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爲什麼到最後反而貪污腐敗?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爲什麼到最後反而貪污腐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大人們講那些古代的故事,其中就肯定包括了“鑿壁偷光”,這個激勵我們好好學習的名人事蹟。

“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叫作‍匡衡‍,此人小時候家裏十分貧窮,而古代是沒有燈的,匡衡的家裏自然也買不起蠟燭,聰明的匡衡便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來借鄰居家的光讀書。

此外,匡衡還到縣裏一位家裏有很多書籍的大戶人家,去做不要報酬的工人,主人家聽後十分感動,就用書資助匡衡,並且不要報酬。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爲什麼到最後反而貪污腐敗?

最終憑藉着多年的苦讀,匡衡考上了功名,並且憑藉學問官至宰相。

這是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長輩們通常以此來教育小朋友學習匡衡的讀書精神。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爲什麼到最後反而貪污腐敗? 第2張

但這個故事的另一半卻很少人知曉,匡衡憑藉自己的苦讀,學到很多知識後便去考取功名,最終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且獲得的官職很小。

但匡衡對《詩經》理解十分透徹,併爲當時人們稱頌,也得到了當時身爲元帝的青睞。

匡衡任職期間,多次上疏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

每當朝廷大臣討論政務時,匡衡總是引《詩經》爲據,認爲"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

匡衡的主張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這與從漢朝中期就開始興起的獨尊儒術,推重經學,微言大義的社會風尚是分不開的,實際是漢朝統治者用以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

往後幾年,憑藉漢元帝對《詩經》的喜愛,匡衡官位直至宰相。此後,匡衡經常上書表述自己的意見,併爲國家發展做出許多貢獻。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爲什麼到最後反而貪污腐敗? 第3張

但是,轉折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誰也沒有想到,因爲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而被封爲安樂侯的匡衡竟然是個貪心之人。

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爲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爲漢朝廷盡忠的事情。

不久,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爲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一代漢朝勵志人物,就這樣在其年老之時因爲貪污腐敗而爲家鄉之人唾棄,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也對不起自己爲了當官所付出的所有的努力。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