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學士”作出了哪些貢獻?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學士”作出了哪些貢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設立“文學館”,廣招天下學士入館,先後入選的有褚亮、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十八人,時人稱之爲“十八學士”。那麼,他們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到底有何貢獻呢?

維護政治統一與穩定

在唐初統一全國的幾次重大戰役中,房玄齡與杜如晦功勳卓著,堪稱李世民羣臣中的實幹家,同時也是太宗的心腹。房玄齡爲李世民招攬人才,杜如晦則爲李世民運籌指揮,二人在整個“智囊團”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唐朝的建立與李世民的繼位都與二人有直接關係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學士”作出了哪些貢獻?

除房、杜外,虞世南是李世民身邊最重要的祕書侍從,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另外薛收、許敬宗、薛元敬曾專掌軍府書檄和朝廷誥令,深得李世民賞識。褚亮在戰爭期間,“嘗預祕謀,有裨補之益”。就是淺學與嗜酒的蘇世長,也在貞觀年間,出使突厥爲大唐王朝贏得了榮譽。陸德明,孔穎達,顏相時,李守素等都曾運用自己的所長對李世民提出過諷諫,爲李世民適時正確決策的提出與運用都有過重大影響。

文化建設

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化建設工作基本都由“十八學士”完成,在儒學研究、史學、文學創作方面都有較大影響。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學士”作出了哪些貢獻? 第2張

輔佐太子工作

爲了世傳天下,封建統治者必定希望太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選擇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人擔任太子師。除了李玄道、李守素、蓋文達、蘇世長、薛收、顏相時六人,“十八學士”中其他十二人都曾先後在太子李世民、李承乾、李治的東宮中做過僚屬,其中於志寧、孔穎達、房玄齡等人因輔佐有功,而多次得到唐太宗的獎賞。而於志寧又是其中以輔佐太子聞名,其一生幾乎都是從事輔佐太子的工作。

總之,文學館的建立是李世民提倡“崇武”到“尚文”的一大標誌,在這之後唐朝逐漸擺脫高祖時期仍留禍於武將佔要職的局面,確立了文治社會的基礎。文學館存世時間並不長,但在文學館關閉後,十八學士及其後人仍然影響着唐朝的政治走向,他們揮各自所長,爲國家統一、政治穩定和文化建設,做出傑出貢獻,值得後人借鑑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