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鬆錦之戰,發生在明朝末期,是明朝與後金最後一次決定性的戰役,雙方投入兵力均超過十萬,歷時兩年(1640年至1642年)。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戰爭最終以明軍慘敗而結束,傷亡近半,九關邊軍,精銳盡失。

“是役也,計斬殺敵衆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衆,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清太宗實錄》

更爲嚴重的是,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並與祖大壽先後投降後金,袁崇煥打造的關寧防線名存實亡,關寧鐵騎盡乎全軍覆沒。吳三桂和山海關成了明朝最後的防線,這便是爲何後來吳三桂倒戈會讓李自成如此被動。

總而言之,這一戰,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談遷

事實上,單從兵力上和當時形勢來看,明軍並不劣勢。主帥洪承疇,軍事能力很強,關寧防線更是袁崇煥一手打造,作爲防守一方,明軍更是有着城牆優勢。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第2張

而對清朝來說,經過此次戰役,不僅殲滅了明軍大量野戰兵團,還正式佔據遼西走廊,打通了進兵明京師的戰略通道。所謂:

“明國精兵已盡,我兵四圍縱略,彼國勢日衰,我兵力日強,從此北京可得矣”。

而值得一提的是,鬆錦之戰中,明軍也算是精銳盡出,調動了全部九邊精銳,合步騎13萬,加上尚在錦州的祖大壽守軍約2萬人,合計15萬人。加上背靠關寧防線,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算劣勢。

爲何會敗得如此之慘呢?

首先一點,崇禎“不自量力”。

如果按照能力來說,崇禎是典型的才華撐不起理想。

少年登基,扳倒閹黨的崇禎雖然胸懷大志,但其能力着實一般。

特別在作戰方面,崇禎跟先祖們根本沒發比,甚至一次正規的戰鬥都沒有參加過,對於戰爭局勢已經戰鬥策略等各方面部署,他的眼光都有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說他明白自己有多少“斤兩”,完全把權力放給手下,那也能說崇禎是個有用人之明的好君主。不過後期洪承壽提出先穩定防守,而後尋找反擊機會的戰略以後,崇禎並沒有聽從這位將領的建議。

其實洪承壽本人很有大將之才,在前面鎮壓起義以及對抗清軍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大功勞。當初他把李自成打得僅剩18騎兵,闖王一度懷疑人生,就差出家當和尚了。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第3張

就算是鬆錦戰場上,在他的指揮下明軍也沒有落於下風。當時的主帥洪承疇提出的“守而兼戰”這個策略可以說是非常正確的,可以說明軍在野戰水平無法與八旗軍爭衡的情況下,這是最爲穩妥的方法,所謂:

“久持鬆杏,以資轉運,且錦守頗堅,未易撼動。若敵再越今秋,不但敵窮,即朝鮮亦窮矣!此可守而後可戰之策也”。

其主張以兵護糧餉輜重,由杏山輸松山,再由松山至錦州,步步爲營,徐徐推進。

本來按照洪承疇的戰術,避免與後金軍隊野戰,依託城池、將兵力集中在一起步步爲營,與後金打消耗戰。已經讓後金軍隊的後勤壓力來到了極限。

在正常情況下,清朝的人力物力根本無法與明朝相比擬,事實證明,洪承疇這個戰術在松山決戰到來之前搞得清朝捉襟見肘,確實掐中了清朝的軟肋,由於物資短缺,清朝不斷向朝鮮索取戰備物資,朝鮮早已不堪其苦,朝鮮國王不得崇德五年九月上書皇太極“雖欲勒調夫馬載運糧餉,而計窮力竭,無可奈何”。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第4張

然而崇禎皇帝聽信兵部尚書陳新甲的話,要求洪承疇與後金的軍隊速決速戰。在崇禎皇帝的指揮下洪承疇不得不將大量的糧草放在寧遠、杏山、塔山的筆架崗,全軍攜帶少量糧草與清軍速決速戰,這無疑正中後金軍隊的下懷。

當時明軍所帶軍糧僅夠三天吃的,在筆架山的儲糧被清軍燒燬。明軍軍心不穩,洪承疇招集各總兵商議,他力主破釜沉舟,與清軍決一死戰,但各總兵都主張撤回寧遠,洪承疇只好同意撤兵。按計劃是第二天撤,結果吳三桂爲了保存實力,晚上就帶頭撤了。有些部隊見有兵往回走,不明情況,以爲兵敗,啥也不管了,撒丫子就逃,部隊一下子就亂了套,相互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皇太極趁機追殺,明軍大敗。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事兒崇禎沒少做,孫傳庭一樣是載在自己這個老闆手裏。

當然,在硬實力方面明軍弱點也還是比較明顯。

在軍隊方面,清軍歷來擅長野戰,明朝的軍隊雖然在人數上高於對方,而且這些士兵還都是明軍中最頂尖的精銳,不過面對八旗鐵騎,依然毫無勝算。

前期的明朝衆將在抵抗敵人時,往往都是依靠着高牆和大炮做堅固的防守姿態,清軍面對這樣的戰術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第5張

不過鬆錦之戰之時,明軍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把被包圍的錦州解救出來,這樣就沒法避免和清兵在平原地區展開大戰,其結果自然是明朝落敗。

更何況當時明朝的軍隊已經不再是曾經的大明王師了,拖欠軍餉,腐敗滋生,士兵們都沒有勇猛作戰的決心,戰鬥力直線下降。

他們的思想普遍是反正國家會發放糧餉,活着回去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這些人打仗的時候往往都有退縮的行爲。

特別是明朝自從薩爾許大敗後便沒有什麼像樣的勝戰,整個明朝軍隊中談敵色變,對清軍形成了一種恐慌的情緒,全軍上下瀰漫着這種氛圍。每次朝廷用兵征戰的時候大家不是想到如何勝利,而是如何在失敗後保住自己的小命,安全跑回老家。

比如明軍和松山清軍對峙時,兵員和火器均勝於清軍,打起來並不算劣勢。多爾袞在入關後回憶當時的情況就傳遞出松山鏖戰的激烈情況,清軍所遭遇的兇險局面躍然紙上:

“洪軍門於南山向北放炮,祖大壽從城頭向南放炮,我兵存身無地,神器實爲兇險”。

如果,明軍絕死一戰本可解錦州之圍但是,手下總兵都想自保,導致,將官不是一條心,又有總兵王樸等一些將領爲了自己的活命,不顧全軍安危,率軍先跑,導致明軍大敗。

鬆錦之戰是怎麼慘敗的?崇禎瞎指揮是根本原因! 第6張

而女真人在那時可沒有多少官方糧餉供應,所有的物資(也可以說是獎勵)都需要兵士們自己進行搶奪,雙方在對比之下,很明顯是清軍的作戰積極性更高。

這次大戰基本讓明朝認清了事實,雖然兵力完全不在下風,不過從具體的實戰中來看,雙方的實力有着不可填補的差距。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