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什麼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出現在唐朝哪個時期?

什麼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出現在唐朝哪個時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中之治(大中暫治),是指唐朝的唐宣宗李忱(第十八代皇帝)在位時期的治世。唐宣宗即帝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位期間,唐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對外唐宣宗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佔領的大片失地。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

因此,史上對唐宣宗評價極高:認爲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爲“大中之治”。

什麼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出現在唐朝哪個時期?

唐武宗死後,宦官選擇李忱繼承皇位,想繼續保持朝政。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無能之人,即位以後勵精圖治,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度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選拔人才。

一改唐武宗的封殺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唐宣宗時期,張議潮領導沙州等地人民擺脫吐蕃統治,驅逐了河西地區的吐蕃守將,使瓜、沙等十一州重新迴歸唐朝。

鹹通七年(866年)二月,張議潮表奏朝廷,令回鶻首領僕固俊克復西州、北庭、輪臺、清鎮等城市。同年十月,又令僕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吐蕃軍。吐蕃餘衆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擊,再敗,奏遷於嶺南。吐蕃遂衰亡。

河西肅清後使朝廷無西顧之憂,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安穩,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實際上,大中暫治並不穩定。唐宣宗晚年,國內已有亂象,他死後不久就爆發寇亂。

後人之所以把大中時代譽爲“小貞觀”,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宣宗李忱時時刻刻把太宗李世民作爲自己學習的榜樣,立志成爲一個自律和勤政的明君。登基不久,李忱便命人把《貞觀政要》書寫在屏風上,每天政務之餘,便站在屏風前逐字逐句地閱讀。

此外,他還命翰林學士令狐綯每天朗讀太宗所撰的《金鏡》給他聽,凡是聽到重要的地方,便讓令狐綯停下來,說:“若欲天下太平,當以此言爲首要。”

還有兩件事,也足以證明宣宗的勤政確實非一般君主可比。一個是制約宦官,還有那便是收復河湟。

事實上對於宦官,在他之前的數位唐朝天子已經被宦官玩弄於鼓掌之間,所以對於他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他也想過剪除宦官的想法。

有一次,宣宗問宰相令狐綯。他希望令狐綯能拿出一個誅除宦官的計劃,可讓他大失所望的是——令狐綯的反應居然和之前詢問韋澳如出一轍。

什麼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出現在唐朝哪個時期? 第2張

令狐綯呈上祕奏,說:“只要宦官犯罪的時候不要赦免,職務出缺的時候不要遞補,日子一久,也就自然淘汰,終歸於消滅了。”宣宗拿到奏疏的時候,唯一的反應就是苦笑。於是剪除宦官的計劃只能擱淺。

不過,雖然宣宗沒機會對付宦官,但是另一方面,宦官在宣宗李忱強大的威懾力面前,實際上也是頗爲忌憚的——在整個大中時代的十三年裏,宦官集團一直比較收斂,始終不敢興風作浪,既沒有干預朝政的膽量,也沒有干預朝政的機會。

宣宗在位期間,除了以強硬手腕消滅黨爭,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囂張氣焰之外,還有一項巨大的歷史功績也不可不提。那就是河湟的收復。

自從“安史之亂”以來,河湟地區(甘肅及青海東部)已經在吐蕃人的手中淪陷了近一百年之久。玄宗之後的李唐天子們雖然不乏收復河湟的志向,但始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爲藩鎮之亂連年不絕,朝廷不得不屢屢用兵,加之朝政又被黨爭和閹禍搞得烏煙瘴氣,使得李唐王朝自顧尚且不暇,更不可能騰出手去收復失地。

大中三年,一個叫張義潮的平民將收復了原本由吐蕃控制的三州七關,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二月,張義潮將沙州光復的消息送到了唐朝隨後,張義潮開始招募軍隊,訓練士卒,並主動出擊吐蕃。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張義潮便以所向披靡之勢,先後收復河湟失地,大中五年十月末,張義潮讓他的哥哥張義澤奉上十一州(包括沙州)的地圖和簿籍入朝覲見。

至此,淪陷了一百年的河湟失地終於全部光復,迴歸大唐版圖。

大中時代,大唐帝國雖然稱不上是什麼太平盛世,但起碼算是一個相對安定的小康之局。這在混亂不堪的中晚唐歷史上,已實屬難能可貴。

然而,儘管“大中之治”在一定程度上止住了大唐王朝江河日下的衰亡之勢,卻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它走向崩潰的歷史宿命。

什麼是“大中之治”?“大中之治”出現在唐朝哪個時期? 第3張

引用史料《唐鑑》中的一句話:“百吏奉法,政治不擾,海內安靖幾十五年。”

史上對唐宣宗評價也極高:宣宗自臨馭,一之日權豪斂跡;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閽寺懾氣。繇是政刑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嶽,穆若清風,十餘年間頌聲載路,而帝道皇猷始終無缺,雖漢之文景不過是也。——《冊府元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