬匹的主要進口地

類似這樣的音譯轉譯在六駿的名字裏都找得到蹤跡。從此可以推斷,唐初的良馬大多來自於突厥。在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後,來自國營馬場的自產馬才逐漸佔據主流。到歸德年間,隴右馬場中的馬匹數目多達70萬匹。堪稱是中國國營養馬事業的巔峯時期。

除了官營馬場之外,唐代民間也大量養馬。市場上馬的數量之多,造成了馬匹價格的下跌。甚至出現過一匹馬只能換一匹素絹的情況。唐軍出戰前,馬場優先供應強壯的戰馬。等壯馬抽調完後,才供應次一等的馬匹。所以唐軍騎兵在戰鬥中表現出令人驚歎的衝擊力和機動力,其物質基礎比很多後來的朝代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6張

在騎馬文化盛行的唐朝 纔會有馬球遊戲

到了開元初年,隨着國營馬場的積弊加深和對吐蕃戰爭持續,馬匹存欄數就越來越少。爲了應對戰爭需求,唐玄宗頒佈了鼓勵養馬的優惠政策。人民養馬十匹以上者,皆可免除一定賦役。

於是王侯勳貴爭相養馬,數量遠遠超過州縣儲備的國營戰馬。各軍將領都畜養私人馬匹,各軍中馬匹動輒以萬匹計算。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唐軍騎兵也提升了自己的戰馬儲備,確保自己在開元和天寶年間的一系列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

昭陵六駿背後的唐朝養馬事業,戰馬產量豐富 第7張

唐朝的騎兵強勢 源自豐厚的戰馬產量

自然,戰馬的充足只是唐代騎兵興盛的物質基礎。唐朝騎兵的主動攻擊精神和將領的指揮得當也是騎兵得以強大的原因。但所有的唐軍統帥都深諳“無良馬即無勝利”的祕訣。

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之所以有信心反叛,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兼任了內外閒廄都使的職務。這個職務讓他得以控制玄宗時代後期最重要的養馬基地——樓煩馬場。而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原本唐朝最大的隴右馬場僅剩下馬匹三十二萬,其中二十多萬是不能投入戰鬥的馬駒。唐軍在戰爭前期的一敗塗地,也就可想而知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