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此詩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此詩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爲“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柳宗元的《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一起來看看吧!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此詩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唐代〕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這首詩描繪了愚池雨後的晨景。它通過對“宿雲”、“曉日”、“高樹”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一幅雨霽雲銷的明麗圖景。

詩人緊扣題目中的“雨後曉行”先概寫愚池周圍環境。首句“宿雲散洲渚”把時間推到昨夜,點明夜裏一場雨後,天空中的最後幾片殘雲,從水中的沙洲上飄散而去。這時,早晨的太陽漸漸升起,燦爛的陽光照耀着遠近村落,使之呈現出一片光明。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此詩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第2張

起首兩句,從形象地描寫雨後愚池的景物入手,來點明“雨後曉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縷縷殘雲,從洲渚上飄散開去;初升的陽光,照射進了附近村落。這景色,給人一種明快的感覺,使人開朗,舒暢。三、四句進一步寫愚池景物,構思比較奇特,是歷來被傳誦的名句。“高樹臨清池”,不說池旁有高樹,而說高樹下臨愚池,是突出高樹,這與下句“風驚夜來雨”有密切聯繫,因爲“風驚夜來雨”是從高樹而來。這“風驚夜來雨”句中的“驚”字,後人贊其用得好,宋人吳可就認爲“‘驚’字甚奇”(《藏海詩話》)。夜雨乍晴,沾滿在樹葉上的雨點,經風一吹,彷彿因受驚而灑落,奇妙生動,真是把小雨點也寫活了。這裏也隱喻詩人自身所處的環境,雖然被貶,但仍懷抱着昨日風雨終會逝去,明日驕陽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詩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爲景中的人物。佳景當前,正好遇上詩人今天心情舒暢,獨步無倡,景物與我,彼此投合,有如賓主相得。這裏用的雖是一般的敘述句,卻是詩人主觀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詩的景物描寫更增加了活力。這兩句中,詩人用一個“適”字,又用一個“偶”字,富有深意。它說明詩人也並非總是那麼閒適和舒暢的。

讀這首詩時,就宛如欣賞一幅池旁山村高樹、雨後雲散日出的圖畫,畫面開闊,色彩明朗和諧,而且既有靜景,也有動景,充滿着生機和活力。從而讀出詩人心中那份烏雲終會散去,光明終將來臨的堅定的信念,詩中所抒發的情,與詩人所描寫的景和諧而統一,在藝術處理上是成功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