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楊萬里《宿靈鷲禪寺》:此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

楊萬里《宿靈鷲禪寺》:此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爲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後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學江西詩派,後學陳師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絕,又學晚唐詩。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詞》《小池》《初入淮河四絕句》等。其詞清新自然,如其詩。賦有《浯溪賦》《海魷賦》等。今存詩4200餘首。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楊萬里的《宿靈鷲禪寺》,一起來看看吧!

楊萬里《宿靈鷲禪寺》:此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

宿靈鷲禪寺

楊萬里〔宋代〕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

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此詩第一句“初疑夜雨忽朝晴”,寫詩人夜宿山寺,聽到屋外水聲,初疑夜雨,待次日早晨起來,才知夜裏根本沒有下雨。一個“疑”字,暗示詩人當時未嘗實地觀察,“夜雨”的判斷乃是出於推測,這就爲以下“忽朝晴”三字留下餘地,顯得極有分寸。

“夜雨”的錯覺來自第二句:“乃是山泉終夜鳴。”原來擾了詩人一夜清夢的原來是急湍而下的山泉。山泉下瀉,衝擊山石,終夜響個不停。在睡意朦朧中產生某種錯覺,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此句是符合生活邏輯的。

楊萬里《宿靈鷲禪寺》:此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 第2張

第三句緊承上句,進而寫出山之後的山泉在山中“終夜鳴”,那是因爲水道彎曲不平,故而潺潺作響。這一句說山泉“流到前溪無半語”,那是因爲河牀變得寬闊平坦,故而靜寂無聲。可見由於所處環境的改變,同一種事物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末句“在山做得許多聲”,是詩人針對上述事實所發的議論。冷冷一語,諷刺辛辣有力,有如畫龍點睛,全詩的主旨在這句議論中被明白地點了出來。從字面上看,詩人譏諷的對象是山泉,其實弦外有音,別有深意。它諷刺了那些在做官前指點江山,高談闊論,慷慨激揚,憂國憂民,但是一但掌握了權力,有了一定地位,就和其他昏官一樣尸位素餐、了無建樹了。此詩說明很多官員一但成了利益既得者,就把自己的抱負和羣衆利益拋於腦後了。

此詩在藝術上很有特色。第一,它採用了傳統的“比”的手法,借事寓意,以物比人,構思十分巧妙。第二,敘述與議論有機結合,使議論立足於具體事件的基礎上。第三,語言平易淺近,筆調幽默輕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