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農民如何避免一輩子當農民的命運

古代農民如何避免一輩子當農民的命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幾何時,“農民”在這片土地上甚至成了一種蔑稱,說某人是“農民”,完全是一種歧視。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個國家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迄今農業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仍佔據相當高的比重。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務農並非民衆自願的選擇,那麼,“以農爲本”的重農思想是如何產生的?

古代中國製定了哪些制度強制和引導民衆成爲農民?民衆又有哪些針對性的舉措應付官府?在您看來,民衆被改造成農民,經歷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強制的結果,那麼,國家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什麼能這樣做?侯旭東:農耕出現得相當早,大概一萬年前就出現了。

古代農民如何避免一輩子當農民的命運

網絡配圖

但是,農耕真正成爲一種主要的生計方式,其實和國家在背後的推動密切相關。我認爲這種轉變主要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這是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各個國家相互競爭、謀求生存發展,二百多年間戰爭不斷,農耕普遍化與戰爭和國家間生存競爭有相當的聯繫。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投入兵力上的變化。春秋時期流行車戰,一些大規模的戰役會動用幾百乘兵車,但城濮之戰也不過七百乘,鞌之戰八百乘,千乘就了不得了。實際上,車戰所動員的兵力大概也就幾萬人,車上只坐三個人,每輛車後還跟隨72名徒士,再加上車上的幾千甲士。粗略估算一下,八百乘兵車也就五萬多人。

此外,春秋時期,組織打仗的主要是貴族,武器裝備是由貴族自供的。但是,到了戰國以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各國的兵力增加到30萬到100萬,且開始向常備化發展。一場戰爭動輒幾十萬人蔘戰,公元前318年秦與諸國戰於修魚,斬首八萬二千;前293年秦將白起大破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24萬;前273年白起敗魏軍於華陽,斬首15萬;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被俘虜的40萬趙軍,統統被活埋了!前234年,秦將桓齮(yǐ)攻趙平陽,斬首10萬;由一方的損失不難想見雙方動員兵力的數量。前224年,王翦攻楚,所率軍隊多達60萬。

別小覷數量上的變化,背後是士兵來源與供應方式的重大變化:原先是貴族自行提供裝備,加上其私屬,相當於國人爲封君作戰。現在要大量動員普通百姓上戰場,這些人無力自行負擔裝備,都要由國家提供。爲維持衆多的常備軍,國家的財政負擔驟然增大了很多,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的一系列的變化,直接間接均與此有關,如任命式的官僚制、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國君掌握更大的權力來控制與調動人力與資源),建立戶口制度(直接控制更多的百姓)、律令制度(應對不斷增加的日常事務)、對人才的爭奪與吸引、各種名目的授田制以及賦稅徵收上的變化(始於春秋時期),目的是使國家能有持久穩定的物資收入,以維持國家機器(官員與軍隊)的持續運轉。

古代農民如何避免一輩子當農民的命運 第2張

網絡配圖

農民的普遍出現與這樣一個大背景有着直接的關係。當時的狀況是各國之間處於互有勝負的膠着狀態,並非一次戰爭便決定國家的存亡,如若一次定生死,就不會產生這些後果。戰爭狀態持續了數百年,經歷的是不斷的你勝我敗,推動各國通過不斷的變革來促進其內部(制度)的變化。這是生存壓力下的選擇,沒有其他退路。只有改革越徹底,纔有出路。國家組織動員人力、物力的能力越強,才能在持續不斷的戰爭兼併中獲勝。你死我活的壓力下,那一時期才涌現出瞭如此多的變革。但是,並非所有國家都成功變革了,楚國吳起變法就遇到了極大阻力,尤其是遭到貴族們的反對。秦國最爲成功(軍功爵,獎勵耕戰),纔在漫長的逐鹿中勝出。

商鞅居功甚偉,不過,也由此開啓了百姓淪爲國家工具的漫長曆史。馬克斯·韋伯十分看重長期戰爭帶來的理性化壓力,他認爲中國理性化最強的時代就是戰國時代,原因就是紛爭不斷。一旦統一,就會相應帶來權力壟斷,“會窒息了行政運作、財政管理與經濟政策的理性化”,“存在於各戰國諸侯相爭時期的理性化驅動力,在帝國統一後就不復存在”(《中國宗教:儒教與道教》,廣西師大,2010年,第105頁)。我們以前一談及戰國時期,腦海中就會條件反射地出現人民的痛苦和戰爭等印象,人民似乎極其渴求統一。相比於我們關注到的層面,韋伯的這段見解頗有洞察力,揭示了戰爭這種“惡”在歷史中的意外作用,比起簡單地歌頌統一,看到了歷史更多的側面。

浙江大學趙鼎新教授研究春秋時期戰爭的影響,他的研究其實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包括韋伯、蒂利在內的一批西方學者關注十七世紀西歐的變化,其中也強調了戰爭所引起的一系列變化,比如財政制度的變化、中央集權的出現等。中國戰國時期的情況與十七世紀的西歐類似。回到中國,國家制造農民,是和戰國時期的大背景分不開的。各國面臨的境況類似,做法也大同小異,重農與授田是不少國家共同的選擇,律令規定上亦有相通處。

《睡虎地秦簡》“爲吏之道”後面附的魏國“奔命律”與“戶律”的精神,便與秦國相近。只是秦國這方面作得更徹底,最後能在爭雄過程中勝出,能這樣作,是與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內部各方力量競爭中國君力量的成長有關,有些國家,如晉國、齊國與魯國,分別出現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與三桓力量的崛起等變化,內部發生過權力格局的變化,無論是新起的力量還是舊君,在競爭中採取各種辦法來削弱卿大夫的力量,壯大公室,爲日後走上改造百姓的道路奠定了基礎。

古代農民如何避免一輩子當農民的命運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思想層面上,“以農爲本”的重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侯旭東:多源匯流後成爲儒家思想的一部分,重農思想的出現可能和不同族羣的生活方式有關。商人和周人兩個族羣的謀生方式便存在差別。商人可能不是特別重視農耕,我曾去安陽殷墟,看到殷墟宮殿基址以及王陵祭祀大量使用“人牲”,純粹爲了祭祀死去的商王而殺了很多人(關於這類人的性質,過去爭論很多,是奴隸還是戰俘等,說法不一),其中大部分還是青壯年。商王下葬時還有不少活人作爲“人殉”陪葬,這些多是男女親信。看來商代是不太注重人手與勞力的。

真正強調農耕的是戰國的改革家們,如李悝、商鞅等人,以及農家。魏國李悝變法,首倡“盡地力之教”;商鞅成效最爲顯著,鼓勵耕戰。《商君書》、《呂氏春秋》中提倡農耕的思想很多,尤其是後書中最後四篇:《上農》、《任地》、《辯土》、《審時》,題目就極爲鮮明地突出了重農。內容包含了農耕技術,還有爲何重農的闡述。其中還包括影響深遠的工具論與愚民論。《上農》中便說:“民農非徒爲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

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其處而無二慮。”民衆務農不僅盡地利,亦可改造其心性,使民衆淳樸易於驅使,便於貫徹國法,利於君主統治,更使民衆積累家產而不輕易遷徙。相反則是“民捨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爲非,以非爲是”。《韓非子·顯學》亦可看到農家影響。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