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爲何完全不同?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安史之亂期間,唐朝廷在平叛的同時,內部的人事鬥爭、政治博弈一刻也沒落下,甚至還越發的複雜、尖銳。其中,爲了遏制武將權力在戰爭中的膨脹,引發的矛盾尤其突出。

作爲戰功赫赫、力挽狂瀾的兩大頂樑柱,郭子儀、李光弼面對了類似的困境,但卻因不同的應對方式,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在古代,如何對手握重兵的武將進行制衡,向來是個嚴肅而嚴重的議題。初唐時期的府兵制,把將、兵切割開來,貞觀年間的唐軍頻繁征戰、卻無武將擅權之憂。但在李隆基時期,唐朝的軍隊的兩大特點,讓形勢起了變化。

一是軍隊逐漸專業化、“胡”化。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府兵制就呈現出崩壞之勢,李隆基年間,不得已全面推行了募兵制。這種情況下,自南北朝以來漢人耕種、胡人打仗的慣例再次出現,許多不擅長農耕、精於騎射的少數民族選擇從軍,所佔比例相當可觀。許多優秀的將領逐漸嶄露頭角,甚至擔任了一方節度使。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大唐的十大節度使中,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是安祿山(粟特族),河西高仙芝(高句麗),隴右哥舒翰(突騎施),朔方安思順(粟特族)。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二是重外輕內。由於常年對外開拓政策,沿邊設置的十大節度使掌握了49萬鎮兵,是唐朝軍事力量的主體所在。內地則因歌舞昇平數十年,中央禁軍常年人浮於事、濫竽充數,大部分都是些沒經歷過什麼訓練、混跡其中的市井之徒。

因此,在執政後期,李隆基朝廷對於武將擅權的擔憂逐漸公開化。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因政治博弈的激化,曾經同時擔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大節度使的王忠嗣被貶,出任過隴右、河西節度使的皇甫惟明被殺。

安祿山等胡將之所以被重用,也與這一事件存在密切關聯:李隆基、李林甫認爲這些人底子相對簡單,結黨的概率較小。但這純粹是主觀臆想,像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順之輩,確實只不過是渴求功名與富貴而已,但戰功平平、依靠鑽營而獲得寵信的安祿山,卻並非善茬,由此也引起了朝廷的懷疑。

《新唐書》稱:“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懷疑安祿山的高官,早期有張九齡、王忠嗣,後期主要是楊國忠(當然,他有黨同伐異的盤算)。天寶年間,朝廷多次巧立名目、試圖把安祿山誘進長安、除之而後快,但一來李隆基不這麼認爲,二來安祿山警惕性極高,這一計劃屢屢流產。

但安祿山的反狀已經無法掩飾,於是在公元755年11月正式起兵。

隨着北方三鎮叛軍浩浩蕩蕩南下,唐朝的軍制弊端暴露無遺。由於事出突然,西北各鎮精兵暫時無法抵京勤王,李隆基便組織禁軍、臨時募兵,交給剛好在京的河西節度使高仙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率領前去禦敵。但缺乏訓練的烏合之衆,哪裏是三鎮精銳的對手?封常清在洛陽連戰連敗,其後與高仙芝共同退守潼關。

從技術層面來講,封、高兩位的決定,不過是以“專業人士”的視角,依據對戰場走向的判斷、作出了他們“專業性”的應對。

然而,出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時的李隆基對於武將的信任度正降至冰點。他派宦官擔任監軍,隨後又輕信這些人的讒言,處死了封常清、高仙芝,把潼關軍隊交給更讓自己放心的哥舒翰(從過去的經驗看,此人善於迎合李隆基)。

在另一方面,由於西北諸軍鎮中,河西、安西、隴右位置較遠,遠水救不了近火,李隆基不得不倚仗朔方軍。因此,他免去了跟安祿山有親戚關係的安思順,任命58歲高齡、原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郭子儀朔方節度使,命令他進取洛陽。

同時,鑑於當時的河北地區是叛軍主力所在,李隆基計劃另尋一將前去經營。經郭子儀的推薦,曾任河西節度副使、飽受王忠嗣哥舒翰等人青睞的李光弼臨危受命,被任命爲河東節度使,帶着調撥來的一萬朔方軍兵出井陘,直面史思明率領的河北叛軍。

不得不說,這次人事任命的水準相當高。郭子儀、李光弼聯手,在河北地區屢挫叛軍。特別是嘉山(今河北曲陽東)一戰,叛軍主力被斬首四萬,史思明墜馬後狼狽逃竄、撿回了一條命。隨後,河北諸郡紛紛殺死叛軍守將,重新歸順唐朝,叛軍老巢范陽郡與各地的聯繫被切斷,而洛陽的安祿山也被潼關阻擋、無法染指長安,局勢對朝廷極爲有利。

但在關鍵時刻,李隆基君臣的老毛病又犯了。

考慮到自己的部將雖達20多萬,但卻來自不同派系,哥舒翰計劃依據潼關之險,與河北郭、李遙相呼應,把被切割在洛陽一線的安祿山活活耗死;

同時,郭子儀、李光弼也上奏朝廷,表示潼關不可輕易出戰,待他們先乘勝追擊、直搗范陽老巢,如此一來叛軍將不戰而潰。

但在李隆基、楊國忠看來,這些武將是想養寇自重(也有後勤壓力的因素)。在他們的脅迫下,哥舒翰被迫出關,結果掉進了叛軍的陷阱,2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隨後,李隆基逃向蜀地;太子李亨北上靈武,以朔方軍爲主力討伐叛軍。而他的王牌,自然就是郭子儀、李光弼。

皇帝雖變,但對於武將的猜忌卻一如既往,擔綱主力、戰功顯赫、威望如日中天的郭、李二人,自然首當其衝。毫不誇張地說,在與叛軍作戰的全過程中,他們都要提防從身後捅來的刀子。捅刀子的人,主要是皇帝的代言人——宦官。

以郭子儀爲例,公元757年,他率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有“再造國家”之功,先後被唐肅宗封爲兵馬副元帥、兵部尚書、司徒、代國公,可謂位極人臣。

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功高震主”鐵律的困擾。唐肅宗任命宦官魚朝恩爲“觀軍容宣慰使”,安插在郭子儀軍中,實際上就是代替自己對其進行監視。公元759年,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率軍與史思明在相州大戰,雙方勢均力敵、損失相近,其後因戰場忽起風沙而雙雙敗逃。但魚朝恩卻把相關責任悉數推到郭子儀頭上,唐肅宗因此把郭子儀召回京師、剝奪兵權。

其後,郭子儀經歷多次沉浮,陷入了免官、被起用、再被中傷、再起用的循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屢屢對其進行排擠打壓。有一年,郭子儀正在前線抵禦吐蕃,魚朝恩竟然指使人挖掘其父親的墳墓,可謂喪盡天良、毫無底線的羞辱。

李光弼也難逃相同的軌跡。郭子儀因相州之戰被免職後,李光弼一度接替了崗位空缺,成爲實際的統帥。接下來的幾年裏,他自始至終以唐軍平叛主將之一參與全程,以出色的軍事才能,爲平息內亂立了頭功,先後進封太尉、中書令、臨淮郡王,《新唐書》稱其“戰功推爲中興第一”。

但與郭子儀一樣,隨着功勞日漸突出,李光弼也遭到了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陷害。公元761年,魚朝恩向唐肅宗宣稱“賊可滅”,以此逼迫李光弼在不利的局面下強攻洛陽,遭遇了邙山之敗。

而在此戰之後,魚朝恩爲了掩飾自己的導致的錯誤,從此越發對李光弼忌恨入骨;至於程元振,則純粹是嫉妒李光弼,二人“日謀有以中傷者”,每天都尋思着怎麼扳倒他。但是李光弼常年帶軍在外,加上當時的李唐王朝無他人可用,魚、程二人的計謀並未得逞。

相較之下,郭子儀所遭受的迫害比李光弼嚴重多了,但兩人的應對方式卻大相庭徑。

無論遭受任何不公待遇,郭子儀都處之泰然,既不口出惡言,也不怒形於色,更不會採取什麼對抗舉動。即使被剝奪兵權,他也隨時關心平叛進展,朝廷一有需要他就立即到位。但在完成任務後,他又能及時謙退,多次主動請求“乞骸骨”,以求退出權力巔峯,避免“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甚至得知魚朝恩挖了自己父親墳墓時,身在前線帶兵的郭子儀並沒有動怒,更沒有像一些大臣擔憂的那樣憤而造反,而是流淚自責:“這是上天的懲罰。”後來,連一心迫害他的魚朝恩都感動痛哭,稱郭子儀爲“長者”。

憑藉這種近乎“超凡脫俗、看透世態”的姿態,郭子儀以85歲高齡壽終正寢,被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

而身爲契丹族的李光弼,則沒郭子儀這份忍耐力,顯得相當“耿直”。在聽說魚朝恩、程元振懷着心眼算計自己時,他極力避免入京、以防被宦官們陷害。甚至在公元763年,當吐蕃攻入長安、唐代宗急詔其帶兵勤王時,他竟拖延不去。

隨後,還是郭子儀臨危領命、擊退了吐蕃。唐代宗任命李光弼爲東都留守、以觀察他的舉動,但李光弼以詔書未至爲由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想要自行收取江淮租賦。

由於這次的抗命表現,大幅拉低了李光弼的風評,許多部將也對其不再敬畏。悔恨交加之下,李光弼憂鬱成疾,下一年病死於徐州,年僅57歲。

縱然結局不完美,但唐代宗本着肯定功勞、激勵後人的原則,爲其輟朝三日,並且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將其靈柩接到到長安後下葬。

縱觀郭子儀、李光弼在安史之亂中爲國平叛的傑出表現,可謂波瀾壯闊、足以被奉爲軍人楷模。但由於封建社會權力分配的侷限性,這兩位英雄卻或多或少遭受了來自統治者的提防與戒備,遭遇令人感慨不已。

從結果來看,郭子儀的應對方式可謂完美,但又有幾人能做到?所以他被視爲“功蓋震主卻能全身而退”的罕見楷模被人傳頌。李光弼的反應則屬於本能,但對於這種力挽狂瀾的頂尖人才,若苛求他還得精通“人際關係學”,又何來公平可言?人人都反感“萬馬齊喑究可哀”,都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但相應的環境、土壤並不是憑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