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戚繼光是怎麼抗倭的 戚繼光使用的武器

戚繼光是怎麼抗倭的 戚繼光使用的武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戚繼光的故事有很多,這裏簡要的說幾個。戚繼光是名將的後代,他的名字就是父親對他的厚望,希望能夠繼承先祖的遺志,保護大明江山,將戚家發揚光大。受家族影響,從小就學習武藝和兵法,父親還親自教他讀書寫字,他的文武兼修爲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戚繼光是怎麼抗倭的 戚繼光使用的武器

  戚繼光圖片

戚繼光十七歲時,繼承父親的職位,當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東。二十二歲的時候考中武舉,到京城會試,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來進攻,他臨時被安排去守衛京城九門,還向皇帝上書守城的方略,他的軍事才能初步展現。二十六歲是被任命爲都指揮僉事,管理的範圍擴大,主要職責是抗擊山東的倭寇,從此以後,戚繼光和倭寇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鬥,從山東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跡幾乎遍佈中國沿海地區。他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訓練了專門的軍隊對抗倭寇,人稱戚家軍,還創立了鴛鴦陣對付倭寇,十幾年的時間幾乎將沿海的倭寇蕩平乾淨,他被稱爲抗倭英雄。

抗倭結束,戚繼光的故事還沒結束,他被派去駐守明朝的北邊,他到薊州後,先做好防禦工事,加厚城牆,然後再積極訓練軍隊,嚴肅軍紀、增強軍隊實力,創立車陣,保衛了明朝北邊的安全和穩定。

從抗擊倭寇到鎮守薊州,戚繼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黨派之爭被調往關東,兩年後被罷免官職,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大英雄,那戚繼光到底是怎麼抗倭的呢?  

戚繼光是怎麼抗倭的 戚繼光使用的武器 第2張

  戚繼光抗倭圖片

先說說“倭”是什麼意思,倭是我國古代對日本人的稱呼,明朝時期之前日本人在我國東南沿海出沒,他們分成不同的小分隊對沿海百姓進行燒殺搶掠,他們擅長水戰,人人都很兇惡,殺人如麻,普通百姓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有時一個村子或幾個村子都被他們洗劫一空,手法狠毒。

戚繼光最開始是抗擊山東一帶的倭寇,他到山東以後,訓練士兵、加強海防,使山東一帶的倭寇得到有效的控制。

後來戚繼光被調到倭寇最嚴重的浙江一帶,浙江的經濟很發達,這成爲倭寇不顧一切侵犯浙江的原因,當地的百姓提到倭寇就恨得牙癢癢。他帶領當地的士兵抗擊倭寇,取得了多次勝利,比較出名的有岑港之戰和龍山所之戰。

戚繼光抗倭越久,就越發現倭寇分成小隊作戰,看似閒散,其實是有組織的龐大隊伍,要想消滅他們必須要建立專門的軍隊。他多次向上級提出練兵請求,終於得到批准。他在義烏召集了四千人進行特殊訓練,這四千人被人們稱爲戚家軍,他針對倭寇的出沒習慣,創立了鴛鴦陣。公元1561年,倭寇大部隊進攻浙江的台州,倭寇多達兩萬人,船隻上百艘,聲勢浩大。戚繼光親自迎戰,創造了十三戰十三捷的神話,基本蕩平浙江的倭寇。

之後戚繼光被調往福建抗倭,經歷橫嶼之戰、平海衛之戰、仙遊之戰、南澳島之戰,基本掃平福建的倭寇。 

戚繼光的詩

戚繼光在詩歌領域也有不俗的建樹,至今仍有詩篇在世間流傳。比如《馬上作》、《望闕臺》、《行邊》等都是戚繼光的詩的代表作。詩歌《望闕臺》是戚繼光所作的一首勵志詩歌,全詩以豪邁的詩句展現了詩人保家衛國的決心和信心。  

戚繼光是怎麼抗倭的 戚繼光使用的武器 第3張

  戚繼光畫像

《望闕臺》全詩內容爲:“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詩歌開頭一句,戚繼光用“十年”一詞總結出了自己征戰歲月,從中體現了詩人常年抗擊倭寇的經歷。“海色”兩字表現了詩人在沿海一帶駐紮,對抗倭寇來襲,保衛明朝海域安全的事情。第一句詩歌間接地交代了詩人的地點和工作,具有承上啓下作用。第二句中,詩人用“孤臣”兩字展現了自己身處的狀態,即孤單和孤立無援。孤單體現在戚繼光在東南沿海駐紮,遠離了朝廷和家人。孤立無援體現在詩人隻身一人在東南一帶抗擊倭寇,當年和自己一同抗倭的將領汪道昆遭遇了朝中官員的彈劾,最終被聖上免官。這件事情引發可戚繼光的傷感之情,他以“孤”字概括了自己的心境和環境。後兩句詩句中,戚繼光以“血”和“紅葉”兩個意象展現了自己對抗擊倭寇的信心和決心。後兩句詩歌也成爲了經典勵志語句,深得後人傳唱。

除此之外,詩句“薊門桃李應何限,歲歲不知春去來”是戚繼光所寫詩歌作品《行邊》中的兩句,也是戚繼光的詩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