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封王都是以國名命名 清朝封王爲何叫某親王

古代封王都是以國名命名 清朝封王爲何叫某親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明以前封王都以國名命名,而清朝封王卻以X親王命名?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原因是清朝建國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樣,後金時代的清朝,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一個奴隸制國家,沒有分封建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奴隸制國家的財產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國就沒有了,這個傳統導致了清朝後來不再以古代國名或地名來給作爲王爵的封號,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個。

古代封王都是以國名命名 清朝封王爲何叫某親王

回顧一樣歷史哈,清朝以前的親王爵位的封號,基本上都是以“郡國”地名爲封號,通常來說,封王的時候的那個封號,是有等級的。最高等級的就是用春秋時代的大國的名字來封,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等,次一點就是春秋時代的一些小國,如宋王、魯王等,再次一點就連春秋時代的小國都算不上的,只是後來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這是模擬古代的分封建國之制,親王的名號都是以地名作爲封號。而且這些地名實際上是顯示等級的。比如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魯王朱檀高,至於在南明時候,當了永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級就更低了,因爲他只是一個州名。

古代封王都是以國名命名 清朝封王爲何叫某親王 第2張

儘管其實後來所謂的分封建國早已名存實亡了,其實不是清朝的時候,纔不讓親王去京城以外建國的,唐宋時代的親王,也都是隻有封號而不建國,以至於唐代的親王,都已經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來封晉王,但他並沒有去今天的山西省當過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當過晉王,實際上他也沒有去過今天的山西省當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當開封府尹,雖然如此吧,但唐、宋時代的親王跟自己封號相同的那個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聯繫的,比如宋光宗被封爲恭王(這個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親王的那個不一樣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時候要派人來給他送禮,當然,後來宋光宗當了皇帝,立即把恭州從升級爲“府”,因爲當了皇帝他特別高興,所以給恭州賜了個喜慶的名字——“重慶”,這就是現在重慶市的地名的來歷。

古代封王都是以國名命名 清朝封王爲何叫某親王 第3張

明朝雖然恢復了親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確實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爺,不過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後,爲了防止親王跟着他有樣學樣,基本上收回了親王在封地的權力,親王們實際上只是人住在封地,並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說,這叫“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那麼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實並不特別,跟唐宋是差不多的,唯一的不同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出現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晉王之類的,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作封號如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怡親王等等,這是因爲清朝建國之時,其實還在關外,當時的後金國的體制,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奴隸制國家”,後金體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時候不是“封地”,而賜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來了個根本性的變革,按清人的說法,叫做“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因爲它沒有分封建國的傳統,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樣用古代的國名來作封號就沒有意義,至少連上面我們舉的那個宋光宗跟重慶地方的那種象徵性的意義都沒有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