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釋名】

也稱姜芥、荊芥、鼠萁。

【集解】

[頌說]假蘇到處都有生長。葉子像落藜而且很細,初生的時候假蘇有辛香味可以吃。[時珍說]荊芥原是野生,現在爲世人所用的,大部分是栽培的。二月份播下種子,生長出的苗莖方葉細,爲淡黃綠色。八月開小花,作穗狀花房,花房像紫蘇。花房裏有細小的子,像葶藶子一樣。其苗炒來吃,辛香可口,也可用來作生菜。

莖、穗〔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

散瘀血,除溼痹,祛諸多風邪,通利血脈,助脾胃。主治各種寒熱風症,比如口面歪斜,周身麻痹,勞渴出虛汗,頭痛,背脊疼痛等病症,另可治淋巴結核及皮膚瘡腫。助消化,解酒醉。作菜時生的熟的都可以吃,還可煎茶來喝。用豉汁煎服,可治嚴重的傷寒,能發汗。也是治療婦女血癥及瘡疥的重要藥物。產後中風抽搐、身體強直,研成粉末用酒送服。可散風熱,清醒頭目,利咽喉,消除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陰部生瘡、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等。

【發明】

[時珍說]荊芥反魚蟹河豚的說法,本草醫方中並沒有這麼說,然而稗官小說裏,則往往有記載。據李延飛《延壽書》中說,凡是吃一切沒有鱗甲的魚,忌吃荊芥。吃了黃鱔魚後再吃它,使人吐血,唯有地漿可以解。與蟹同吃,可以動風。還有蔡絛在《鐵圍山叢話》裏記載,他住在嶺嶠,看見吃了黃鱔魚又吃荊芥的人,立即就死了,甚於鉤吻。洪邁的《夷堅志》裏說吳國人魏幾道吃了黃鱔魚湯後,又採摘荊芥和着茶一起喝,一會兒腳發癢,上至心肺,亂走,急忙服藥,過了兩日才治好。陶九成在《輟耕錄》裏說,凡是吃了河豚,不可以服荊芥藥,因其作用相反,江陰曾有一儒者因此而喪命。《韋航紀談》載,凡服荊芥這味藥,忌吃魚。古人楊誠齋曾見一個人因此而立即死亡。李時珍評價:荊芥是日常使用的藥物,由於作用如此相反,所以詳細描述,告誡用者其副作用。又據《物類相感志》說,河豚和荊芥一起煮三五次,更換水後就沒有毒了。這種說法與其他書所述的不同,大抵養生者,寧可信其有毒而引以爲戒。

荊芥炭〔主治〕散瘀血,除溼痹,祛諸多風邪,通利血脈,助脾胃。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荊芥穗炭〔主治〕散瘀血,除溼痹,祛諸多風邪,通利血脈,助脾胃。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3張

弄芥梗〔主治〕散瘀血,除溼痹,祛諸多風邪,通利血脈,助脾胃。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假蘇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4張

荊芥穗〔主治〕散瘀血,除溼痹,祛諸多風邪,通利血脈,助脾胃。

【附方】

1. 風熱頭痛。用荊芥穗、石膏,等分爲末。茶調下。

2. 風熱牙痛。用荊芥根、烏桕根、蔥根等分,煎湯隨時含漱。

3. 小兒驚症。用荊芥穗二兩、白礬半生半枯一兩,共研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硃砂爲衣。每服二十丸,薑湯下,日服二次。

4. 一切偏風,口眼歪斜。用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爛,取汁濃煎成膏。將藥渣去掉三分之一,將三分之二曬乾爲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 中風口噤。用荊芥穗研細,取二錢,酒送服。

6. 產後中風,手足抽筋,產後血運,不省人事。用荊芥穗子,微焙爲末。每服三錢,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則挑齒灌入,齒緊則由鼻灌入。

7. 產後血眩風虛,精神昏冒。用荊芥穗一兩三錢、桃仁五錢去皮尖,炒,共研末。每服三錢,水送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錢。

8. 產後下痢。用荊芥穗四五枝,燒存性,不能觸油火。燒好後加麝香少許,以熱開水調下。

9. 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荊芥燒存性,研細。每服二錢,陳皮煎湯送下。二服可愈。

10. 吐血不止。用荊芥連根洗過,搗汁半碗服下。服幹穗末亦可。又一方:荊芥穗爲末,生地黃汁調服二錢。

11. 小便尿血。用荊芥、縮砂,等分爲末。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日服三次。

12. 血崩不止。和荊芥穗在麻油燈上燒焦,研細。每服二錢。

13. 痔漏腫痛。用荊芥煮湯,每日洗痛處。

14. 大便下血。用荊芥炒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婦女用酒送下。又一方:荊芥二兩、槐花一兩,同炒研細。每服三錢,茶送下。

15. 瘰癧潰爛,牽至胸前兩腋,塊如茄子大。用荊芥根下段剪碎,煎湯熱洗。洗後,見破爛處有紫黑點,以針刺破,讓惡血流出。另用樟腦、雄黃,等分爲末,麻油調勻掃爛處出水。次日洗過又掃,直至病癒。

16. 疔腫諸毒。用荊芥一把,切細,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爲兩次服飲。

17. 一切瘡疥。用荊芥研末,加地黃自然榨汁熬膏,調成丸子,如梧子大小。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 腳丫溼爛。用荊芥葉搗爛敷上。

19. 小兒風寒:煩熱有痰,不省人事。荊芥穗半兩焙,麝香、片腦各一字,爲末,每茶服半錢。

20. 頭目諸疾,眼疾,風氣頭痛,頭昏目眩等。荊芥穗爲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1. 癃閉不通,小腹急痛。用荊芥、大黃,等分爲末。每服三錢,溫水送下。小便不通者,大黃用量減半;大便不通者荊芥用量減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