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全詩寥寥二十字,感情卻沉鬱凝霞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全詩寥寥二十字,感情卻沉鬱凝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著有《曲江集》,譽爲“嶺南第一人”。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張九齡的《照鏡見白髮》,一起來看看吧!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全詩寥寥二十字,感情卻沉鬱凝霞

照鏡見白髮

張九齡〔唐代〕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

誰知明鏡裏,形影自相憐。

李賀詩云:“少年心事當拏雲”。大凡人們年輕時的宏圖大願,在歷經坎坷漫長的人生歲月之後,往往成爲空瓤的神話,不堪回首。《照鏡見白髮》抒發的是人到暮年、壯志未酬的無限感嘆。筆致清淺如流,樸實無華。詩題“照鏡見白髮”極簡練地勾畫出抒情主人公對鏡傷懷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兩句詩超越人生種種具體形態的風雲際遇,以“關山度符飛”式的大寫意筆法,摹寫出人們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範型。自古以來.哪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抱創業建功的凌雲壯志,那些無以計數的熾熱夢幻都曾將繁花似錦的未來預付給了少年之心。然而,時光茌苒,歲月蹉跎,彈指間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將至。芸芸衆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願!早年率爾自許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則如殘英飄墜,無以收拾,只贏得蕭蕭然白髮叢生。詩中並不明言,也無須拘泥於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雲之志跌入寂寥空虛。從萌生“青雲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髮年”,本該有許多具體的生活內容。但所有這些,在詩人高度慨括的筆下急遽掠過。詩行大幅度地騰跳.更顯出事業未競,驀然間兩鬢已秋的驚惶與嘆喟。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全詩寥寥二十字,感情卻沉鬱凝霞 第2張

“誰知明鏡裏,形影白相憐。”“誰知”,未必不是一種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許是少壯時對自我的期望懸得過高,與如今碌碌無爲抑或未達目標的現實反差太大,於是“臨晚鏡,傷流景”,發爲遺憾、悲涼,無可奈何之浩嘆;同時、意外的口吻亦表達了辛酸的自嘲自諷。主人公羞於重溫往昔的壯懷激烈,攬鏡自憐,無從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鏡前,備受自尊心折磨。

壯志難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張九齡雖貴爲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屢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擠,宏圖未展.常感惆悵失落。此詩或許是以嗟嘆自憐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鑑:凡欲成就青雲之志者,必得時時自醒奮進,蹉跎延宥將貽白髮之恨。全詩寥寥二十字,用語明暢、筆勢飛動,感情沉鬱凝霞。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