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文天祥在端午節爲什麼連一個糉子都吃不上?

文天祥在端午節爲什麼連一個糉子都吃不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文天祥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要來了。端午節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時的時令之分,後來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後,屈原抱石投汨羅江以身殉國,楚國的百姓爲了悼念屈原紛紛到江邊投用葉子包好的糯米飯糰、雞蛋等食物,期望餵飽魚蝦不傷屈原真身,江中倒雄黃酒驅趕水中的蛟龍,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吃吃喝喝玩玩,端午節一看就是一個歡樂愉悅的節日,很多流傳下來的詩詞也能反映出當時古人過端午的習俗。北宋詩人歐陽修的詞《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的“五色新絲纏角糉”“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就是描寫端午節人們吃糉子、沐浴更衣、飲雄黃酒驅邪的場景。通過詞句我們就能感受到人們過節時恬淡閒適。但並不是所有人過節心裏都是高興的,和歐陽修一個朝代的南宋文天祥端午的時候心情就有點不愉快了。

文天祥在端午節爲什麼連一個糉子都吃不上?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臣,最後被俘英勇就義。朝代末年的名臣都是悲慘的,文天祥的後半生也同樣悲壯。文天祥在宋理宗時考中狀元,開啓了挽南宋大廈將傾的偉業。文天祥作爲一個青年官僚一直外放做地方官,但他一直關心朝政,主力抗元。多次上書痛斥朝上求和派的佞臣,就連當時的宰相賈似道也敢直接上書譏諷。雖然一直支持抗元,但是蒙古軍實力強大,南宋一直節節敗退,1275年元朝軍隊在伯顏的統率下沿長江順流而下攻打南宋。南宋皇帝發出了勤王詔書,文天祥散盡家產召集了3萬勤王兵奔赴臨安,一路打一路敗。領兵退守到餘杭後,文天祥爲委任臨安知府。

1276年,元朝統帥伯顏帶兵攻到離臨安只有30裏的皋亭山並紮下大營,並要求南宋投降否則便強攻破城。南宋朝廷看到已經無力抵抗,便向元朝表降。投降就要有人去談判,當時南宋很多大臣已經沒骨氣去直面元軍,挑來選取找到了文天祥,帶着傳國玉璽和投降表去投降。伯顏指定要南宋丞相親自去談判,文天祥被委任樞密使加右宰相和元朝丞相伯顏在皋亭山伯顏大營談判投降。

文天祥是滿身鐵膽的愛宋情懷,在元軍大營見了伯顏,根本不提投降求和的事,反而嚴正地責問伯顏,以前我們已經簽訂和平共處的協議,也願意納歲稱臣,爲何要存心消滅我朝?元朝丞相伯顏看這個年輕的宋朝宰相不按套路出牌有點發蒙。當即否認是要滅亡宋朝,這次戰事只是邊境糾紛,元朝皇上只是想教教南宋皇帝做好臣子的本分。文天祥說既然這樣,那你們就趕緊退兵。伯顏見文天祥不吃軟,就言語上威脅他不投降就要強攻,但文天祥斷然拒絕投降。伯顏氣急便將文天祥扣留,讓隨從回稟南宋朝廷。南宋的謝太后等人也是嚇破了膽,趕緊換了一個人繼續到伯顏大營投降。

文天祥在端午節爲什麼連一個糉子都吃不上? 第2張

隨後伯顏帶兵佔領臨安。南宋謝太后和趙顯出宮投降,元軍把趙顯當作俘虜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文天祥不甘心就這樣亡國,在鎮江趁元軍看守疏忽逃出來。隨後返回南宋聯合願意抗元的將士將士打退元軍。但是當時的揚州主帥李庭芝逃跑歸來的士兵說:文天祥是元朝派來勸降的,便下令緝拿文天祥。文天祥爲了免得被緝拿,改名換姓,化了裝,專揀僻靜的小路走,去找南朝的朝廷。

這說着就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隱姓埋名四處躲藏的文天祥那有心情過端午節。只跟農家要了一把青艾就算過節了,連個糉子都沒有,再想到自己被誣陷投降滿腹委屈,於是寫下了一首《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大意就是:這端午節沒意思,給我一枝艾草就行。沒想到我爲國家操碎了心,竟然還被人誣陷爲元朝的內奸。還不如學屈原投江算了,總之就是寶寶心裏苦。

文天祥在端午節爲什麼連一個糉子都吃不上? 第3張

文天祥日行夜宿趕到了南宋小朝廷繼續抗元,但是隨着崖山一敗,南宋徹底滅亡,文天祥被俘,拒絕了元朝的招降最後在大都英勇就義。南宋的滅亡導致千年中國傳承下來的教化秩序,一夜之間就被化外民族的野蠻專制替代。使一直處於上升階段的東方先進文明,從此逐漸趨向衰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