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世民墓昭陵六駿是哪六匹馬?昭陵六駿的傳說

李世民墓昭陵六駿是哪六匹馬?昭陵六駿的傳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們只知道他在臨死之前曾摒卻衆人,單獨把太子李治留下,讓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愛的王羲之的蘭亭真跡帶入自己的墓中,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曾遺命雕刻6匹駿馬來裝飾自己的陵墓。

昭陵的6匹駿馬分別是白蹄烏、特勒驃、颯露紫、青騅、什伐赤、拳毛纏。白蹄烏是一匹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在薛仁杲軍受重創的情況下,唐太宗沒有聽從舅父竇軌的再三阻攔,決計一鼓作氣,全殲薛軍。於是他催動白蹄烏,身先士卒,銜尾直追,一晝夜奔馳了200多裏,包圍了折姪城,迫使薛仁杲率殘部投降。在黃土高原上,白蹄烏昂首怒目,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後因長途疾馳力竭而死。特勒驃爲毛色黃裏透白的戰馬。

公元619年,在與宋金剛作戰中,唐太宗乘騎特勒驃猛插敵後,迫使宋軍陣營大亂,潰不成軍,向北逃竄而去,唐軍收復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颯露紫爲純紫色。在與王世充的軍隊對陣之際,爲了刺探敵陣的虛實,唐太宗騎着颯露紫,率領10餘名精銳騎兵,出敵不意地猛衝敵陣,殺開了一條通道,直出敵後。颯露紫飛奔如燕,輕捷矯健,氣吞三川,威凌八陣,不幸中箭身亡。

李世民墓昭陵六駿是哪六匹馬?昭陵六駿的傳說

青騅是一匹蒼白色雜毛馬。在與竇建德虎牢關作戰時,唐太宗乘騎青騅,飛箭似地衝入竇軍陣地,經過四五回合的交戰,終於在敵方的陣營裏豎起了唐軍的旗幟。在衝鋒陷陣的過程中,青騅身中5箭。

什伐赤是一匹純赤色馬,是唐太宗在洛陽和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乘騎的另外一匹戰馬。這匹駿馬凌空飛馳,身上中了5箭。

拳毛纏雖毛黃嘴黑,又有旋毛,但是矯捷善走,在唐太宗與劉黑闥作戰時身中9箭。唐太宗之所以要用6匹駿馬來裝飾自己的陵墓,是由於這6匹駿馬是他生前所愛,併爲唐朝一統天下立下過汗馬功勞。這6匹駿馬體型粗曠,雄健有力,神態生動,成爲唐太宗愛馬成癖的真實寫照。

唐太宗不僅愛馬成癖,還有一套識別良馬的本領。在虎牢關戰役中,竇建德軍中有一個叫王琬的,騎着隋煬帝的御馬出來挑戰。唐太宗一看,讚不絕口,認爲這是一匹真正的良馬,命令將士們衝入敵陣,將王琬連同駿馬一併擒獲歸來。唐太宗給這匹馬取名黃驃驄,晚年還帶着它遠征,不幸中途死亡。

唐太宗非常哀傷,命樂工創作了《黃驄疊曲》,來慰藉自己的情懷。公元647年,突厥骨利棍派遣使者向唐朝貢獻了百匹良馬。其中10匹尤其矯駿,唐太宗稱它們爲“十驥”,給他們起了“騰白雲”、“皎雪驄”、“凝露白”、“發電赤”等富有詩意的名字,而且還對他們作了一番精彩的評論。

喜馬必愛,愛馬必養。唐太宗承繼帝位後,就在宮中修建馬苑,專門馴養自己心愛的良馬。一次,唐太宗特別喜歡的一匹駿馬突然死亡。唐太宗對養馬人的失職非常震怒,準備把他處死。幸虧長孫皇后用春秋時期齊國晏嬰勸諫齊景公不要因爲馬死了,就把養馬人殺死的歷史典故提醒他,才使唐太宗饒了這位養馬人。

唐太宗統治的中後期,隨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他開始派遣使者遠出萬里去索尋良馬。羣臣加以勸阻,唐太宗不以爲然,還把良馬賞賜給大臣。由於對馬的摯愛,唐太宗還留下了一些詠馬的詩篇。其《詠飲馬》雲:“驗骨飲長涇,奔流灑絡纓。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翻似天池裏,騰波龍種生。”對馬飲水的各種姿態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

唐太宗生長在邊地,不僅好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晉陽起兵後,他東征西討,出生入死,弓箭常伴身旁。他使用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得可洞穿門闔。公元619年,唐太宗與宋金剛對峙於柏壁,有一次,唐軍被包圍,他就用大羽箭射殺了宋金剛的驍將,使宋軍驚退。統一全國的戰事結束後,唐太宗騎射圍獵的豪興不減當年。每天有數百人蔘加,射中的就賞賜弓箭和布帛。由於唐太宗喜歡遊獵騎射,大臣虞世南、魏徵等都加以諫阻,一是爲他的安全考慮,二是爲他的擾民擔憂。在大臣們的提醒下,唐太宗剋制自己,不妨農事,但圍獵之事仍然不絕。在他看來,圍獵是爲了佈陣練兵,不忘武備。

在小編看來,唐太宗用6匹駿馬裝飾自己的陵墓,不僅僅是由於自己嗜馬如狂,還與他愛好騎射,想通過騎射不忘武備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