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無可無不可”,這句話單獨來看,我們可以簡單翻譯成“隨便”,相信有許多朋友可能多多少少會遇到一兩個喜歡說“隨便”的人。但是孔子說這句話,可不是因爲他太“隨便”,這是孔子中庸之道靈活性的體現。爲什麼這麼說?我們聯繫孔子這句話的上下文,來理解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知道了。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孔子說:“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虞仲、夷逸這樣的隱士,過着隱居的生活,他們不喜歡發表太多意見,以此保持自己高潔情操,這也不是什麼壞事。能夠在合適的時候選擇退隱,亦是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如果“隱居”在某個時候正是“合適的事”,那麼又有何不可。所以,孔子才說自己的的想法與“非要隱居”的做法不一樣,沒有什麼“非要這樣做不可”,也沒有“一定不能這麼做”。其實孔子想強調,無非是告訴我們以實際情況靈活應變,不走偏激。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第2張

基於此,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並不是隨便之意,更不是沒主見之“和稀泥”,這是孔子中庸之道靈活性的體現,主要還是告訴我們做事不要偏激。

關於“無可無不可”的靈活性之中庸態度,孔子還提出了“四絕”。這“四絕”分別是: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四個避免偏激的法子,我們可以展開理解。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第3張

首先,所謂“毋意”,就是要我們避免走極端,不要在不瞭解實情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去主觀猜測。“推理”和“主觀猜測”是兩回事。“推理”是基於客觀條件上做客觀推理,而“主觀猜測”的人往往會有類似這種言論“他肯定是這種人,不爲什麼,因爲我覺得他……”,這樣的言論裏面,有太強的主觀判斷,屬於對被判斷對象有偏見的展現。基於這種偏見得出來的結果往往“失真”,容易引導人走向極端。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第4張

其次,所謂“毋必”,就是告訴我們要避免做事做得太死,不要一點餘地都不留。值得注意的是,工匠精神之極致,是表揚工匠的專注,而非所謂“不留餘地”。如果說工匠爲了苛求手藝的提升而不吃不喝,這種是人們讚揚的“工匠精神”?那麼這無疑太極端,屬不給自己留“餘地”的做法。所謂“窮寇莫追”等等都是這個道理。有很多時候,給人留有餘地是素養,給自己留有餘地是智慧。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第5張

再次,所謂“毋固”,就是做事不能固執。固執的人往往是封閉的,封閉的人不僅看不到外界美好的景色,也看不到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這樣的人雖然許多時候很“認真”,但是也是一種略帶可悲之感的“認真”。不要讓自己的“認真”毀在固執上。

最後,所謂“毋我”,就是指做事避免自我爲中心。以自我爲中心的人往往過度自負,自負本來就是一種極端的表現。同時一個自我爲中心的人,在個人發展上,往往看不見自己的不足之處,無法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在人事交際上,無法體諒別人,顯得“情商”不足,像個“刺頭”,這樣的人即便有“能力”,往往也會敗在“人事”上。

“無可無不可”怎麼理解?孔子這麼說是不是太隨便了? 第6張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已經大抵理解孔子之“無可無不可”的思想內涵了,這句話實則是孔子中庸之道靈活性的體現,旨在告誡大家要變主觀成見,避免偏激,看待事物要有辯證且靈活的眼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