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區別

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一個著名戰例。魏國發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所以參戰方有三個。

齊魏交戰

公元前343年,魏國爲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鄰近弱小的韓國。韓國不是魏國對手,只得遣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應允救援,以促韓竭力抗魏。但鑑於戰事初起,過早出兵對齊不利。在徵求孫臏意見後,決定再次坐山觀虎鬥,待魏韓火拼一番後纔出兵救援,這樣則“尊名”與“重利”皆得。直到韓軍五戰俱敗,情況危急,魏軍也十分疲憊,才發兵相救。

約公元前342年,齊威王以田忌爲主將,田嬰、田朌爲副將,孫臏爲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圍。齊魏之間在桂陵之戰後的又一戰事就此展開。

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區別

魏軍回擊

魏國不願重蹈覆轍,於是停止進攻韓國,轉而與齊國決戰。魏惠王將魏軍撤回大梁,並以太子申爲上將軍,龐涓爲次將,率兵10萬東出外黃(今河南蘭考東南),迎擊齊軍。 孫臏認爲,魏軍悍勇,不可貿然決戰,只可利用魏軍向來輕視齊軍和龐涓求勝心切的弱點。乃避戰示弱,退兵減竈,引誘魏軍追擊。 再出其不意的攻擊,設伏聚殲魏軍,並獲得主將田忌採納。

龐涓之死

太子申本有退兵之意,龐涓不聽。 齊軍依計行事,與魏軍接觸後,立即佯裝戰敗後撤。並以“減竈”之策誘敵,即在第一天挖10萬人煮食用的竈,第二天減少至只足5萬人用,第三天又減少至僅足3萬人用,造成齊軍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龐涓果然中計,接連追擊齊軍3天。見齊軍逐日減竈,以爲齊軍士氣低落,逃亡嚴重,即丟下步兵,以輕車精銳騎兵兼程追擊。

齊軍退至馬陵(今山東郯城一帶),樹木茂密,道狹地險。孫臏計算行程,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追至,即引軍埋伏。 而且,龐涓一旦中計,即無退路。孫臏以1萬名弓兵埋伏於馬陵道路兩側,約定在夜裏以火光爲號,萬箭齊發,並預先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樹的樹皮剝掉,於其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字樣。經長途追擊而疲憊不堪的魏軍,於孫臏預計時間進入設伏地域。 龐涓看見有一棵樹的樹皮被剝掉,上面還刻着字,因此停下來,並命人點火照明,以閱讀樹上所刻的文字。但他還未讀完,齊軍已萬弩俱發,魏軍大敗。眼見無法改變局勢,龐涓只得大嘆“遂成豎子之名”,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全殲魏軍。太子申在被俘後死去,一說認爲遭處死,也有說法認爲太子申爲自殺。

馬陵之戰以魏軍大敗而告結束,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

影響

齊國

齊國接連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大敗魏國,並援救了趙韓兩國,使得其威望上升,並且稱霸東方。

魏國

魏國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遭受重創後,又被秦國乘虛而入,從此喪失了與齊秦兩國爭霸的能力。且太子申被殺,貽笑諸侯。

秦國

秦國在魏國進攻韓國和齊國的過程中,從魏國手中奪取了部分地區。伴隨着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慘敗,秦國鞏固了這些地區,爲後來秦國東進中原奠定了基礎。

戰略改變

孫臏利用龐涓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始終居於主動地位。 在馬陵之戰所用戰略,其實是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說“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勢篇”所說“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虛實原則於實戰之運用。此後的戰爭,常有以虛實相變而大打心理戰之情況出現。

評論

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對減竈誘敵一事提出質疑。首先是行軍中的軍隊正在理論上應該減少人工,爭奪有利條件,卻一人挖一口竈,而追擊的龐涓也跟着一一清查竈數,不合情理;再者,洪邁認爲齊軍對魏軍的行軍速度預測的過度精準,預測到龐涓會於天黑時抵達埋伏地,甚至預測到龐涓會發現到樹幹上有字,且拿火把照明。因此認爲此事純屬捏造,不可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