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清江引·託詠》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清江引·託詠》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江引·託詠

宋方壺 〔元代〕

剔禿圞一輪天外月,拜了低低說:是必常團圓,休着些兒缺,願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註釋

《清江引·託詠》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⑴託詠:以物寓志,託物詠懷。

⑵剔禿圞(luán):又亮又圓的樣子。圞:團圓,圓貌。

⑶是必:一定要。

⑷底:同“的”。者:語尾助詞。

鑑賞

這支散曲題爲“託詠”,是託物詠懷之意。曲子寫一個少女對着天上圓圓的明月,訴說心底的祝願:願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樣團團圓圓。古人詩、詞、曲中常有對月拜祝和把酒發願的描寫,關漢卿的《拜月亭》雜劇中即有對月祝願的情節,與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清江引·託詠》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曲子開頭的“剔禿圞”是元曲中較爲常見的語彙,用作圓的形容詞。“拜了低低說”一句,頗有情致,發自內心的祝願,全在一片虔誠,低聲的叨唸,已將心跡與神態全然勾畫出來。祝願月亮常圓,卻用了“是必”兩字,似乎由祈求變成了命令,這樣寫,正是爲了表現當事人那專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兒缺”,永遠不讓圓月有一點兒缺損,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見真情。末句“願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廂記》中,紅娘有一句臺詞,說的是“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那時概況全劇主題的一句名言。這裏的“都似你者”,正扣託月詠懷的題目,似月之常圓,正是對“如花美眷”的祝願。“天下有情底”,範圍很廣,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內涵。

這支小令所用的幾乎是日常口語,樸實而生動,使人似乎聽到少女的娓娓訴說,頗具元曲的特有風采,充分體現了作品作爲“曲子”的藝術特色。

宋方壺

宋方壺,生卒年不詳,名子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築室於華亭鶯湖,名之曰“方壺”,遂以爲號。約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寫入明之後。現存套數五套、小令13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