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爲啥王欽若要慫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爲啥王欽若要慫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趙恆原以爲這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千秋功業,很得意了一陣子。不料有一天,重新返回朝廷的參政王欽若卻對他說:“陛下尊敬寇準,是否因準有社稷功?”真宗點頭。王欽若道:“澶州一役,陛下不以爲恥,反認寇準爲功臣,臣實不解?”真宗愕然,王欽若又道:“城下乞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爲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王欽若的話,本來是要貶低寇準的,但卻同時給愛虛榮的宋真宗潑了一盆冷水,從此真宗怏怏不樂,不但對寇準禮意日衰,不久還將他罷爲刑部尚書,並派他到陝州去當地方官了。

王欽若“性傾巧,敢爲矯誕”,善於察言觀色、逢迎邀寵。宋真宗僞造“天書”的把戲,就是他出的歪點子。他看出宋真宗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戰爭,就找了個機會假意向真宗提議說:“陛下若出兵收復幽、薊兩州,就可以洗掉澶淵之盟的恥辱了。”真宗說:“河北的老百姓剛免了戰爭之苦,我哪忍心再挑起戰爭呢?還是想點其它主意吧!”王欽若乘機說:“那就只有封禪可以鎮服四海、威示外國了。但自古封禪,都得有‘天瑞’出現才行。”他接着又說:“當然,這‘天瑞’不是說要就有的;前代所謂‘天瑞’者,有些是人爲搞出來的,只不過人主把它當真的崇奉起來,並以之昭示天下,就會同真的一樣了。古代傳說的‘河出《圖》、洛出《書》’,難道真有這麼回事嗎?那不過是聖人以神道設教罷了!”宋真宗聽了,當然心領神會,但又擔心地說:“王旦也許不會同意這麼幹吧?”王旦是當時的宰相,因爲之前寇準已被排擠出朝,所以宋真宗首先考慮王旦是否肯附從。王欽若說:“我去向他暗示這是出於聖意,估計不會不同意。”果然,經過王欽若說項,王旦同意了。但宋真宗心裏還是不踏實,就把王旦召來宴飲,正當喝得高興的當兒,命人取出一樽酒來賜與王旦說:“帶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後打開酒樽一看,哪裏是什麼美酒,那裏面盛的全是稀世寶珠!(典型的上級賄賂下級)

爲啥王欽若要慫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景德五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羣臣早朝完畢後,有司來報,稱:“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宋真宗“召羣臣拜迎於朝元殿啓封,號稱天書”。爲了證明“天書”真的是從天而降的,宋真宗還特意精心編造了一個故事:“半夜我剛要睡,忽然臥室滿堂皆亮,我大吃一驚,見到一個神人忽然出現,此人星冠絳袍,對我說:‘一月三日,應在正殿建黃籙道場,到時會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話,神人忽然消失,我馬上用筆把此事記了下來。從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齋戒,在朝元殿建道場,整整一個月恭敬等待,終於盼來了天書。適才城皇司來奏稱在左承天門南發現有帛布懸於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報說帛布還包有類似天書的東西,封口隱然有字。原來正是神人說的天書啊!”王旦等當即再拜稱賀。宋真宗於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門,誠惶誠恐地把那所謂的“天書”迎奉到道場,當衆開了封口。只見帛布上寫的是:“封受命。興於宋,付於慎,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還有黃色字條三幅,內容的意思是說真宗以孝道承統,務以清淨簡儉,必致世祚長久云云。宋真宗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宣讀後,依舊包起,鄭重盛入預先準備好的金櫃中,另派官員祭告天地、宗廟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設齋宴,接受百官朝賀。爲了擴大影響,宋真宗趁熱打鐵,接連下了幾道詔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門爲承天祥符、羣臣加恩、特許京師聚飲三日以示慶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陳堯叟、丁謂等益以經義加以附和。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爭言祥瑞”的熱潮。這樣鬧騰了一陣之後,三月間即由王旦牽頭,動員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壽父老等二萬四千三百餘人,連續五次聯名上表請求真宗封禪。宋真宗召三司使丁謂問了經費事宜後,即命翰林及太常詳擬封禪儀注,又任命了主要負責官員,其中王旦爲封禪大禮使,王欽若爲封禪度經制置使,丁謂負責計度財用。六月初,派王欽若爲先行官,赴泰山籌辦具體事宜。王欽若一到乾封(今泰安縣)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錫山蒼龍現。”不久,又遣人將自己僞造的“天書”馳送京都。宋真宗再次召集朝臣吹牛說:“五月丙子夜,我又夢見上次的神人對我說:“來月上旬,將賜天書泰山”。即密諭王欽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報,果然應驗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稱賀。

當僞造天書,一切準備就緒後,宋真宗於十月初,正式就道東行。那“天書”被載以玉輅,在前開路;王旦等一般文武百官隨從;還有一大批供役人員,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歷時十七天始到達泰山。在山下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擬定的禮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後,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禮。宋真宗改乾封縣爲奉符縣;封泰山神爲“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之後,又是一連串的慶賀活動。總計這次“東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內,前後花了四十七天時間,演繹了一場徹徹底底的鬧劇,而宋真宗也成爲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的最後一位皇帝。這用去了大量的錢財,爲日後宋朝的財政危機種下了禍根。從此以後,中國也沒有皇帝東封泰山,封禪泰山的歷史從此結束了。

這場由王欽若執導、宋真宗主演的鬧劇雖然暫時結束了,但宋真宗並沒有停止其“以神道設教”的事業,那些阿諛取悅之徒也仍然不斷向他“爭奏祥瑞,競獻讚頌”,幾至達到“全國上下,如病狂熱。”的地步。

三年以後,在一些人的慫恿下,宋真宗又到山西汾陽去行“祭祀后土”(又稱“西封”)大禮。可以說,一直到死,他都把這類自欺欺人的把戲,視作維繫其政權命運的紐帶。這是不是也可以視爲“千古奇聞”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