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太平軍北伐爲什麼會失敗?原因是什麼

太平軍北伐爲什麼會失敗?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軍北伐援軍圍攻臨清時,約有兩三萬人,超過周圍清軍一倍有餘。人多,意味着實力強大,同樣,也面臨着整糧不易的危機,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太平軍援軍都應快速北上會師。可惜,太平軍計不此出,以致最後兵敗。

太平軍援軍多次攻擊臨清,均未得手。但曾立昌並不氣餒,攻城更急,接連挖鑿多處地道。勝保入城觀察後,命城內兵勇一律挖壕注水,但援軍足智多謀,於城西南深挖兩處地道,直接從清軍壕溝之下穿過,直達城根,埋置炸藥,準備攻城。

太平軍北伐爲什麼會失敗?原因是什麼

4月12日夜三更,曾立昌下令總攻。地雷震發,西門及西南城角同時塌陷,太平軍從西門潮水般涌入,勝利攻克臨清州,擊斃知州張積功。勝保聞訊,急忙督兵進攻太平軍營壘,忽然西南風大作,太平軍則順風揚沙,清軍人馬無法立足,勝保無可奈何,被迫收隊。

太平軍攻克臨清,只是一次戰役上的勝利。援軍從渡過黃河到兵臨臨清,只用了半個月,可是,在臨清攻城居然耽擱了12天。更悲劇的是,城內火藥不多,原來囤積的糧食在城陷之前被知州張積功放火焚燬,太平軍損兵折將,得到的僅是一座空城。原本指望解決糧源,得到整補,都已落空。

清軍則趁此良機,抽調兵勇馳援,對臨清形成合圍的態勢。曾立昌等在臨清一無所獲,臨清不易堅守,必須迅速北上。16日,援軍在城西偷搭浮橋,準備突圍向西,但被清兵防火焚燬。18日,援軍又於西南面搭建浮橋,再度被毀。突圍一開始就遭到清軍干擾,太平軍開始人心浮動,數千新兵不聽號令,城內各軍開始陷入混亂。

曾立昌無法控制局面,決定於18日夜自臨清突圍。勝保偵知太平軍突圍情報,因兵力不足,決定將計就計,陰謀伏擊援軍。當晚二更時分,援軍紛紛擁到河邊,準備渡河,突遭清軍伏擊,太平軍措不及防,遭到重創。

太平軍北伐爲什麼會失敗?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援軍屢次突圍,均告失利,軍心更加動盪,將士普遍將北上視爲畏途。既然不敢北進,那就只有南撤一條路了。

22日夜,太平軍棄守臨清,這是太平軍走向失敗的轉折點。清軍緊緊追趕,用重炮狂轟,太平軍無法安寧,勝保馬隊分三路追剿,援軍大亂,分路潰逃,一路敗退。

5月5日,太平軍潰逃至漫口支河,此時河水陡漲,水流湍急,有千餘名馬隊士兵陷入泥沼,被清軍砍殺,曾立昌背水拒敵,面臨絕境,跳河自殺。勝保也因馬步官兵連日征戰,停止追擊,因消滅北伐援軍之功,被清廷加太子少保銜。

援軍餘部約兩三千人在陳仕保,許宗揚率領下繼續南撤,一路連遭清軍,團練伏擊,陳仕保陣亡,沿途入伍的新兵逃亡殆盡。最後生還者,所剩無幾,進入六合與西征軍會合。許崇揚則逃回天京,被楊秀清問罪,下入大獄。

太平軍北伐爲什麼會失敗?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援軍潰敗的消息傳到天京,楊秀清仍想再派援軍北上,1854年5月,楊秀清晉封秦日綱爲燕王,命其統軍北上。但此時,北面清軍甚多,秦日綱攻不過去。而且,太平天國當時又重兵西征,天京又受到江南,江北兩大營的威脅,兵力捉襟見肘,已無力再抽調兵力北上。北伐軍的悲劇命運此時已然決定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