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宜陽之戰是怎麼回事?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宜陽之戰是怎麼回事?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宜陽之戰,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國名將甘茂率軍在韓國的國中重鎮宜陽一帶同韓國軍隊發生的戰爭。韓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宜陽,此戰共斬首韓軍6萬。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秦軍的這場攻堅戰進展的並不順利。戰事經歷五月,未能奏效,損兵折將,士氣大受影響。主將甘茂一度信心動搖想半途而廢。但自身客居秦國爲相,在國內受樗裏疾、公孫郝攻擊,在國外與韓相公仲倗結怨,只能背水一戰。最後甘茂將個人錢財全部用於公賞裏,重賞之下,一鼓作氣,終於拔掉宜陽。此戰秦軍依靠強大實力,連續作戰,最終攻佔中原重鎮宜陽,取得一個大勝利。從此,秦的疆域擴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

宜陽之戰是怎麼回事?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背景

政治背景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國最初的領地在秦(現天水市),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穆公時,秦國開始參與中原爭霸。

戰國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大治。孝公死,子駟立。商鞅被誅,但秦法未敗。子駟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繼齊、魏之後,始稱王,是爲秦惠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廣攬各國賢才爲己用,張儀入秦爲相。張儀向秦惠王獻計,力主伐韓。“下兵三川(黃河、洛水、伊水一帶),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建王業。

大將司馬錯力主伐蜀,惠王從之。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國益富強。 然後,秦大舉攻趙,取中都、安邑;攻楚,取漢中。至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死時,秦已東擴如今宜陽、澠池西部。

宜陽之戰是怎麼回事?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第2張

戰爭起因

秦武王即位後主張出兵三川,聽取了樗裏疾的建議,使甘茂爲大將,發兵五萬,攻取宜陽。

宜陽是韓國西部屏障。韓國中後期領土由三部分組成,即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宜陽是聯結三地的樞紐。宜陽也是二週的門戶,宜陽與東、西周一起成爲秦東進的障礙,時人蘇秦曾說過:“韓東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長阪之塞。” 故韓國在宜陽佈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