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糉子的起源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端午將至,便來說一說糉子。

關於此節日的由來,想必不用多說,因地域不同,說法不一,而如今最廣爲流傳的應是祭奠屈原一說,據《續齊諧記》載: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而在江浙一帶,還流傳着端午“迎濤神”和“奠曹娥”的習俗,這一說則來源於對吳國伍子胥和“曹娥尋父”的紀念,在《荊楚歲時記》和《會稽典錄》中分別有所記載。

但其實,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說,端午作爲祭祀的節日在中國古代由來已久,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也就是說早在夏商周三代時期,便能尋到蹤跡。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而“端午”一詞始見於晉代周處所作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其中所提到的“角黍”,則是如今“糉子”最早的名字,相比之下,“角黍”之稱則更爲形象,“角”即糉子的形貌特徵,有三棱角,而“黍”則是說糉子內所包的黍米。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此也有解釋,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

歷史上關於糉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

“糉”字本爲“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如今糉子成爲端午節日的吃食,成爲不少人的心頭好,南鹹北甜,口味更是千變萬化,衆多商家也藉此時推出各式糉子禮盒,可糉子和端午有着怎樣淵源,其背後又蘊含着怎樣的文化和寓意呢?

糉子雛形,源於“包烹”

關於糉子的起源,很多人應是推崇祭奠屈原一說,並相信是從南北朝以後,民間百姓祭奠屈原,開始有了糉子,南朝樑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有記載,頗有一些奇幻色彩: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糉,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百姓對忠義之士的敬重彌篤,便以此相沿成俗。

然而,真要說到糉子的起源,或許還要追溯到更久以前,說法衆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早在50萬年前,人類發明用火熟食時,爲了適口,便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糉子,卻已有糉子的雛形。到了十萬年前的石烹時代,人類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食物,直至成熟,這與當今蒸煮而食的糉子則更爲接近。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第2張

祭祀之食,無關端午

前面說到,糉子早被稱作“角黍”,這一名字來源於春秋時期。

據記載,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皆屬於“籺”的一種,春秋興祭祀,逢年過節,上至帝皇貴胄,下至平民百姓,均有拜神祭祖之俗,而籺便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而這種習俗可追溯到三代時期。

爲何用菰葉或竹筒包住祭食,或許有以下兩種猜測:

1、以天然的植物葉或竹筒包裹實物,或許與古人敬畏自然、敬畏神明的觀念有關。

2、將熟食進行包裹,或是出於一種保護心理,防止祭祀桌上的實物被野禽偷吃而冒犯神明。

3、牛角狀的“角黍”在祭祀中擁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符合隆重莊嚴的氣氛。

當然,這都是猜測,但也可看出,在當時,糉子並非是端午節日的吃食,而僅僅是作祭祀用。

魏晉時期,端午時食

無論是角黍還是筒糉,在當時都是用來祭祀的,然而,人們並不甘心讓它僅僅高供於廟堂之上,在魏晉南北朝的諸多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角黍和筒糉除了陳列在神壇之上外,也開始走向平民日常飲食中。

按周處《風土記》記載:

夏至節日食糉......,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

可以看出,在當時,角黍和筒糉已經是夏至和端午的節令食品,說明至晚到魏晉南北朝時,糉子已經完成了“南北合營”,不僅統一了名稱,而且開始深入大衆生活,成爲了端午時候的專屬吃食。

這一習慣真正的大範圍的流行應如前面所說,在屈原投江之後,人們以此所開展的一系列祭祀行爲,讓這一習俗大範圍的沿襲。

而自晉代開始,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肉、板栗等,且成爲來往的禮品,並因其中所摻原料不同,而賦予不同的含義,如包有中藥益智仁而被稱爲“益智糉”。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第3張

口味造型,不斷髮展

糉子自進入平民生活開始 ,因爲農作物的不斷豐富,其口味、造型都迎來快速的變化和發展,在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

到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數較高的宋代,糉子外形更爲美觀,糉身還有紅絲線纏繞,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其口味也更加豐富,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糉”,還有以果脯爲餡的“蜜餞糉”,蘇東坡對此有詩句:

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糉裏得楊梅。

宋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而值得一說的是,在2010年,江西德安縣文物部門在一座宋代古墓裏發現了兩個實物糉子,墓主右手拿一根長40釐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兩個棱形糉子。糉子長6釐米,寬3釐米,分別繫於桃枝兩邊,外皮爲糉葉,苧麻捆紮。專家介紹,早期糉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以示親屬的哀悼。兩個糉子成雙成對,象徵吉祥如意。據考證,這或是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糉子。

而到元明兩代,糉子包裹料已逐步發展,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再到蘆葦葉,突破早前菰葉的季節侷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之豐富,亦趨現代。

到明清時期:糉子成了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糉”,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爲的是討個好彩頭。

歷史上有關糉子的記載,最早是什麼時候?糉子的起源如何? 第4張

文化內涵,寓意豐富

中國古代傳統文人擅於寓物,所用所食之物,無不隱含深刻寓意,白菜被貫以“咬根”文化被衆人所推崇,又因葉青莖白寓意“清白”、“至簡”等精神寄託;蘿蔔辛而不傷,也被用來隱喻人之品格;而糉子背後,自然也有所承載。

1、糉與“宗”、寓意光宗耀祖

“糉”字的構成解釋爲與傳“宗”有關的食物,“糉”與“宗”音近,也就是說祈求傳宗接代,這樣的說法不僅賦予糉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其最初的祭祀功能。

2、糉子諧音“中子”,有求子之意

糉子諧音“中子”、“衆子”,也有多子多孫的寓意,人們在在糉子裏包紅棗、栗子,以及用綵線將其串成“九子糉”作爲贈禮相送。

這一做法,頗有些歷史,在《皇后閣帖子》中有詩句:

爭傳九子糉,皇祚續千春。

章簡公在《端五帖子》對此亦有提及:

九子黏筒玉糉香,五絲縈臂寶符光。

3、陰陽調和的傳統觀念

其次,糉子還被人們揉進了中國傳統的陰陽觀念,古稱“角黍”,因爲黍又名“火谷”,火屬陽,而包裹用的菰葉水生,屬陰,所以是“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 糉葉的“陰”和米的“陽”相互轉化、互爲消長,呈現複雜而有動態的變化,契合中國傳統的陰陽調和之觀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