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將星傳奇 > 抗戰英烈楊忠:血灑魯南的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

抗戰英烈楊忠:血灑魯南的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戰英烈楊忠(1909年—1941年),又名歐陽吉善、歐陽忠,江西省安福縣金田鄉南江村人。八路軍第115師教導6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楊忠烈士簡介

楊忠烈士是江西省安福縣金田鄉南江村人。少年時代,受到革命思想影響,具有一定的階級覺悟,曾擔任鄉少兒部的兒童支部書記,後又被推選爲大橋鄉政府主席。他積極帶領貧苦農民搞土改,批鬥豪紳惡霸,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信賴。1934年10月,隨紅三軍團參加紅軍長征。1941年9月4日,楊忠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楊忠烈士生平經歷

楊忠,又名歐陽吉善、歐陽忠,1909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安福縣金田鄉南江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裏。他的父親歐陽方季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早年病逝。母親把楊忠和他的姐姐、妹妹撫養成人。楊忠少年有志,地主土豪的剝削壓迫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播下了反抗的種子。特別是他的家鄉緊靠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從少年時代就受到黨的革命影響。所以,楊忠具有較高的階級覺悟。經過一段實踐的鍛鍊,便擔任了少兒部的兒童團支部書記,後又被羣衆推選爲大橋鄉蘇維埃主席。他帶領貧苦農民投入土改,打擊地主豪強的革命鬥爭。爲了支持土改運動,他親自發動羣衆處決了三個惡霸地主。敵人被嚇破了膽,一聽到楊忠要傳訊或審訊他們時,就嚇得發抖。但是,他在人民的心中卻贏得了尊敬和信賴。

抗戰英烈楊忠:血灑魯南的冀魯邊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0年,楊忠帶領大橋鄉的20多名青年農民到永新縣報名參加了紅軍。同年5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到達瑞金,在紅軍隊伍裏做宣傳工作。1934年10月,隨紅軍三軍團參加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後,被分配到紅軍大學學習,不久,調某部擔任民運科長。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一一五師撤到晉察冀邊區休整。師指揮部成立了“民運工作團”,楊忠任團長。

1938年9月27日,他隨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兼三四三旅政委肖華抵達山東樂陵。後組成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

當時,駐德平的國民黨軍隊主要是曹振東的雜牌軍,共2000餘人。曹振東是一箇舊知識分子,當時受到抗日救國思想的影響,雖有抗戰之心,但對如何抗擊日本侵略軍,卻束手無策。另一方面,他對盤踞在東面的國民黨軍劉景良部存有戒心,怕吃掉他的部隊,因此對八路軍的到來深表歡迎。當八路軍到達時,曹部夾道歡迎,並給予準備了糧草,以表合作誠意,還提出要八路軍收編他的部隊。經“挺縱”領導慎重考慮,決定將曹部改編爲八路軍濟陽支隊(亦稱七支隊),並委派楊忠擔任濟陽支隊政委。

楊忠清楚地知道,改造這樣一支複雜的地方隊伍,是頗費氣力的,但他勇於進取,對曹振東有鬥爭、有團結,曉以民族大義,並在曹部積極發展中共黨組織,整頓曹部。他依照八路軍的組織形式,在曹部各團設政治部主任,各營、連設政治指導員並派李青山擔任曹部一團團長。

正當楊忠在曹部積極開展工作之際,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插手德平,他以威脅利誘的手段拉攏曹振東,加委曹爲山東保安第五旅旅長的職銜。曹經不起沈的誘惑,接受了沈的委任之後,便去找肖華。爲了不致激化雙方的矛盾,肖華答應:來去自便。曹也答應,如果中共派去的政工人員撤出,他仍願與八路軍友好相處,並堅持挽留楊忠幫助工作。

雖然形勢逆轉,但楊忠仍滿懷信心、百折不撓地對曹部進行教育、爭取、團結、改造的工作,並同在曹五旅的國民黨特務分子陶景惠等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經過教育和爭取,曹五旅保持與八路軍友好往來,不僅八路軍的被服廠、醫務所等後勤機關駐在德平一帶不受其騷擾,而且曹部還抽調一些幹部,分批到我樂陵軍政幹校接受訓練。曹五旅與八路軍協同作戰,也取得了一些勝利,提高了曹部在當地羣衆中的聲望。

1940年上半年,由於盤踞在吳橋的頑軍張國基部堅持與八路軍爲敵,其他一些僞頑雜牌軍也蠢蠢欲動。爲了打擊頑固勢力,穩定冀魯邊區形勢,魯北的楊忠與津南的周貫五進行了緊急磋商,南北合兵打掉張國基,以震懾敵人。經八路軍周密佈置,南北夾擊,激戰13個小時,全殲張國基部3000人。戰後,楊忠立即帶騎兵20餘名,去會見曹振東。曹聞訊後大吃一驚,問他帶來多少人?楊答曰“如往常,騎兵20餘”。楊忠向曹振東及其部屬講清八路軍一舉打掉張國基,是爲國除奸,爲民除害。張國基投靠日寇,慘害人民,必須堅決消滅。進一步對曹曉以民族大義,表示願與曹部一如既往,以國家民族利益爲重,以誠相見,合作抗戰,不聽奸人挑撥。對楊忠的熱情忠告,曹振東點頭稱是。楊忠的曹部之行,給予國民黨特務分子陶景惠等人的陰謀挑撥活動,予以有力的回擊。

不久,八路軍魯北支隊副司令龍書金帶領部隊支撐困局,在一次作戰中負傷。在這種困難形勢下,楊忠離開曹五旅,到魯北支隊擔任司令員兼政委。面臨嚴重局勢,楊忠不畏難,不退縮,決心重新調整部署,扭轉困難局勢。他與龍書金計議:必須首先整編軍隊,加強思想教育,迎接更殘酷的鬥爭,打開魯北新局面。

整軍後的第五天,楊忠主持召開了魯北支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大會選出楊忠、龍書金等13位同志爲中共魯北支隊委員會委員,楊忠任書記。他在代表大會上作了“肩負起黨和歷史賦予的開展魯北抗日遊擊戰爭,創建魯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艱鉅而光榮的任務”的報告。他情緒激昂,號召部隊共產黨員和八路軍戰士,要爲魯北抗戰血灑疆場、肝腦塗地!要把紅旗插上黃河!插上鵲山之巔!

楊忠是八路軍中一名有魄力、有膽略、工作潑辣,忠心耿耿、文武雙全的優秀幹部。尤其是他的作戰勇敢,沉着剛毅,身先士卒的英勇氣概,對部隊有強烈的感染力。一次,日軍大舉向八路軍奔襲,並出動飛機轟炸。日軍炸彈投在了司令部的駐地,炸塌了房頂。楊忠仍然沉着地拂去落在桌子上的塵土,親筆起草了給部隊的命令,讓通訊員送出以後,他才和龍書金離開司令部。幹部戰士看到首長們這種勇敢善戰的精神,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楊忠以身示範,給魯北的部隊帶來了很好的戰鬥作風。

1941年,冀魯邊區劃歸山東分局領導。津南支隊與魯北支隊合併爲一一五師教導六旅兼管冀魯邊軍區。旅長兼司令員邢仁甫(後叛變)、政委周貫五,楊忠任政治部主任。

在黨的領導下,黃河以北廣大地區建立了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在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清河抗日根據地。兩個根據地雖然相距不遠,但中間既有黃河隔斷,又有盤距在惠民地區日軍、頑軍的梗阻,不能匯合在一起。八路軍曾試圖兩次“打通”均未成功,而且消耗甚大。

楊忠率部隊執行第三次“打通”任務。雖然已有兩次南進失利的挫折,但楊忠無所畏懼,於7月20日出發,沿途大造抗戰聲勢,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消滅了一些零星的敵人,其所到之處深得羣衆的擁護。沿途廣大人民羣衆一致反映只有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纔是真正抗日的人民軍隊。

9月3日,楊忠部深入敵人腹地,進駐到惠民境內徒駭河畔的夾河一帶,楊忠、龍書金通過電臺不斷與周貫五政委聯繫,以策應第三次“打通”。此時,日軍對八路軍的大膽突破十分驚恐,若兩塊抗日根據地得以接合,這裏的日軍就會受到很大威脅。因而敵人集結了六路“討伐隊”計2000餘人,汽車五輛,迫擊炮20餘門,尾隨楊忠的部隊,採取包圍態勢,逐步壓縮包圍圈,9月4日上午,日軍突然發起猛烈襲擊。敵人的機槍火力瘋狂地封鎖了楊忠部的退路,不少同志陸續倒下了,機槍手也犧牲了。在這緊要關頭,日本友人小島突然搶過機槍(他原是日軍機槍射手)向敵人一陣猛掃,把敵人的火力暫時壓下,這時許多戰士衝了出去,小島也衝出去了。

當時,楊忠不知道三營撤出了陣地,當他趕到村子附近時,敵人發現了他們,並立即進行瘋狂射擊,楊忠急忙上馬,帶着戰士飛速向村西南衝去,中途遭到埋伏在路旁日軍的襲擊,身負重傷,掙扎着向一片豆子地裏爬去……待槍聲停止後,羣衆發現了他們十分崇敬的抗日英雄楊忠司令員已經壯烈犧牲,他們悲痛地掩埋了烈士的遺體。

1941年10月13日,一一五師政治部發出電報,向總政報告夾河戰鬥情況。電文說:“二縱隊到冀魯邊區,他(指楊忠)即任司令,輾轉魯北,堅持魯北反掃蕩戰爭,他在戰士和羣衆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對魯北根據地之創造,建樹了無數的功勳……”

爲了緬懷烈士,1946年6月,中共惠、濟、商三邊縣委、縣政府,在惠民建立了烈士陵園,併爲楊忠等烈士立碑題詞。在楊忠的墓碑上鐫刻着“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渤海行署還決定把三邊縣改爲“楊忠縣”,以表彰烈士的功績。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