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成語“篳路藍縷”出自於哪裏?“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

成語“篳路藍縷”出自於哪裏?“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篳路藍縷”出自於哪裏?“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篳路藍縷】出自哪裏?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成語“篳路藍縷”出自於哪裏?“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

【篳路藍縷】詞語辨析:

【篳路藍縷讀音】:bì lù lán lǚ

【篳路藍縷的近義詞】: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歷盡艱險、風餐露宿、寢苫枕塊

【篳路藍縷的反義詞】:輕而易舉、養尊處優、坐享其成、榮華富貴、花天酒地

【篳路藍縷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篳路藍縷”出自於哪裏?“篳路藍縷”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篳路藍縷】典故:

有一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鄭,目的是要把鄭國爭取過來,使他歸附晉國。可是晉軍還沒渡過黃河,鄭國已經屈服,楚軍也準備勝利回師了。晉軍的中軍主將荀林父等部分將領,便主張停止進軍。而中軍副將先縠和另一部分將領卻不同意,於是發生了爭執。

晉軍暫駐在敖、鄗二山之間。鄭國派人到晉軍營中去聲明:“我們鄭國向楚國求和,不過是爲了不致亡國,絲毫也沒有對晉國不友好的意思。”還說:“楚軍輕而易舉地得了勝利,因此驕傲了,部隊也放鬆戒備了。你們如果趁此追擊,加上我們從旁助戰,定可把楚軍打得大敗。”

先縠高興地說:“對呀,打敗楚軍,奪回鄭國,正是時候了!”下軍副將欒書說:“不行,楚國經常教誡全國軍民,要發揚他們祖先‘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精神,勤儉建國,艱苦奮鬥。有什麼理由說他們驕傲了,放鬆戒備了?況且鄭國勸我們攻打楚軍,其實也並不是真心向着我們。要是我們打勝了,他固然會討好我們,要是楚軍打勝了,他還不是又要向楚國投降。我們怎麼可以相信鄭國的話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