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大黃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大黃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大黃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大黃原文是什麼內容?

【釋名】

也稱黃良、將軍、火參、膚如。

【集解】

[恭說]出產於蜀中。赤莖,大葉。莖高達六七尺而且脆,味酸,可以生吃。根大如碗。

根〔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

下瘀血,血流不暢,寒熱,破胸腹包塊,消化不良。清潔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積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老血凝結。通女子經候,利水腫,利大小腸,貼熱腫毒,小兒寒熱食積,煩熱蝕膿。通宣一切氣,調血脈,利關節,泄壅滯水氣,溫瘴熱瘧。瀉諸溼熱不通,除下焦溼熱,消宿食,瀉心下腫塊。主下痢赤白,裏急腹痛,小便淋瀝,溼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大黃炭〔主治〕下瘀血,血流不暢,寒熱,破胸腹包塊,消化不良。清潔腸胃,調中化食。除痰實,腸間積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

【附方】

1. 吐血鼻血,心氣不足。用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熱服。下瀉即驗。

2. 傷寒痞滿,心下滿而不痛。用大黃二兩、黃連一兩,泡入麻沸湯中。過一會,絞渣取汁,分二次溫服。此方名大黃黃連瀉心湯。

3. 熱病譫狂。用大黃五兩,細,炒到微紅,加水煎成膏子,每服半匙,冷水送下,此方亦治傷寒發黃。

4. 腰腳風氣作痛。用大黃二兩,切成小塊,加少許酥油炒幹,不能炒焦。搗爛篩過。每服二錢,空心服,煮開過多次的薑湯送下。瀉出冷膿惡物,痛即止。

5. 風熱積壅。用大黃四兩、牽牛子半炒半生四兩,共研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開水送下。如要微瀉,每服可加十至二十丸。

6. 腹中痞塊。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大黃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用大黃十兩,研末,加醋三升、蜜兩匙,和勻,煎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能吐瀉即驗。又一方:陳石灰半斤,瓦器上炒至極熱,等稍冷後,加大黃末炒熱一兩、桂心末略炒半兩,以醋調成膏,攤在布上貼患處。又一方:大黃二兩、朴硝一兩,共研末,以大蒜同搗成膏貼患處。

7. 脾癖疳積。用大黃末三兩,加醋熬成膏,倒在瓦上日曬夜露三天;再加硫黃一兩,以形如琥珀者爲好、宮粉一兩,一起研勻。十歲以下小孩,每服半錢,大人每服一錢半,米湯送下。忌生冷魚肉,只吃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後再服。

8. 小兒諸熱。用大黃煨熟、黃芩各一兩,共研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至十丸,蜜湯送下。

9. 赤白濁淋。用大黃研末,每次取六分,放入破了頂的雞蛋中,攪勻,蒸熟,空心吃下。三次見效。

10. 大便祕結。用大黃末一兩、牽牛頭末半兩,和勻每服三錢。有心煩現象者,酒送下,無此現象者,蜜湯送下。

11. 傷寒霍亂,涎流吐逆,不能言語,牙齒動搖,喘氣悶絕。用大黃、人蔘各半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熱服即安。

12. 食後即吐。用大黃一兩、甘草二錢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溫服。

13. 產後血塊。用大黃末一兩,加頭醋半升,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溫醋化下。

14. 男子疝氣。用大黃末調醋塗患處,藥幹即換。

15. 頭眼昏眩。用酒炒大黃,研末,清茶送服二錢。

16. 風熱牙痛。用大黃內燒存性,研末,早晚擦牙。

17. 口腔糜爛。用大黃、枯礬,等分爲末,擦牙,吐涎。

18. 鼻內生瘡。用生大黃、杏仁搗勻,加豬油調塗。又一方:用生大黃、黃連各一錢,麝香少許,共研末,加生油調塗。

19. 損傷瘀血。用大黃酒蒸一兩、杏仁去皮三、七粒,共研細,加酒一碗,煎成六分,雞鳴時服。至晚間有瘀血排下爲驗。

20. 腫毒初起。用大黃、五倍子、黃檗,等分爲末,新汲水調勻塗患處。每天四至五次。

21. 癰腫熱痛。用大黃研末,加醋調勻塗患處。藥幹即換。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