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楊家將中說的八賢王真的存在嗎?“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楊家將中說的八賢王真的存在嗎?“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千百年來,中國民衆的理想政治是什麼?

那就是“賢人美政”:聖人或者最次也是君子執政,一個國家就會政通人和,百業興旺。

事實真的如此嗎?“賢人美政”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過?那些賢人的真實面目又是如何呢?

對中國百姓來說,八賢王是個家喻戶曉的賢者、大好人。

世無八賢王,遍地蕭馮道

八賢王的造型,來自明代白話小說《楊家將》,又名《北宋志傳》。據這部書講,八賢王是這樣誕生:

他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子趙德芳。趙匡胤臨死前,封了自己的四子爲八賢王,並賜金鐗,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想讓兒子監督“兄終弟及”、接了自己班的弟弟趙光義(宋太宗)。

楊家將中說的八賢王真的存在嗎?“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隨後,這個八賢王,就成爲正義的使者,公平的化身。他神通廣,“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他正氣凜然,仗義執言,他至高無上,震懾昏君奸臣,總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助楊家一臂之力。

然而,無需過多考證,單憑歷史常識來判斷,我認定《楊家將》中的八賢王系僞無疑,他不可能在現實王朝中存在。

我的理由,不僅是因爲八賢王的故事都來自評書和民間唱詞,正史中均無記載,而且最關鍵的是:在古代中國,什麼樣的權力能超越皇權。如果不是傀儡,哪個皇帝會容忍這樣一個時常爬到自己頭上行使正義的王爺,能忍多久?

史傳,宋太祖趙匡胤死前“燭影斧聲”,有被弟弟趙光義砍死一說,如果此說成立,那麼趙匡胤又如何做到被殺前指定兒子監督兇手?野史流傳,趙光義砍了哥哥又逼死了侄子,這故事脈絡倒更符合權力打鬥、宮廷鬥爭的邏輯。

以上是從皇權的角度分析,接下來再從個人慾望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不妨假定,真有這麼一位賢人,連皇帝都敢打,那麼誰去制約他?失去制約的他,豈不是要比皇帝還天馬行空、無法無天嗎?再退一步說,如果這位至高無上的監督者是存在的,那麼,即便皇帝不整他,他也會自行跌落。因爲一個現實的人,不可能沒有私念,不可能不食人間香火,尤其在自我權力不受監督的情況下,更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

《楊家將》描述八賢王最精彩的橋段,是和清官寇準一起裝神弄鬼,“智審潘仁美”,爲楊老令公及其兒子平反昭雪。八賢王爲什麼不遺餘力幫楊家將?書中暗表,除“正義”外,還有一層微妙的親屬關係。楊六郞的夫人柴郡主與八賢王系親兄妹,幫楊家就是幫妹夫。這倒顯得八賢王更像個人。《楊家將》作者大書“智審潘仁美”,其本意大約是想說八賢王賢德,爲了遲來的正義。可實際上卻一不留神,暴露出賢人的私念。這等天馬行空的賢人,對潘仁美這樣的奸臣是災難,而對大宋的國法來說,不也同樣的是任由擺弄嗎?!

顯然,八賢王的形象是楊家將的故事衍生而來的。

楊家將中說的八賢王真的存在嗎?“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第2張

通過進一步考證相關史料,我瞭解到了故事出臺的更深背景,耐人尋味:

白話小說《楊家將》成於明代、而楊家將故事雛形早在南宋就出現了,確切地說,是出現在南宋第二個皇帝統治時代。我們知道,南宋的第一個皇帝是宋高宗趙構,這個趙構雖然活得很高壽(八十歲壽終),但是早年因爲受到金兵追殺的驚嚇而做了病,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就在皇族中領養了一個兒子,指定了這個養子接班,這個養子就是宋孝宗趙昚,宋太祖四子趙德芳之後。也就是說,宋朝皇帝血脈由此從太宗系又回到太祖一系。

當時的局勢是,南宋小朝廷苟安江南,不斷遭到金國南下欺凌,南宋朝堂大多苟且之輩,少數幾個抗金名將命運多舛,如民族英雄岳飛還被無端整死,而宋孝宗上臺後,有勵精圖治的跡象。他爲岳飛平反昭雪,南宋的政治局目出現了一絲轉機。這就使得民間對王師北定中原的希望大增,他們緬懷岳飛,同時,也思念起當年英勇抗擊外敵的楊家一門忠烈,因此楊家將的故事不斷在民間成形。故事中的楊家因爲屢遭奸臣陷害,迫切需要一位保護神來罩着他們。而當今皇帝孝宗趙昚正是當年太祖四子趙德芳之後,因此民間便把八賢王的交椅給了當朝皇帝的先祖趙德芳,把他當做可以制約君權,爲民請命的正義化身。

原來如此!仰望《楊家將》中的八賢王,與其說是一個歷史人物,不如說是一個理想化身。不管現實怎麼樣,反正民間藝人是抓到觀衆渴望賢人治世的心理了。所以,在他們的舞臺評書演義裏,就不時跳出傳奇的賢人來,滿足大家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八賢王就是這樣一個被杜撰的人物。

可嘆的是,這個完美的八賢王,滿足的只能是民間的幻想。質樸的中國百姓,把治理社會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個別賢人身上。中國傳統的賢人文化觀,對入仕者提出“忠孝仁義禮智信”全面要求。這些要求把賢人定位爲十全十美的完人,不僅是苛刻的,而且是不切實際的。故此,八賢王這等賢人,縹緲如神馬浮雲,只能在文藝作品裏馳騁。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