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都發生過哪些大戰?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都發生過哪些大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處於古洛陽和咸陽之間的崤山到潼關一部分,這些路大都是山澗,深陷如涵,古稱函谷。秦穆公時期從晉國手裏奪取了崤函之地,自此設立函谷關。函谷自古以來就是易守難攻,如果沒有現在的高速公路和穿山隧道,估計我們還是發展不起來。就像是20多年前一樣,守舊,頑固不化。此關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在千百年前,六國並立。兵力最強的當屬秦國:戰將有白起,司馬錯等人,使臣魏冉可代天子行事,又有義渠的相助。五國曾經2次進攻函谷關。均以失敗告終,從此列國再也無法拒秦。

第一次五國攻秦是在秦君贏駟稱王以後,秦國的東出之策和張儀的連橫國策嚴重危害到各國利益。因爲各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誰也不會單獨對抗強秦。在魏人犀首公孫衍的合縱策略下,五國結成聯盟,以楚懷王爲爲首,公孫衍掛五國國印合力攻秦,同時聯絡義渠配合聯軍。秦國先用金錢賄賂了義渠,暫緩了義渠的騷擾。然後發兵於函谷關迎戰。五國聯軍因利聯盟,以利合者必以利分。五國各有所圖,步調不一,都不願自己出錢糧,兵力,還想和他國分糧分利。燕國受秦威脅不大,又與秦之前有過聯盟,朝臣也有親秦者,所以態度十分消極。楚國在公子蘭的率領下於山谷駐紮,導致糧草被燒,君心大亂,急忙逃回楚國,再不能戰。所以真正與秦正面交戰的只有三晉,即魏、趙、韓三國軍隊,不用說,實力太過於懸殊而被擊敗。韓太子被俘,因不堪受辱又覺無顏面對韓國父老遂自盡。聯軍被迫一直向東撤退到修魚,再敗退到觀澤後被盡數摧毀。五國攻秦失敗,函谷關外,橫屍遍野,秦國越發鼎盛。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都發生過哪些大戰?

第二次函谷關之戰由蘇秦指揮,意在反間。話說自從秦惠文王去世後,武王好戰,只重用孟獲,任鄙等武夫。張儀自知不被重用就比辭退隱居了。武王死後,秦昭襄王繼位,宣太后及其弟魏冉執政。秦昭襄王不服,想要權利,故意疏遠魏冉等人,重用孟嘗君。結果孟嘗君只是當面君子,背後小人。真面目被暴露以後,孟嘗君連夜逃跑,因爲秦軍的關卡戒備森嚴,不到時間不放關。孟嘗君在手下雞鳴狗盜的幫助下順利“逃出”秦國回齊國。遂說服齊王聯合其他5國攻打秦國,以秦國背信棄義爲由(實則抱私仇)。正巧秦昭襄王把楚懷王私自扣在甘泉宮,楚國爲不受脅迫立新國君,楚懷王之子楚太子橫。此時秦昭襄王知道留下懷王沒用,就使計讓懷王自己逃走回國。可憐的懷王回楚國,新楚王怕他奪位連城門都不開。楚懷王又去了其他國家,沒一個收留他的地方。正巧被孟嘗君看到了,就又把楚王送回了秦國,楚懷王就這樣病死在秦國宮殿裏,也給了孟嘗君攻秦的藉口。於是五國聯軍再次兵壓函谷關。出於道義:秦王派人把楚懷王的靈柩送還楚國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都發生過哪些大戰? 第2張

齊國這次很意外竟然沒有出兵,原來是武安侯蘇秦使計只給了孟嘗君一點點兵力,其餘的交給蘇秦去滅宋國。蘇秦私通燕易王的母親,燕易王知道後,更加厚待蘇秦。蘇秦覺得愧疚,就提議前去齊國去做間諜滅齊國以報燕國國恥,燕易王同意了。果真,五國攻秦還是以利益爲聯盟:宣太后派魏冉出使三晉行天子特權,給了三王一些甜頭(割地)。他們就很樂意的撤出了函谷關,秦國危難算是解除了。楚國看大部分軍力撤出也不想當出頭鳥,竟不顧自己父親的仇恨也早早撤兵了,還沾沾自喜自己沒有損失一兵一將。孟嘗君被徹底架空,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齊國不會留他了他就跑去了魏國,從此夾起尾巴做人。

齊國在蘇秦的挑撥下成功滅宋以後,引起列國驚駭恐慌。由秦國發起提議,聯合燕趙楚韓一起攻齊。鑑於燕國與齊國有國仇存在,秦王做主由燕將樂毅指揮,秦國只助戰,寸地不取。不日,齊國首都被攻破,齊湣王這才知道上當,於是把蘇秦抓起來一起出逃。於路上將蘇秦車裂,蘇秦雖死,但燕國國仇已報,死而無憾了。齊湣王被前來救他的楚將齒齷撥筋而死。秦國自此無人抗衡,幾百年間,函谷關外再無五國聯軍。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