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函谷關,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古代函谷關到底是什麼樣的?這個地方到底有做重要?秦國對這個地方到底有多重視?

“雙峯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函谷關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破關者眼前的“天開壯關”,它是守關者的信心增幅器。

賈誼在《過秦論》的開篇就提到函谷關:“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此處的“崤函”指的就是崤山和函谷關。秦國君臣得崤函以固守,令天下諸侯束手無策。即使是各國諸侯會盟,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也無法叩開秦國設置的關卡。

秦國不費一刀一箭,僅憑着天險壯關就使其餘諸侯陷入合作的困境,反而秦國抓住時機逐個擊破,從關中地區進入華中地區。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函谷關

秦國從衆多諸侯國中脫穎而出,離不開的是商鞅變法之後讓秦國國力大增,而其他諸侯國倒行逆施,內鬥不斷,國力逐漸損耗,此消彼長之下,秦國很快就能佔據上風。

但除此之外,秦國地形造就的天然屏障爲其提高了國防實力,崤山和函谷關一方面限制了秦國和其餘諸侯國的交流與合作,但也爲秦國阻擋不少進攻勢力。可以說,秦國在崤山和函谷關的保護下,才得以休養生息,壯大自身。

那麼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爲何如此堅固?

函谷關之戰

有席捲天下之意的秦國讓韓國、魏國、趙國等諸侯國大爲忌憚,權衡利弊之下,趙國、楚國、魏國、韓國、燕國決定合作締結聯盟,集衆國之力以功秦。

公元前318年,五國聯軍進攻秦國,因企圖從義渠國取道然後側擊秦國的計謀被秦國化解,五國聯軍只能退而求其次,集結大軍攻打函谷關。

五國中只有趙、韓、魏三國拼盡全力攻秦,三國之師既無法一舉拿下巍巍函谷關,也無力對抗秦國大軍,被擊敗之後,五國聯盟也隨之瓦解,紛紛撤退至修魚,然後解散。

在這次五國聯軍攻秦之戰中,函谷關的攻難守易優勢便體現出來了。秦國開關以應敵,五國之師逡巡不前,進退兩難。

函谷關也被稱爲“關中咽喉”。它位於河南三門峽的靈寶市,處在豫西通道上,這個通道是溝通東西的主幹道,因三門峽的黃河天險,它也就成爲戰國時期唯一一條能便捷進入關中地區的通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第2張

函谷關之戰

“關在谷中,深險如函”八個字很好地形容了函谷關的兩個特點:“狹和險”。函谷關在黃河絕澗和高山之間,關道狹隘難以行軍並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名絕非浪得。

函谷關的關道極其狹窄,峭壁峯巖無法攀爬,谷底寬度只能容忍一車一馬通過,有“車不分軌,馬不併轡”之說。如此一來,想要從側腹和背後打開函谷關的難度極大,只能從正面猛攻。但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城門固若金湯,正面攻防戰就是一個漫長的拉鋸戰和心理戰。

查看秦函谷關的復原圖時就能體會到,函谷關在兩側高原的合拱之下,激盪出一種雄渾之氣,進攻函谷關的大軍在這種壓迫氣勢下,自信心立刻就被動搖。真正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未知。站在函谷關前,信心不足,還要揣摩關內究竟有着何種兇險,心理戰上首先敗下陣來。

所以,秦國憑藉着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天然屏障,打敗戰國六雄,完成一統絕不是偶然的。無論是楚、齊還是其餘諸侯國,他們要想遏制住秦國的“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都必須想盡辦法攻下“關中咽喉”,到達關中平原腹地。

但很顯然,其餘諸侯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始終沒能合力拿下函谷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第3張

函谷關

後勤補給線

古代戰場上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影響古代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比如,官渡之戰中,曹操夜襲烏巢,將袁紹的糧草燒了個七七八八,這是官渡之戰局勢扭轉的重要一環,奠定了曹操勝利的基礎。糧草如此重要,那麼運糧線就相當於古時大軍的補給線。

函谷關在古代戰場上成爲軍事重地的原因之一就和運糧線有關。

想要拿下函谷關就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尤其是後續糧草的補給。古代戰爭往往傾注全國之力,招募壯丁上戰場就意味着耕地的勞作主力失去大半,糧食產量自然銳減。而戰爭往往會持續幾月甚至幾年,前線戰士需要糧食補給,一減一增,除非國力強大,不然難以維持。

函谷關背靠關中平原,加之守城兵力遠少於攻城兵力。因此對於守住函谷關的一方來說,糧草的壓力不會那麼大。

相反地,攻城的一方疲行千里,舟車勞頓,將士們的士氣在看見巍峨的函谷關之後肯定受挫,久攻不下之後雪上加霜。如果這時糧草再無法供應上的話,軍心肯定渙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第4張

曹操

想要快速補給前線,運糧路線需要經過多方考量。前面講到,戰國時期連接東西的主要通道因受秦嶺和黃河所限,最後只剩下豫西和豫北兩條通道。

其實,從豫北通道抵達關中平原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大軍尚且能夠克服險峻地勢,但供給前線的糧草沒辦法攀越崇山峻嶺。考慮到糧草輜重的運送需要選擇節省人力物力和及時的方式,那麼只能將豫北通道排除在外了。

因此,豫西通道顯得格外重要,處在豫西通道上的函谷關的身價自然也水漲船高,成爲攻受雙方爭奪的焦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第5張

關中平原

漢魏函谷關

實際上,函谷關有三處,分別是秦關、漢關和魏關。前面所講的函谷關之戰指的是秦關。歷史的車輪滾向漢代時,函谷關有了新變化。首先是漢武帝向東遷移函谷關數百里,這直接造成了函谷關地位下降,潼關地位上升的局面。

漢末時期,曹操爲了方便轉移兵馬糧草,在距秦關約五公里的位置修建了魏關,成爲西安到洛陽的重要幹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第6張

函谷關

但很惋惜的是,漢關慘遭遺棄,魏關在抗日時期毀於戰火後又被三門峽水庫淹沒。

不復存在,如今坐落在靈寶市的函谷關是依據秦時的遺址修建而成的。它不僅承載了古時的戰爭記憶,還爲來遊者傾訴着中原腹地和西北地區文化、經濟的交流融合,“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