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夷陵之戰的發生對三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夷陵之戰的發生對三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公元221年,稱帝不久的劉備以給關羽報仇爲名,出動大軍意圖奪取荊州,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爲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軍。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赤壁、官渡、夷陵)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後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並且穩定下來。

夷陵之戰的發生對三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篡漢建立曹魏政權,東漢正式滅亡。公元221年,劉備爲了據有大義,在成都稱帝,重新建立漢朝。而在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趁關羽攻打襄樊之時,抄了關羽的後路,襲取荊州,並且殺害了關羽父子。而且孫權居然把關羽的頭送給了曹操,這實在算不得多麼高明的計策。荊州對於蜀、吳都是必爭之地,劉備和關羽親如兄弟,所以劉備稱帝后,激勵士氣,振旅東出,企圖重新奪回荊州,爲關羽報仇。

一開始劉備親自率領的蜀軍氣勢如虹,一路打到秭歸。東吳方面的前線主將陸遜,選擇了戰略性的後退,以此來避蜀軍的鋒芒。經過七八個月的相持之後,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隻身逃到白帝城,而且停在那裏不回成都,羞愧、憤恨之下在公元222年病逝。夷陵之戰後蜀國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再遭重創,蜀國的國力達到了最低點,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已經不可能實現。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之後不久,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孫權看到劉備駐紮在白帝,戰後主動遣使議和,劉備眼見收回荊州無望,同意了孫權的請和,這爲雙方恢復聯盟奠定了基礎。

夷陵之戰的發生對三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2張

孫權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劉備起兵討伐東吳,孫劉聯盟已然破裂。但是夷陵之戰後的形勢迫使吳蜀重新結盟,夷陵之戰後,蜀弱吳孤,曹魏的優勢得到增強,孫吳的壓力陡增,孫權明智的選擇了求和。蜀國慘敗,國力削弱,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尋求盟友。於是劉備死後,諸葛亮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對抗曹魏。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曹丕、劉備先後在公元220年、221年稱帝,孫權則是在夷陵之戰後自立年號,到公元229年才稱帝。

夷陵之戰後,東漢十三州,曹魏得其九州,佔天下十分之六七,吳得三州,蜀得一州。天下戶口,魏佔十分之八,吳蜀兩國共佔十分之二。吳蜀無法單獨與魏抗衡,兩國脣齒相依,誰也離不開誰。吳蜀聯盟,減少曹魏優勢,形成了南北均勢。夷陵之戰解決了荊州的歸屬,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地理均勢,才正式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戰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爲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