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朝鮮籍女兵憶抗日:曾潛伏東北 親見戰友餓死

朝鮮籍女兵憶抗日:曾潛伏東北 親見戰友餓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她出生於朝鮮,自幼來到中國黑龍江參加抗日,成爲一名抗聯女戰士;戰爭結束後,她曾是周總理身邊的“掌印”祕書,還是朝鮮領袖金日成特別邀請的“貴賓”。如今, 她是北京地區唯一健在的蘇聯遠東紅旗軍88獨立旅戰士。

97歲的李在德有着傳奇的一生。“君乃松山客,素知凌風雪,風雪總無情,幸有耐寒節。”抗聯老戰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原省長陳雷同志贈送給李在德夫婦的一首詩,更是老人一生的真實寫照。

李在德

東北抗聯戰士、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旅戰士。

1918年2月,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因日本人侵佔了朝鮮,居家遷往黑龍江。

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區團委委員。

1933年,參加湯原抗日遊擊隊,擔任護理員。

193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東北抗聯六軍、三軍和東北抗聯司令部工作。

朝鮮籍女兵憶抗日:曾潛伏東北 親見戰友餓死

1938年,去蘇聯學習無線電技術,後被編爲蘇聯遠東紅旗軍88旅戰士。

1940年至1942年,隨東北抗聯第三支隊,多次潛回東北從事偵察工作。

1945年,隨蘇軍回國在吉遼軍區、吉林省軍區工作,隨大軍南下。

1950年,調政務院(國務院)祕書廳祕書處擔任機要祕書,負責管理政務院公章和周恩來總理印章及機要文件。

1955年,調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祕書、副科長、幼兒園園長、圖書館主任。

1982年,任全國人大祕書局副局長,同年9月離休。現居北京。

  歲月留痕

  抗聯時艱難 直到現在都少喝水

李在德老人現在居住在通州的一個普通住宅小區。如今已經是四世同堂。老太太個頭不高,滿頭白髮,下樓散步,跟誰都微笑。

雖然年事已高,她也不閒着,打掃房間、清洗碗筷,兒孫阻攔她還不高興,總是念叨着“國家給我這麼好的待遇,我卻不工作了,沒有貢獻了”。

往昔的艱苦歲月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據家人介紹,老太太從來不穿新衣服。在整個採訪中,她幾乎沒有喝水。兒子於先生解釋:“在抗聯時候沒有乾淨水喝,她就強忍着少喝水,養成了少喝水的習慣。”

  戰爭年代

  14歲便抗日 倆兒子夭折或失蹤

李在德原籍朝鮮,姥姥、姥爺都是抗日組織的成員,先後被捕犧牲。隨後李在德與父母逃到黑龍江省朝鮮族聚集區。

在黑龍江的湯原縣,李在德所在小學的校長就是後來朝鮮第一副主席崔庸健,在那裏,她的心中埋下了抗日的種子。1932年,只有14歲的李在德參加了抗日遊擊隊,隨後成爲被服廠戰士。

四年後,李在德與抗聯戰士於保和結爲夫婦。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因缺少糧食沒有奶水,只存活了五天便夭折了。

隨抗聯隊伍進入蘇聯後,他們生下了第二個孩子,抗聯將領趙尚志給孩子起名叫“根植”,以紀念一位抗聯戰鬥英雄。然而孩子剛剛幾個月的時候,李在德夫婦潛回東北偵察敵情,孩子被蘇聯人抱到幼兒園撫養,從此杳無音信。

70多年過去,再次提及“根植”,老人雖然表面平靜,但內心仍然掩蓋不住失去兒子的痛苦。

回東北潛伏 親見戰友餓死途中

在蘇聯遠東紅旗軍88獨立旅,除了常規軍事訓練外,李在德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學習收發電報。

1941年到1942年,李在德多次隨小分隊返回東北,偵察黑龍江三江地區的日寇兵力、武器裝備等軍情。再趁夜裏日僞軍最爲鬆懈的時候,將情報用電報發回88獨立旅。

他們的戰場有時就在原始森林裏,蚊蟲的叮咬暫且不說,最怕的就是電池沒電、發報機故障。好在李在德的愛人於保和無線電技術好。電池沒有電了,經他“搗鼓”一番,竟然又能工作了。

飢餓是更可怕的敵人。沒有糧食,只能採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甚至只能吃樹葉樹皮。最嚴重的一次,她20多天沒有吃到過糧食。

不少戰友就這樣餓死在那裏,李在德記得一位叫做李在民的戰士在臨死之前還在說:“我不行了,你們回去告訴隊長,我死也不會叛變的。”剩下的人餓得連埋葬戰友的力氣都沒有,只能將他們的遺體放在樹叢裏離開。

經常有戰友潛回東北執行任務,遇到電報機故障發不回情報的情況,或者被日僞軍發現,以身殉國。

李在德卻總是能出色完成任務,返回蘇聯的野營地,蘇聯的教官表揚她:“馬露霞(李在德的蘇聯名字)最棒。”88獨立旅的旅長周保中也以這個戰士自豪:“幹得不錯,應該受到表揚。”

當年的88獨立旅是一支國際旅,後來的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當時曾在第一營擔任營長,李在德與金日成的夫人金正淑在那裏結下了深厚友誼。


  和平時期

  爲總理“掌印” 受邀請多次訪朝鮮

1945年,李在德隨蘇軍反攻打回東北,後又參加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她追隨愛人來到中國,並申請加入中國國籍。1953年,時任內務部部長謝覺哉親自簽字批准她入籍。

新中國成立後,李在德到政務院(後來改名國務院)祕書廳工作,擔任周恩來總理的機要祕書,負責管理政務院公章和周恩來印章,她的辦公室與周恩來辦公室只有一牆之隔。她也被戲稱爲周總理的“掌璽大臣”。

“爲周總理掌印的竟然是一個朝鮮人。”不少人都很吃驚。“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李在德在擔任祕書期間,沒有出過一次差錯。

1960年後,金日成多次邀請李在德到朝鮮參觀訪問,並且充分信任她:“她想上哪裏去就去。”1992年,李在德前往朝鮮,金日成親自贈送給她一條真絲錦緞朝鮮裙服。1993年7月,李在德再次訪問平壤,金日成再次與她會見,其間,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照相結束。

金日成去世後,她也是獲得朝鮮大使館邀請前往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爲數不多的中國人之一。

朝鮮籍女兵憶抗日:曾潛伏東北 親見戰友餓死 第2張

  恨貪污腐化 主張簡化丈夫墓地

因工作涉及到黨的機密,多年來,李在德夫婦對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就連兒女也是很多年以後才知道父母曾經是抗聯的老戰士。

李在德的愛人於保和逝世後,骨灰一半撒在了曾經戰鬥過的烏蘇里江,一半埋在了抗聯民族英雄趙尚志的紀念館旁邊。

當地政府爲於保和擴建了一塊墳地,樹了碑。李在德和孩子曾經前往祭奠,卻發現墓碑和墳頭影響了尚志公園景緻,“什麼都不用,下面是誰不重要”。最終墓碑移走,墳頭被剷平。

離休後,李在德老人曾經多次到東北尋訪抗聯痕跡,緬懷那些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

抗戰時期的信仰並沒有因時光而流逝。如今的李在德老人仍然很關心國家大事,“要相信國家”這句話一直掛在嘴邊。她愛看電視,但極少評論,看到高興的事兒會心一笑,只有看到一些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爲時,纔會說上一句:“那不是共產黨員的做派。”

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老功臣。2005年,俄羅斯軍人與老戰士協會爲她頒發自由戰士和斯大林勳章證書。2010年,俄羅斯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曾經親自爲她授勳。今年4月15日,俄羅斯駐華大使專門向她頒發了“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獎章。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