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王昭君有什麼事蹟?有哪些歌頌王昭君的詩作?

王昭君有什麼事蹟?有哪些歌頌王昭君的詩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有一位弱質女子,她爲了民族大義而忍辱負重,後世文人墨客紛紛寫下歌頌她事蹟的詩篇。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我們這裏要說的弱質女子是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故事《昭君出塞》的主角,一個爲了民族大義而甘於忍辱負重的偉大女性。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原爲漢宮宮女。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爲“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王昭君作爲“四大美女”中名聲最好的一位,因出塞和親換和平而聞名於天下,從而成爲文人墨客筆下最受青睞的人物之一。首先是唐代詩人杜甫在《詠懷古蹟五首·其三》中寫道: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王昭君有什麼事蹟?有哪些歌頌王昭君的詩作?

杜甫說,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如向荊門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後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着黃昏。糊塗的君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裏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杜甫在這首詩裏反覆說明,其實王昭君心裏是有怨恨的,昭君的“怨恨”包含了“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鄉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這首詩的開頭兩句,胡震亨說“羣山萬壑赴荊門”的詩句只能用於“生長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長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適當,正是因爲他只從哀嘆紅顏薄命之類的狹隘感情來理解昭君,沒有體會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吳瞻泰意識到杜甫要把昭君寫得“驚天動地”,楊倫體會到杜甫下筆“鄭重”的態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驚天動地”,何以值得“鄭重”的道理說透。昭君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身行萬里,青冢留千秋,心與祖國同在,名隨詩樂長存,詩人就是要用“羣山萬壑赴荊門”這樣壯麗的詩句來鄭重地寫她。

王昭君有什麼事蹟?有哪些歌頌王昭君的詩作? 第2張

唐代李白也寫過兩首《王昭君》,在其中一首中寫道: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說,漢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飄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一日出嫁,登上玉關道,天涯一去不復歸。漢月還可以從東海升起,明妃西嫁,沒有迴歸之日。燕支山天地凍寒,好將雪花當作鮮花,蛾眉憔悴埋沒胡沙之中。就因爲生前沒有黃金,以至被畫工畫成爲醜八怪,只有死後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嘆。

李白,字太白,曰“謫仙人”,曰“詩仙”,詩句中往往傳達着不同常人的“靈心慧性”,故其詩讀來多有暢快流動的美感,本篇即是太白此一詩風的代表作。前四句詩人用“五言”,寄飽滿的感情於流動華美的詩句之中,產生出了無限悽美之韻。月光如流水般映在昭君倩美的身上,一走出這玉門關,美人的倩影可就再也看不見了。後六句詩人轉用“七言”,借字數之變化,使詩句富於節奏感而讀來朗朗上口,有如樂曲之一唱三嘆,迴腸蕩氣!這正是太白的拿手好戲!“燕支”一句的景物描摹,傳出詩人對深沒胡沙的美人的關切之情。燕地長年苦寒,“雪花如席”,嬌嫩似月、婀娜多姿的昭君怎能抵擋?看來她要漸漸憔悴於此了!末二句“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較杜甫“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沉靜委曲之語直截了當些,而別有一番風韻。

宋代王安石也寫過兩首《明妃曲》,在其中一首中寫道: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慾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杆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昭君有什麼事蹟?有哪些歌頌王昭君的詩作? 第3張

王安石說,明妃當初嫁給胡人的時候,身旁上百兩的氈車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她多想找個人說話但無處可說,只能將自己的心語寄託於琵琶聲中。黃金杆撥撥動琴絃,彈出美妙聲音,彈起琵琶仰望空中飛鴻勸着胡酒。隨嫁的漢宮侍女暗中垂淚,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國者頻頻回首。漢朝之恩實在是淺薄啊,胡人之恩還要更深,人生的歡樂在於心與心相知。可憐王昭君的青冢已經荒蕪埋沒,還是有悲哀的樂曲流傳至今。

這首詩描寫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並委曲深入地刻畫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義,塑造了一個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首兩句寫王昭君出嫁詩的陣容,接下來的八句寫王昭君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心情鬱悶,只能通過彈奏琵琶來驅散內心的苦悶。最後四句中,王昭君認爲人和物都可能當做禮物送給別人,於是心情更加不好,幸好有個琵琶作伴。

《明妃曲二首(其二)》體現了出王安石注意刻畫人物的特點,從描繪人物“意態”,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細節描寫,相當於是把寫小說的一些手法用入詩中。委曲深入地刻畫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義,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風俗”的。而在“用筆佈置逆順”及“章法疏密伸縮裁剪”等方面,則又是把韓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來寫詩。這樣,就使詩歌的藝術手法更加多樣化,詩歌的表現能力更強。由於兩者結合得較好,故雖以文爲詩,而形象性並不因之減弱,此詩末四句以形象來進行議論,即其明證。王安石既以小說手法與古文筆法來寫詩,讀者也就應以讀小說、讀古文之法來讀它,才能讀懂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