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蕭子良簡介:南朝齊宗室,組織名士編成《四部要略》千卷

蕭子良簡介:南朝齊宗室,組織名士編成《四部要略》千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朝(420-589)承自東晉,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爲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國,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爲東魏、西魏,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滅北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這一時期傑出名人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蕭子良(460—494年),字雲英,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北朝時期南齊宗室。齊武帝蕭賾次子,文惠太子蕭長懋同母弟。母武穆皇后裴惠昭。早年任劉宋邵陵王劉友的左行軍參軍、主簿,後升安南長史,南齊建元元年(479年)任會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陽尹。在此,他開倉濟貧,開墾荒田,發展農業生產。齊武帝蕭賾即位後,他被封爲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後改南兗州刺史。次年,兼任司徒,轉護軍將軍,鎮守西州。

蕭子良簡介:南朝齊宗室,組織名士編成《四部要略》千卷

人物生平

蕭子良好結儒士,常與文友交流學問。永明五年(487年),正位爲司徒,居建康雞籠山西邸,召天下有才之士,其中以範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等最知名,時稱“八友” 。他組織這些名士抄寫《五經》和百家著述,依據《皇覽》範例,編成《四部要略》千卷。並寫有勸人爲善之作數十卷。此外,他崇尚佛學,在西邸集名僧講佛論法,並集朝臣僧徒辦佛事,還親自進出爲佛事打雜,因而時佛學大盛,《南齊書》本傳稱“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蕭子良奉戒極嚴,自名爲“淨住子”。何胤的學生鍾岏進議曰“食蚶蠣不爲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範縝不信佛,子良也以爲不滿。爲政體恤百姓疾苦,遇有災荒,則上奏朝廷寬減役稅、開倉賑濟,深受百姓擁護。

永明九年(491年),蕭子良升任尚書令、兼揚州刺史,不久改拜爲中書令。永明十一年一月,皇太子蕭長懋病逝,諡文惠,史稱文惠太子。蕭子良作爲武帝次子,官至司徒,可謂政、文、佛皆通,他的身邊又圍繞着一羣文士和武士,在羣吏中也擁有聲望,卻未得到武帝青睞。出於多方面考慮,永明十一年四月武帝立太子的長子蕭昭業爲皇太孫,居東宮。同年七月,武帝病重,蕭子良欲與侄子蕭昭業爭奪帝位,他密謀發動的宮廷政變草草收場。隨即武帝去逝,蕭昭業在蕭鸞的幫助下登基稱帝,按照遺詔,蕭子良和蕭鸞輔政。

蕭子良簡介:南朝齊宗室,組織名士編成《四部要略》千卷 第2張

隆昌元年(494年),皇太孫蕭昭業即位,蕭子良進位爲太傅、尚書令,督南徐州。蕭子良終日鬱鬱寡歡,憂鬱而亡,時年三十五歲,葬於生前選定的祖硎山。被追贈爲太宰、中書監、領大將軍、揚州牧。

主要思想

南齊時朝政昏亂,對人民的剝削十分殘酷。蕭子良能夠體恤民情,主張減輕賦役徵發。蕭子良批判折錢納稅制度的弊端,指出:“諸賦稅所應納錢,不限大小,但令所在兼折布帛若雜物,是軍國所須者,聽隨價準直,不必盡令送錢。”他認爲實行這樣的政策,“於公不虧其用,在私實荷其渥”,既保證了軍需國用,又照顧到人民的負擔能力,公私兩便。南齊時流行把徵收商稅的官職標高價出售給私人承包的做法,弊病很多。蕭子良堅決主張“宣敕有司,更詳優格”,革除商稅徵收中的種種弊端。蕭子良積極主張免除民間欠稅,指出:“今聞所在,逋餘尚多。守宰嚴期,兼夜課切。新稅力尚無從,故調於何取給?政當相驅爲盜耳。”他主張“逋租宜皆原除,少降停思,微纖民命。”蕭子良反對重役擾民,指出民間“乃有畏失嚴期,自殘軀命。亦有折絕手足,以避徭役,生育弗起,殆爲恆事”,主張立即採取措施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