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多事之秋是什麼意思 多事之秋的典故出自哪?

多事之秋是什麼意思 多事之秋的典故出自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事之秋”與我國古代多在秋天興兵有關。我國古代的執政者,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君主,多講究在秋天發動軍事行動,在不違農時,不傷民力的前提下獲取軍事利益。軍事行動自然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那麼常常在秋天進行軍事行動的特點,似乎成爲“多事之秋”一詞最好的註解。

來歷

“多事之秋”一詞大概源於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原話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這句話中,明顯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必須謹慎行事,否則一步走錯,步步錯。

“多事之秋”與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關,秋天常常是引起人們憂愁的季節,“愁”字就是人們“心”上的“秋”嘛!有人這樣解釋,秋天草木凋零,生機勃勃的世界即將進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狀態,與一個人年老體弱、風燭殘年相似,觸景生情,人們因而傷感。唐朝詩人劉禹錫寫道“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宋朝詩人辛棄疾有詩“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絕命詩也寫道“秋風秋雨愁煞人”,說的都是這種現象。現代醫學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質,這種物質誘導人們入眠,還使人消沉抑鬱。褪黑激素會抑制人體中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後者的生理濃度相對降低。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等是喚起細胞工作的激素,它們相對減少後,人們就會情緒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體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過程受陽光調節,陽光照射可減少松果腺體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涼之後,常常天氣陰沉,陽光少而且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們因而產生傷感情緒。

多事之秋是什麼意思 多事之秋的典故出自哪?

“多事之秋”來源於我國民間對秋天的感受和認識。我國是農耕民族,衣食住行,幾乎都來自氣候的恩賜。莊稼無水不收,但秋天農作物漸漸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陰雨頻繁反而影響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癟,品質下降。到收割的時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氣,以便於涼曬打場,此時秋雨連綿則嚴重妨礙人們收穫,甚至毀掉豐收在望的莊稼,導致籽粒發芽或黴爛變質。不幸的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好屬於秋雨型氣候,特別是中原一帶,秋天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入侵,與逐漸退縮的暖溼氣流交匯於此而形成降雨天氣,因而秋季降雨常佔全年降雨總量的六成以上。唐朝詩人李賀的名句“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說的就是這種氣候特點。這種多事的秋天無疑是人們最擔心的事情,因爲秋天的收穫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糧所在。對於春夏季節的災害,人們至少還可以通過補種一些生長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損失,而秋天的災害則再無機會補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準備背井離鄉逃難了。由此看來,“多事之秋”的確是“危急存亡之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