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傳統戲劇都有哪些?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傳統戲劇都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仡佬族的傳統戲劇都有哪些?

仡佬族歷史悠久,但是仡佬族是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正式命名的。由於各種原因,仡佬族人數銳減,加上仡佬族是雜居民族,所以仡佬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影響,使得仡佬族的文化有所改變,仡佬族的傳統戲劇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仡佬族的傳統戲劇豐富了仡佬族人民的生活,那麼仡佬族的傳統戲劇都有哪些呢?

仡佬族儺戲

儺戲在仡佬族各縣相當普遍,以涪洋、大坪、鎮南、青坪、鎮江、石潮、蕉壩等鄉最爲突出。演出內容包括表現生產勞動、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範疇,並移植、改編其他劇種劇目。表演分臉子戲(戴木雕臉殼)和粉子戲(戲劇化裝)或者兼有。

演出時有幫腔和鑼鼓等打擊樂器,有的也加入嗩吶、胡琴伴奏。必要時還放鞭炮,以煙霧烘托氣氛。每“潑”儺戲有一法師(掌壇師),其餘人爲門徒和配角,少則5—7人,多則十幾人不等。主要道具有戲裝、臉子、兵器、供案等。

仡佬族戲劇  仡佬族的傳統戲劇都有哪些?

演出時間,一般半堂爲7天,全堂爲半月,也曾有多到1月或更長時間的。儺戲演出不擇場地,室內室外皆可。多爲白天唸經,晚上唱戲。如單獨以唸經做法事爲內容的活動,謂之爲“槓神”,時間1—2天。儺戲的傳統劇目,主要有《龍三女》《羅通掃北》《趙氏孤兒》等。

仡佬族高臺戲

高臺戲以搭簡易高臺演出而得名。演員身着戲裝,化裝上臺。有的用絲竹打擊樂器伴奏,有的無伴奏。內容有文戲武戲,又分正戲與小戲(小調)。正戲劇目較多,包括朝代戲、賀戲、花戲、掃臺、打加官、孝戲等。主要劇目有《秦香蓮》《雙連帕》等。青坪、泥高、鎮江、喻家等鄉都有自己的戲班,每“潑”在15人以內。

仡佬族板凳戲

板凳戲,別名輔陳戲。是一種不用戲臺,不化裝,也不戴臉殼,只需圍桌而坐便能開唱的民間娛樂形式。分角色演唱,配以幫腔,但無動作表演。演唱時不加入伴奏,唱一折(段)吹打一折(段),有時一句結束也加入吹打。劇目與高臺戲大體相同,只是唱腔各異。有文戲武戲之分,但武戲亦文唱。

仡佬族儺戲、板凳戲、高臺戲是仡佬族傳統戲劇,都是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最初的節日祭祀演變成現在主要用來表演節目。仡佬族的傳統戲劇不僅是豐富了人們日常枯躁的生活,還使得一種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其爲仡佬族文化、我國少數民族文化都增添了不少色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