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個充滿精彩與華麗的時代,它擁有許多令人驚豔的時刻,以繁榮熱鬧的面貌,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風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來一向重農抑商,對於農業國家來說,農業方爲根基。偏偏來到宋代,一切有了很大的改變。城市突破了以往市坊的界限,更突破了唐代“日中開市、日落關市”的慣例,開始有了夜市,還出現了名曰“勾欄瓦舍”的固定娛樂場所。老百姓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有趣。

正因爲商業日漸發達,爲解決經營交易不便的問題,彼時的宋代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凡此種種,使得宋代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綻放的光芒,耀眼到任誰都無法忽視,其繁華之景,堪稱神奇。讓我們夢迴宋朝,感受不一樣的風光吧。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都會盛景

古往今來,大都市總是顯得更爲富庶壯麗,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前來遊賞。若要挑一個地理位置上佳、經濟發展繁榮的城市,當屬歷史悠久的杭州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詞中的錢塘,便是今日的杭州。杭州歷來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在柳永的筆下,更呈現出一個大都市應有的富貴之貌。

這裏居住人口之多,非其他尋常城市能比,且家家戶戶經濟條件不俗,爭相攀比奢華。西湖上,無論晝夜,都有人吹奏樂器,處處飄揚着動人音樂,可見當時人們的生活還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消遣娛樂活動,日子過得富足安樂。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第2張

遊觀須知此地佳,紛紛人物敵京華。

林巒臘雪千家水,城郭春風二月花。

彩舫笙簫吹落日,畫樓燈燭映殘霞。

如君援筆直摹寫,寄與塵埃北客誇。

王安石亦曾在作品《杭州呈勝之》中書寫過杭州的美景。大家都知道杭州是值得遊觀的都會城市,紛紛組隊到這裏“打卡”留念。這裏有悠揚的樂聲,有鱗次櫛比的樓房,有裝飾華美的遊船,對於未曾到過都市的人來說,此情此景叫人歎爲觀止,流連忘返。

節日喧鬧

宋代商業發達,人們經常能夠進行戶外活動,更使得節日期間的景點、街道熱鬧非凡。尤其在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天氣回暖,大家紛紛出門踏青,盡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時光: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清明上巳節,西湖煥發嶄新神采,各地遊人都來此觀光遊覽,甚至出現了車馬爭道、互相超車的現象,熱鬧程度可見一斑。日暮將至,遊客漸漸散去,醒的醒,醉的醉,喧譁不已,沿途歸家,盡是燦爛盛開的鮮花。這般春景,難怪大家都要來此踏青,歐陽修在詞中的一句“滿目繁華”便是點睛之筆,完美呈現當時節日的熱鬧場景。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第3張

在傳統節日,人們常常會比平時開展更多的民俗活動,一來是慶祝佳節圖個熱鬧,二來是趁此機會與親朋好友相聚,到處一片歌舞昇平的氣象: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夜,燃放的煙花在直衝天際後紛紛墜落,看起來如同星雨般璀璨,衆人不禁擡頭觀賞驚喜讚歎。路上香車寶馬,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民間藝人趁此機會各出奇招,大展身手,載歌載舞進行精彩表演,吸引路人駐足觀看。

從宋詞中探索宋朝的繁榮,當時的宋朝是怎樣的? 第4張

繁華成空

衆所周知,宋朝的轉折點就在於靖康之變爆發,金軍南下,強勢攻入北宋首都汴京,將宋徽宗、宋欽宗二帝擄走,導致北宋滅亡,隨後宋室南遷,偏安江南。許多愛國文學家在經歷世事鉅變之後,逐漸把目光投向了國家民族的命運,頓覺表面的繁榮昌盛終究只是一場空: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作爲六朝古都,金陵往日何其興盛。可惜的是,六朝的統治階級不務正業,紙醉金迷,過着“繁華競逐”的奢侈生活,以至於這幾個朝代相繼覆滅,徒留後人感慨。王安石借古喻今,內心充滿了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唯恐日後北宋會重蹈前人覆轍,昔日盛景皆如流水般逝去。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王安石的憂慮不無道理,靖康之恥讓宋朝元氣大傷,戰爭也讓百姓顛沛流離,內憂外患之下,宋朝難復當日風采。

縱然宋朝已成歷史,更給後人留下“積貧積弱”的印象,但老百姓生活的富庶與商業的繁榮發達卻遠超大唐盛世,塑造了一個新的社會風貌。“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盛世轉眼逝,竟是一場夢。

我們當以史爲鑑,方能繼往開來,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