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夷陵之戰有什麼後續影響?它爲什麼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夷陵之戰有什麼後續影響?它爲什麼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被稱之爲三國三大戰役,就戰爭所動用的兵力和所涉及的地域來說,三國能和這次大戰規模相比的還有一些,如曹馬渭南之戰、魏吳石亭之戰和壽春之戰等,但爲什麼這次戰役能被列入三大戰役呢?

夷陵之戰有什麼後續影響?它爲什麼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先來看看其他幾次戰役的戰爭規模和後續影響。

官渡之戰,袁紹投入兵力十萬,曹操投入兵力二至三萬。戰爭結果,弱勝強,曹操取得了勝利,袁紹失敗。後續影響,曹操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從此完全掌握了戰略進攻的主動權。

赤壁之戰,曹操投入兵力二十多萬,孫劉聯軍投入兵力五萬。戰爭結果,弱勝強,孫劉取得了勝利,曹操失敗。後續影響,曹操實際上放棄了統一全國的設想,三國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渭南之戰(關中之戰),馬超等反叛軍隊十萬,曹操軍隊應該少一些,但可以隨時動員增兵,指揮統一。戰爭結果,曹操取得了勝利,馬超韓遂聯軍失敗。後續影響,曹操由名義上掌握關中地區變爲實際上掌握該地區,爲進軍漢中和西涼掃清了道路。

石亭之戰,魏國曹休率領軍隊十萬,吳國投入兵力六萬,因吳國使用詐降計誘導曹休上當,力量對比意義不大。戰爭結果,吳國取得了勝利,曹休失敗。後續影響,魏國滅吳計劃受挫,孫權一年後稱帝。

夷陵之戰,劉備投入兵力五萬,東吳孫權投入兵力五萬。戰爭結果,劉備全軍覆沒,東吳陸遜取勝。

夷陵之戰,無論是雙方投入的兵力還是戰場橫跨的區域,不要說不能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相比,就是和渭南之戰、石亭之戰也不能相比,但爲什麼它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而其他兩次沒有被列爲最高級別的大戰役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後續影響。

夷陵之戰有什麼後續影響?它爲什麼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第2張

首先,劉備再沒有能力進攻,天下相對穩定。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領軍隊來戰東吳,聽說曹操奪取了漢中,與孫權講和,兩家還劃定了荊州各郡的歸屬。從此以後,劉備成爲三國主動進攻的一方,孫權雖然在江淮地區對曹魏有一定的進攻,但始終無所作爲,所以,不管他開始的作戰目的有多大,結果都是騷擾性質。而劉備,在趕走了曹操佔有漢中以後,大有實現諸葛亮兩路出擊中原戰略計劃之勢。政治上,劉備在漢獻帝還在的情況下,也是高調稱王。就在劉備稱王不久,關羽也發起了樊城之戰,一度兵鋒直指漢皇帝駐蹕之地許都。關羽雖然失敗,但也讓劉備看清了一點,從這兒進攻,對於他實現“恢復漢室”的戰略目標最爲快捷。劉備親率大軍東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奪取荊州,進而繼續東進或者是北伐中原。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徹底失去了進攻性,直到魏文帝曹丕去世,三國間都沒有發生大的戰事。此後到諸葛亮北伐,他沒有直取長安,而是選擇了穩妥的“平取隴右”策略,說到底也是這次失敗的後續影響,那就是蜀漢國的國力、兵力都嚴重受損。諸葛亮的數次北伐,總感覺是“雷聲大雨點小”,其實諸葛亮很明白,蜀國根本就沒有能力發動一場滅魏之戰。

其次,它的結果是逼迫吳蜀兩國必須和好,共同對魏。

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蜀漢國精銳部隊盡失,能戰之將只剩下魏延,陸遜本可以乘勝追擊擒劉備滅蜀國,但他卻突然停了下來。事情很清楚,如果他不撤軍,曹丕馬上就會出兵,截斷他的後路從而佔領荊州,進而奪取東吳。而劉備本來是打着爲關羽報仇的旗號伐吳,結果是舊仇未報又添新恨,弄了個全軍覆沒不說,荊州也是再也回不來了。但劉備身上的血跡還沒有擦乾,卻馬上和東吳講和了,而兩家這一和就是和到底,直到蜀國滅國再也沒有重起戰事。

這就是夷陵之戰的另一個影響,它讓吳蜀兩國明白了一個道理,誰也沒有能力單獨抗魏,兩國不和則兩國速亡。

官渡之戰以後,袁紹的地域還在,兵力也不見得就比曹操少,但他們整個集團的“心氣”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看曹操向哪個方向哪個諸侯“揮鞭”了。赤壁之戰,曹操比南下之前還多了一個襄樊,總兵力仍然比孫劉兩家要多,但他跨越長江的能力和心勁同樣沒有了,三國鼎立局面初成。夷陵之戰,劉備雖然國家還在,但從此的蜀國再也沒有快刀利劍,即便是諸葛亮經過幾年恢復再次拔劍亮鋒,也刺不透魏國一層最薄的鎧甲。而反觀石亭之戰等其他戰役,他們都沒有這樣的影響力,這就是夷陵之戰能被列爲三國三大戰役的原因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