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君臣際合的典範:唐明皇因高力士的忠心原諒其貪求之罪

君臣際合的典範:唐明皇因高力士的忠心原諒其貪求之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明皇與高力士,名分上是主奴關係,實有難兄難弟之誼。

明皇與高力士年齡幾乎相同,前者生卒年爲685~762年,後者爲684~762年。出生差一年,卒於同年。生前,他們同享榮華富貴,患難與共。唐明皇由藩王入主大內,人主自雄;高力士由小內豎而權勢炙手可熱,得自明皇的恩賜,受封爲驃騎大將軍、齊國公、內侍監。高力士忠於職守,經常住於殿中帷幄之內,不回宅第。各地奏疏,他先開覽,小事立即處斷,大事才奏報明皇。明皇絕對信任他,說高力士當班,我可以放心地休息。皇上寵幸如此,各種人都設法巴結他,希圖同他搞好關係。太子親密地叫他“二哥”,諸王公主尊他爲父輩,稱他“阿翁”,駙馬等皇親稱呼他爲“爺”。就連明皇也不叫他的姓名,而徑以他的官職“將軍”相稱。明皇信任高力士,高力士知恩圖報,真正是君臣際合,始終如一。


君臣際合的典範:唐明皇因高力士的忠心原諒其貪求之罪


這對君臣親密而患難與共的關係,事實甚多,茲列舉數端,以見一斑。

高力士暗投明皇,助平韋氏。高力士是嶺南潘州(今廣東茂名)人,曾祖父馮盎是唐太宗朝的越國公,武則天時高力士被嶺南討擊使閹割送入宮中,成爲宦官高延福的養子,從了“高”姓。高力士聰明伶俐,爲人謹慎細密,武則天用他傳達詔令。韋后害死唐中宗秉政,時爲臨淄王的唐明皇謀圖推翻韋氏政權,與唐高宗女太平公主聯合發動兵變,誅殺韋氏集團成員,尊奉乃父爲睿宗皇帝,其爲皇太子。在這次政變中,明皇收容三教九流人物,如道士馮道力、處士劉承祖,善於心計的高力士認爲明皇將來必然發達,傾心投靠,助討韋后。有了這份厚重的晉見禮,被明皇視爲心腹,令他“日侍左右”(《舊唐書·高力士傳》)。

高力士參與清除太平公主勢力的鬥爭。睿宗系懦弱之君,朝政被太平公主和太子明皇控制,而這雙方勢不兩立,明皇先發制人,率領少數親兵消滅公主集團。發難時,高力士參加戰鬥,擁戴明皇登基,因而被封爲銀青光祿大夫,知內侍省事,成爲太監總管。

高力士諫議明皇勿予宰相李林甫權柄。明皇在位年久,倦於政務,以李林甫能理事,一概委任,李林甫因而“久典樞衡,天下威權,並歸於己”(《舊唐書·李林甫傳》)。高力士怕影響到皇權,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遂建言明皇對李林甫不宜信用太專,說“天下柄不可假人,威權既振,孰敢議者!”(《舊唐書·高力士傳》)明皇聽了很不高興,高力士馬上叩頭謝罪,說自己發了瘋,講錯了話。明皇知道他是好意,設酒席招待他,使他安心。宮中的人因此歡呼萬歲,歌頌明皇體諒力士的忠誠。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