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納蘭性德《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納蘭性德《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納蘭性德的《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一起來看看吧!

納蘭性德《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納蘭性德 〔清代〕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爲剪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這首詞猶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風俗畫。

開篇描繪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的場景。“收卻綸竿落照紅”,納蘭一貫鍾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顯無餘,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鋪展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收卻”二字用在全詞的開頭,別有一番意味。從字面上看,“收卻”與“落照紅”是同時發生的動作,而縱覽全詞,則可體味出這兩者其實有着暗示的因果關係,即因“落照紅”而“收卻綸竿”,無須多言,便道出了黃昏中漁人逍遙自得,不假他求,這種自由自在的情緒,爲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調,又與下句的描述前後呼應。“秋風寧爲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寫到秋風的聲響,由人之主體寫到荷花之喻體,仍然是從細節着手,以擬人的手法,描述颯颯秋風之涼意吹飄,不求他物,只爲了能輕輕地擺動水中那一簇簇絕美的荷花。此處着一“寧”字,賦予了秋風人的性情與品格,出奇地於平和中凸現詞人強烈的感情。勾勒完風物,“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一句拋出一個空遠淡漠的遠景,人影稀,煙水蒙,笛音輕,納蘭將他的山澤魚鳥之思寄託於詞中,點明主旨,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

納蘭性德《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第2張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颯颯秋風,煙霧濛濛,時人稱納蘭題畫詩詞有種“煙水迷離”之感,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也可見一斑。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