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唐代和玄武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爲什麼說玄武門是唐代的“政變之門”?一百年間發生四次政變。

說起玄武門,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世民爲奪嫡發動的“玄武門政變”,但其實作爲唐代的“政變之門”,之後玄武門又發生了好幾次政變。

除了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之後又在這裏發生了“神龍政變”、“景龍政變”以及“唐隆政變”,四次政變,前後時間相差不到一百年。

一、“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奪嫡,登上皇位

當初唐高祖李淵之所以在晉陽起兵,都是李世民的主意,可是等到李淵建立大唐後,將領們請求立李世民爲太子,李世民卻堅決推辭,於是李淵就立嫡長子李建成爲皇太子。

李世民德高望重、功績卓著,深得民心。

而李建成性情鬆緩,貪戀酒色,高祖皇帝漸漸有了改立太子的主意,這讓李建成心裏十分不安,於是他就和齊王李元吉暗中謀劃,並且結交黨羽,排擠李世民。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1、太子之爭,李世民遭受李建成排擠、迫害

高祖武德七年,李建成一方開始爲除掉李世民展開一系列行動。

李建成招募長安及各地的驍勇之人兩千多人,充當東宮護衛,組成長林兵。又暗中讓人從燕王李藝那裏調集來幽州精銳騎兵三百人,把他們安排在東宮各坊市中。

這事被人告發,但高祖對此事的態度不痛不癢,只把李建成叫過去責備一番就算了。

之後李建成又叫楊文幹私下裏招募勇士,送到長安。當時高祖準備前往仁智宮,讓李建昌留守京城,李元吉和李世民跟隨。

有人告發李建成謀反,高祖傳召李建成,李建成前往仁智宮磕頭謝罪,高祖把他看管起來,而另一邊楊文幹竟真的起兵謀反了。

就算這樣了,高祖在李元吉和妃嬪的勸說下,還是放了李建成,讓他回去駐守京城。楊文乾的攻陷寧州,可等到李世民的大軍來到寧州後,楊文乾的大軍很快就潰散了。

最後楊文幹被自己部下殺死,這場陰謀叛亂纔算完。

之後,李建成又用毒酒毒害李世民,夥同後宮妃嬪不停在高祖面前誣陷李世民,李世民被逼到退無可退,終於在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的勸說下準備先下手。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2張

2、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成功登上皇位

當時,突厥數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南,進入邊塞,包圍烏城,李建成就推舉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去率各軍去征討突厥。

高祖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議,李元吉趁機要求讓尉遲敬德、程知節以及秦王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等人和自己一同前往,來增強自己的大軍。

另外,李建成還想借着李元吉出征這個機會,讓李世民和自己在昆明池爲李元吉踐行,然後趁機殺死李世民。秦王府幕僚瞭解這個消息,都勸說李世民先採取行動。

於是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等人入朝,將兵力埋伏在玄武門。

李建成和李元吉雖然事先了解了這件事,但是兩人還是決定親自去打探消息。當兩人來到臨湖殿的時候發覺了異樣,決定騎馬轉頭回到東宮和齊王府,可一切都來不及了。

李世民跟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身後和他們打招呼,李元吉拉開弓想要射李世民,但好幾次都沒射中,反而李世民一箭就將李建成射死了。

尉遲敬德帶着七十人趕來,之後李元吉也被尉遲敬德射殺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個雖死,但是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還在和李世民的人交戰,等到尉遲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的頭顱給東宮和齊王府的人看,對方纔潰散。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不僅保全了自己,除掉了政敵李建成和李元吉,還順利奪嫡,之後高祖見事已至此,很快又將皇位傳給了他,所以說這場政變,最終讓李世民“一箭三雕”,收穫頗多。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3張

二、神龍政變:武則天被逼退位,中宗李顯繼承李唐江山

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政變”發生在高祖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之後等到公元705年,這裏又發生了一場政變,那就是“神龍政變”。

武則天篡奪李唐江山建立武周時已經67歲,年齡已經很大,等到她當了十幾年皇帝,晚年時衰老多病,身邊只有兩個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伺候,且兩人居宮中執政。

張氏兄弟怕武則天死後大禍臨頭,於是就陰謀叛亂,在這樣的情況下,宰相張柬之、崔韋眩等人謀劃除掉張氏兄弟。

當年的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韋眩、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左右羽林兵五百多人來到玄武門,並派李多祚、李湛以及駙馬都尉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太子李顯。

王同皎陪太子李顯來到玄武門,此時武則天在迎仙宮,張氏兄弟也在,張柬之等人就在走廊裏誅殺了二張,然後到武則天所在的長生殿。

見到這般情形,武則天十分吃驚,她問是誰在作亂,張柬之說張昌宗和張易之密謀造反,現在已經奉太子的命令把他們誅殺了,因爲怕消息會走漏,所以沒有事先向武則天稟告。

武則天看見人羣中的李顯,問這事是不是李顯讓乾的,還說兩人已經被殺了,現在李顯可以回去東宮了,可事情都已經這樣了,李顯怎麼可能還回到東宮去,於是明白人桓彥範上前要求武則天把皇位傳給李顯。

一代女皇武則天就這樣在羣臣的逼迫下,不得已禪位了。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4張

三、景龍政變:太子李重俊絕地反擊,最終失敗

武則天禪位後,太子李顯繼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唐中宗。

唐中宗繼位後,把韋氏立爲皇后,韋后可是個厲害女人,她的政治手段一點不輸武則天,神龍二年,本來在神龍政變中有大功的宰相敬暉、崔韋眩、桓彥範、張柬之等人都被降職。

而導致這一切發生,是因爲武三思和韋后日夜不停在唐中宗面前誣告,之後武三思又指使人控告張柬之、王同皎等人合謀廢掉韋后,於是這些人再被貶。

唐中宗立李重俊爲太子,李重俊不是韋后生的,所以韋后很討厭他,武三思也很嫉恨太子。這時候張柬之、敬暉等五人已經被武三思殺死,他的權勢特別大。

上官婕妤因爲和武三思私通,她負責擬定敕令中,經常推崇武家。

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是安樂公主的駙馬,夫妻倆經常欺辱太子,武崇訓甚至還唆使安樂公主,想讓中宗廢掉太子,而改立安樂公主爲皇太女。

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上官婕妤等人,全都仰仗着權勢專擅朝政,尤其是安樂公主,特別驕橫,這些人和太子李重俊之間的矛盾日漸加劇,最後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李重俊被逼無可奈何,想要學李世民,通過發動政變誅殺韋后母女,鞏固自己的地位。

景龍元年,也就是公元707年,李重俊聯合御林軍李多祚等發羽林軍,把武三思和駙馬武崇訓殺死在府第,並殺死其黨羽,然後命令左右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親自率兵追至肅章門,追殺韋后和安樂公主。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5張

只惋惜,韋后和安樂公主太聰明,關鍵時刻擁中宗帝到玄武門樓,命令左羽林軍劉仁景等,守衛玄武門。

等到李多祚等人到來,想要突破玄武門卻被阻擋了。

這時候,唐中宗對樓下大喊:

“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

皇帝發話,千騎王歡喜立馬倒戈,斬殺李多祚等人,太子李重俊就這樣兵敗,從章肅門逃跑,逃奔鍾南山,最後卻在中途被部下殺死。

李重俊發動的“景龍政變”就此失敗。

四、唐隆政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誅殺韋后,穩固李唐江山

李重俊政變失敗後被部下所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失去了強勁的政敵,權勢高漲,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這時候韋后、安樂公主爲首的一派,李氏宗親爲一派,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各樹黨羽,互相構陷,唐中宗對此十分憂慮。

喪心病狂的韋后爲了效仿武則天,安樂公主爲了當皇太女,兩人竟然聯手毒死了唐中宗。

唐中宗去世後,韋后總攬朝政。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6張

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商議起草唐中宗的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爲太子,由韋后主持政事,由相王李旦參謀政事。

李重茂繼位後,韋后的權勢達到了頂峯,她效仿武則天篡奪李唐江山的跡象也越加明顯,如果韋后謀朝篡位成功,那麼首先遭殃的肯定是李氏宗親,以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爲首。

不想坐以待斃,於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聯手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以誅殺韋后、安樂公主爲目的的“唐隆政變”。

唐隆元年,李隆基和劉幽求等人進入禁苑,到鍾紹京的住所集合。

此時左右羽林軍都駐紮在玄武門,李隆基根本沒給韋后等人喘息的機會,很快誅殺了韋后及其黨羽,當時安樂公主還在對着鏡子畫眉,聽到動亂想要逃跑,結果被直接斬首。

唐隆政變後,韋氏家族遭到了李隆基的屠殺,依附韋氏一族的黨羽也遭到了誅殺,李隆基在這場政變中展現了非凡的魄力和鐵血手段,爲被打壓、抑制了幾十年的李唐王室做了最有力的反擊!

玄武門爲什麼是唐朝的“政變之門” 四次政變都發生在這裏 第7張

唐隆政變後,相王李顯坐上了皇位。

李隆基因爲能力出衆,加上在擁立李旦登基有大功勞,被冊立爲皇太子,太平公主因爲派兒子參與了誅殺韋后的行動,晉封萬戶,權勢達到了唐代公主的頂峯。

從李世民開始,一百年裏在玄武門一共發生了四次政變。

每次政變都對歷史走向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不得不說“玄武門”是個神奇的門,同時也是李唐宗室爲了爭權奪位,進行血性屠戮的血腥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