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滿族的“神鈴”是什麼樣的?又有啥作用

滿族的“神鈴”是什麼樣的?又有啥作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轟勿,漢譯“鈴杆”,以其製作方式而名之。亦稱“晃鈴”、“樺鈴”。《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稱之爲“鈴杆”、“神鈴”。所謂“神”是無形的,但在薩滿的視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響“造型”。因而,許多神祗都是帶着神鈴下界的,即鈴的聲響象徵神的降臨,如吉林石姓薩滿請下“瑪克吉瞞尼”時,這位神靈“手提着神鈴,光亮如託立,搖晃着戲耍着,金色神鈴,誦唱着神歌進來了。”

轟勿的形制在本世紀初的地方誌書中就有記載。按《呼蘭府志》所記,其形制爲“以木爲之,長二尺有半,杆首綴銅鈴數枚”。《依蘭縣誌》記載的轟勿“以柞木細棍二根作成,長三尺,每棍梢系銅鈴五”。可見,轟勿是由兩大部分組成:木杆、鈴鐺。

木杆

滿族的“神鈴”是什麼樣的?又有啥作用

富察哈拉轟勿的木杆長96cm,上粗下細,直徑1.5-2cm。吳扎哈拉轟勿的木杆比較短,杆長66.5cm,直徑4cm。《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載轟勿,其杆長約115.2 cm(清尺3尺6寸);直徑2.24 cm(清尺7分)。由此可見,滿族薩滿使用的轟勿的木杆並無定製。其長短因地而異,常用樺木、松木、柞木等製作。

滿族的“神鈴”是什麼樣的?又有啥作用 第2張

2.鈴鐺

鑄銅製。球狀、中空,內含若干彈丸。富察哈拉轟勿的鈴鐺大小不等,大鈴直徑3.8cm,厚4cm;小鈴直徑3.2cm,厚2.5cm。鈴分兩組用一根皮繩拴結在樺木杆子上端,一組由3 個鈴鐺組成(1大2小);另一組由4個鈴鐺組成(1大3小)。鈴身鑄有饕餮花紋。吳扎哈拉轟勿的鈴鐺不分大小,直徑4cm,厚3cm。

鈴分兩組用鐵環鑲嵌在杆子上端,每組由二個鈴鐺組成,並加進一個小鐵環;鐵環由一根鍛成四棱形的鐵條彎制而成,演奏時鐵環與銅鈴碰撞而響。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