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九華山在哪裏?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來歷

九華山在哪裏?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來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的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監太平湖,以佛教文化習俗和奇麗的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 九華山素有九十九峯之稱,千米以上的高峯20多座,爲首的是十王峯。山間秀溪縈環,銀瀑飛,景色迷人。山峯如臺似柱,聳入雲霄,又有芙蓉出水之姿,神工鬼斧。優美傳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聲更富山水之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九華山風景區方園120平方公里,主峯十王峯1342米,爲黃山支脈,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峯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於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唐天寶年間(約公元742-752年),詩人李白偕友來到九子山。觀其山秀異、九峯如蓮花,寫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佳句。九子山自此更名爲九華山。方圓100公里內有九十九峯,主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賜筆金匾“東南第一山”。

九華山在哪裏?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來歷

地藏王菩薩的肉身原來在九華山

金喬覺爲古新羅國僧人,生於公元696年,圓寂於公元794年,俗稱金地藏。金喬覺在24歲時削髮爲僧,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到江南登岸,經南陵等地上九華山。金喬覺來山後,居住在東岸峯的巖洞裏(後人稱之爲“地藏洞”),過着十分清苦的禪修生活。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長老諸葛節等數人結伴登山,對苦修的金喬覺肅然起敬,於是共同籌劃興建禪舍,供養地藏。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廟宇建成,地藏有了棲身之地和收留徒衆常住寺內的條件。地藏的大弟子率衆墾荒,勞動自給,堅持苦修。又因池州太守仰慕地藏,加上郡內官吏豪族,紛紛以師禮皈依,金喬覺一時聲聞遐爾,連新羅國僧衆聞說,也相繼渡海來華隨侍。唐貞元十年(794年),金喬覺99歲,忽召衆徒告別,趺跏圓寂。金喬覺圓寂後,衆佛徒根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語:菩薩“安忍如大地,靜慮可祕藏”。認定他即地藏菩薩示現。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爲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

地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山間古剎林立,香菸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

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峯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馳名天下,享譽海內外。公元719年,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駐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金大師行持及衆多跡象,僧衆認定他即地藏王菩薩化身應世,九華山遂闢爲地藏菩薩道場。受地藏菩薩“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感召,自唐以來,寺院日增,僧衆雲集,香火之盛甲於天下。九華山現存寺廟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萬餘樽。長期以來,各大寺廟佛事頻繁,晨鐘暮鼓,梵音嫋嫋,朝山禮佛的教徒信衆絡繹不絕。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現有5樽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明代崇禎皇帝敕封爲“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現的仁義師太肉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地藏王菩薩道場

九華山開闢爲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成爲一千多年來僧侶及大衆的朝聖地,緣起於新羅國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新羅國王族金喬覺(696 —794年),24歲時削髮爲僧,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求法,經現安徽南陵等地登上九華,于山深無人僻靜處,擇一巖洞棲居修行。當時九華山是青陽縣閔讓和閔員外的屬地,金喬覺向閔員外請一袈裟地,閔員外慷慨應允,金喬覺輕輕一抖袈裟,展衣後竟遍覆九座山峯。閔員外先驚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出,並讓其子拜高僧爲師,自己後來也隨之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聖殿中地藏王菩薩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爲閔讓和父子。

金喬覺來山後,居詮在東岸峯的巖洞裏(後人稱之爲“地藏洞”),巖棲漳汲,過着十分清苦的禪修生活。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長老諸葛節等數人結伴登山,一路但見深山峽谷,荊榛莽莽,寂靜無人。到得東崖,見巖洞內唯有金喬覺孑然一身,閉目端坐,旁邊放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數白米摻雜觀音土煮的剩飯,衆長老爲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肅然起敬,於是共同籌劃興建禪舍,供養金大師。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廟宇建成,金大師有了棲身之地和收留徒衆常住寺內的條件。其大弟子、首座僧用瑜,身體力行,斬荊披棘,率衆墾荒,鑿渠開溝,造水田,種穀物,勞動自給,堅持苦修。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張巖,因仰慕金大師,施捨甚厚,並奏請朝廷將“化城”舊額移於該寺。郡內官吏豪族,紛紛以師禮皈依金大師,向化城寺捐獻大量財帛。金大師聲聞遐爾,連新羅國僧衆聞說,也相繼渡海來華隨侍。

九華山在哪裏?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來歷 第2張

金喬覺大師駐錫九華,苦心修煉數十載。唐貞元十年(794年),金大師99歲,忽召衆徒告別,趺跏圓寂。相傳其時“山鳴石隕,扣釧嘶嘎,羣鳥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衆佛徒根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語:菩薩“安忍如大地,靜慮可祕藏”,認定他即地藏菩薩示現。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爲“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從此九華山名聲遠播,逐漸形成與五臺山文殊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相併稱的地藏王菩薩應化道場。

據佛經記載,農曆七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爲地藏菩薩聖誕日,傳說也爲金地藏成道日,這天,九華山在肉身殿舉行隆重慶典,稱“地藏法會”,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金地藏肉身塔。法會一般歷時七天,農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圓滿之日設齋供衆,廣結良緣。法會期間,民間有“百子會(團)” 等朝山進香。凡人數滿百人即可組成一會,稱“百子會”。百子會設香首和副香首。朝山途中香首高誦“南無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薩”,餘衆接誦“阿彌陀佛 ”。僧俗二衆於肉身塔誦經拜菩薩通霄達旦,常見僧尼和信士一步一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靈、赦免罪孽、消除災障、增加福壽。1978年以來,九華山佛教協會每年都舉行“地藏法會”,或稱“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懸掛“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法會”飄幡。來山參加地藏法會的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十方四衆弟子及善男信女,逐年增多,盛況空前。

九華山的寺院

九華山目前有大小寺廟共計99座,其中有天台寺、慧居寺、化城寺、肉身寶殿、百歲宮、祗園寺、甘露寺、旃檀林、上禪堂等9座國家級重點寺廟,以及拜經臺、復興庵等30座省級重點寺廟。

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寺和總叢林。寺院原有大鐘一口,重約萬餘斤,但已毀於兵燹。現存的一口洪鐘,重約兩千餘斤,高一丈有餘。此鍾鑄造精美,體積超羣,音質悠揚洪亮,以手輕叩即可聽到清脆悅耳的微微響聲,用槌撞之,則甕聲宏亮高揚,由近及遠慢慢在山谷中迴盪,特別是夜深人靜之時,鐘聲更爲清悠,令人彷彿置於天上佛國,超凡脫俗。因此,朝山進香之人,無不聆聽化城晚鐘,領略一下“化度羣生悲願宏,城開兩序別西東。晚來香火因緣盛,鍾送梵音澈太空”的古鐘聖音,以除人間煩惱。

地藏王菩薩名號由來, 入地獄發誓“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有前因

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道場在安徽九華山,千百年來香火鼎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在中國很多影視劇包括佛像中,地藏王菩薩都是男相,但實際上在傳說中地藏王菩薩是女子,而且還是一位大孝女。

相傳地藏王菩薩初始爲婆羅門(印度宗教,佛教雛形)女,但是她的母親悅帝利卻不信三寶,修習邪道。其母死後墮入地獄,受酷刑折磨。

婆羅門女得知母親遭遇之後,賣掉房屋家財,廣求香華,修建佛寺,供養神佛。她至誠恭敬,心無雜念,純淨透亮一心向佛,最終感天動地。她的母親因爲婆羅門女所積功德,最終脫離地獄苦海,飛昇上天。

又一傳說,地藏王菩薩最開始是一位叫“光目”的孝女。她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因此犯了很多殺生之罪。

光目女知道以母親所犯殺罪,死後肯定是要墮入地獄惡道受苦的。她母親去世之後。光目女請來阿羅漢入定觀察,果然看見自己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心入地獄,救自己的母親脫離苦海。

地藏王菩薩最開始入地獄只爲救母,又是如何發下大誓願,祈求普度衆生,說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誓言的呢?而爲何又叫“地藏王菩薩”呢?

據說地藏王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因此得“地藏”之名。

如來在靈鷲山的時候,地藏菩薩遊行諸國,有一次就到了毗富羅山下,至喬提長者家。入門只見喬提長者家內,被鬼奪走精氣,全家五百人都悶絕倒地不省人事。

地藏菩薩見此,即說:“實可苦哉,實可痛哉;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我今愍此衆生,而作救濟。”

說完他就騰身來到靈鷲山,在如來面前說:“世尊!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餘人,皆被惡鬼奪其精氣,悶絕在地,已經數日。我見是事已,生憐愍心,生愛護心,唯願世尊,許我設此救濟之法。令諸惡鬼降伏於人,令諸行者隨意驅使,復令長者還得如故。”

只說完這些話,靈鷲山金光大放,照地藏身。地藏菩薩因此前往救濟。

又言地藏菩薩曾得一仙人指點,得一神咒,能去邪心,復驅使諸惡鬼等。仙人曾說:“汝於無量無邊世,佛與授記,名曰地藏。於五濁世中,人天地獄,常當化身,救度衆生,令離災難。”

如來答應地藏,因此地藏菩薩重新回到喬提長者家,施放神咒,五百餘人,一時復活。

地藏菩薩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爲弘傳,大孝爲救母,大願則爲她甘願身入地獄,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此後地藏王菩薩長居穢土,普度衆生。

地藏王菩薩有一坐騎,名“諦聽”或“善聽”,其實爲西藏名犬“藏獒”,頭大毛長,形似金獅。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