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岳飛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南宋時期的朝廷內部有兩派,一派是主戰派,一派是主和派。

宋高宗時期,主和派——宋高宗趙構、宰相秦檜等文臣爲首的士族勢力;主戰派——岳飛、韓世忠等爲代表的武將。

岳飛還沒有北伐的時候,朝中是同爲主戰派的張浚當權,張浚啓用岳飛,纔有岳飛北伐,後來張浚用人不當,導致淮右兵變,因而引咎辭相,又多次上書反對宋高宗﹑秦檜與金議和﹐被排擠出朝。

岳飛的靠山沒有了,岳飛憑藉兩度北伐、收復襄陽六郡,成爲朝中主戰派的代表,宋高宗趙構也想議和,就啓用秦檜。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宋廷有主戰派和主和派,金廷也有,金廷主戰派代表完顏宗弼,殺掉金廷主和派大臣完顏昌,廢除對宋和議,親率大軍攻宋。

宋高宗趙構面對金軍入侵,不得已啓用岳飛,這就有了岳飛的第四次北伐,岳飛率岳家軍揮師北上,郾城之戰、潁昌之戰大敗金軍,楊再興戰死小商橋。

完顏宗弼一路敗退,岳飛率岳家軍到達朱仙鎮的時候,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又想議和,讓張俊、劉錡、韓世忠等將領回師。

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飛面對側面受敵、孤軍無援的險境,不得已也班師回朝。

宋高宗趙構和秦檜雖然讓他們退軍,此時其實並沒有殺岳飛的意思,岳飛回師後感慨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對朝廷失望,自請解除軍職,宋高宗趙構沒有允許。

而後完顏兀朮再度領軍南下,岳飛領兵馳援淮西,這也是岳飛最後一次戰鬥。

完顏兀朮無力攻宋,決定和宋議和,宋廷也收回韓世忠、岳飛、張俊的兵權。

完顏兀朮敗於岳飛,咽不下這口氣,跟宋廷說議和首要前提就是說岳飛必死。

這纔有岳飛的冤獄,宋高宗趙構和秦檜要議和,所以岳飛必死。

紹興和議後,宋金邊境二十年無戰事。

南宋的國策就是主和派勝利,主戰派必死。不只在岳飛北伐,其後隆興北伐、開禧北伐也是如此,主和派代表掌權,主戰派代表難逃一死的命運。

公元1161年,金帝完顏亮率軍攻宋,宋高宗趙構又慫了,當了三十六年皇帝,把皇位丟給養子趙昚,也就是宋孝宗,趙構當了太上皇,又活了二十五年。

宋孝宗趙昚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趙匡胤的子孫還真不慫,當皇帝后立即啓用主戰派老將張浚,爲岳飛平反冤獄,對被貶和罷免的主戰派大臣平反覆官。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第2張

宋孝宗趙昚罷免主和派宰相湯思退,又任命張浚爲北伐主帥,隆興北伐開始,張浚派李顯忠和邵宏淵出師北伐,宋軍一度收復靈壁、虹縣和宿州等地。

由於宋軍主將邵宏淵與李顯忠不和,符離之戰宋軍兵敗,給了宋孝宗趙昚沉重打擊,開始在主戰和主和之間搖擺不定。

宋孝宗趙昚讓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復出,又同時啓用主戰派大臣張燾、辛次膺和王十朋。

南宋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又開始了PK,陳康伯因病辭相,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升爲左相,主戰派代表張浚爲右相。

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勝利,主戰派代表張浚在貶官途中去世,主和派大臣掌權,主戰派大臣也接連被貶,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是主戰派,此時也被罷免。

主和派雖然勝利,但是金軍在此時攻宋,主和派代表湯思退也在貶官途中去世。但宋軍兵敗,無力再戰,於是就有了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後,宋金邊境四十年無戰事。

宋孝宗趙昚也堪稱是南宋時期的雄主,相當於北宋時期的宋仁宗趙禎、宋神宗趙頊。隆興北伐失敗後,宋孝宗趙昚治理內政,有了乾淳之治。

雖然隆興北伐失敗,但是宋孝宗趙昚可不服,他啓用虞允文升任右相兼樞密使,掌握軍政大權,虞允文曾在采石之戰大敗金軍,可惜未等到出兵,虞允文就去世了。

宋孝宗趙昚時期是南宋思想界最活躍的時代,在當時不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陸九淵、陳亮、葉適;還有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如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辛棄疾等,他們都是活躍在宋孝宗時期。

公元1187年,宋高宗趙構去世,宋孝宗趙昚爲給宋高宗趙構服喪,將皇位給了兒子趙惇,也就是宋光宗。

宋光宗趙惇即位後經常生病,大權落在皇后李鳳娘手中,宋光宗趙惇疑似有精神分裂症,趙氏皇族的遺傳疾病。

宋光宗趙惇當皇帝的第五年,太上皇宋孝宗趙昚去世,趙汝愚、韓侂冑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持下,擁立宋光宗趙惇兒子趙擴登基,也就是宋寧宗。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第3張

宋寧宗趙擴即位後,以趙汝愚、韓侂冑爲首的兩大集團開始相鬥,韓侂冑勝出,趙汝愚失敗後在貶官途中去世。

南宋的國情就是兩派相鬥,失敗的一方必然會死在被貶官的途中。

韓侂冑掌權後,開始啓用主戰派大臣,辛棄疾、陸游、葉適等主戰派大臣都在此時被啓用,於是有了開禧北伐。

南宋時期每次北伐都要豎一面旗,就是岳飛,尊崇岳飛貶低秦檜,在韓侂冑的建議下,宋寧宗趙擴追封岳飛爲鄂王,削奪秦檜死後追封的爵位申王,改諡號爲謬醜。

由於宋軍出了叛徒和內部不和,開禧北伐以失敗告終,宋軍戰敗後,宋廷中以楊皇后和史彌遠爲首的主和派開始冒頭。

金軍提出的議和條件就是要殺掉韓侂冑,於是在主和派楊皇后和史彌遠等人的策劃下,韓侂冑被殺,於是有了嘉定和議。

南宋時期每次議和也要豎一面旗,不是岳飛,是秦檜,在史彌遠的建議下,恢復了秦檜的申王爵位和忠獻諡號。

嘉定和議後,宋金邊境七年無戰事。

宋寧宗趙擴有九個兒子,但是不幸都在未成年時就夭折,宋寧宗趙擴去世後,楊皇后和史彌遠立宋寧宗的遠房堂侄趙貴誠爲皇帝,改名趙昀,是爲宋理宗。

權臣史彌遠在宋寧宗、宋理宗兩朝掌權二十六年,他有親信七個人,被稱爲四木三兇,史彌遠能夠掌權如此之久,得益於金國此時正在面對蒙古軍隊的進攻,偶爾金軍的進攻也被宋軍擊退。

在權臣史彌遠的決策下,南宋聯合蒙古軍隊滅亡金國,這一幕場景非常眼熟。

北宋末年,在掌握兵權二十年的權臣童貫的決策下,北宋聯合金國滅亡遼國,隨後宋軍爲奪燕雲與金軍開戰,北宋滅亡。

宋蒙聯軍滅亡金國後,此時權臣史彌遠也剛好去世,宋理宗開始親政,任用主戰派代表趙葵,發起端平入洛。

南宋有三道防線,京湖防線的史嵩之、川蜀防線的趙彥吶主和,兩淮防線的趙葵主戰。

從南宋的四次北伐中,探索南宋滅亡的原因? 第4張

端平入洛,趙葵爲主帥,全子才爲先鋒出師中原,短暫地實現了岳飛的理想,收復三京,但由於史嵩之、趙彥吶沒有幫忙,最後以失敗告終,蒙古軍隊大舉南下攻宋。

在蒙古軍隊的攻擊下,荊襄防線被擊潰,後來又被名將孟珙率軍奪回。

在曹友聞、孟珙、王堅、餘玠、杜杲等名將的率領下,宋軍與蒙古軍隊激戰六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去世,蒙古軍隊才撤退回去爭奪汗位,十年後,蒙哥奪得汗位。

隨後蒙哥其弟忽必烈攻滅大理國,蒙哥其弟旭烈兀遠征西亞。

宋理宗自端平入洛失敗後,不理朝政,任用權臣史嵩之、賈似道執政,其後繼位的宋度宗也是如此,縱有高達,南宋怎會不亡。

公元1258年,蒙哥、忽必烈率軍攻宋,蒙哥戰死於在重慶,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回去爭奪汗位,後來忽必烈獲勝。

忽必烈勝利後南下攻宋,南宋滅亡。

南宋時期,除了岳飛北伐勝利外,隆興北伐、開禧北伐都失敗,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統帥,若是有岳飛這樣的統帥,岳家軍這樣的軍隊,北伐也就不會失敗。

北伐將領內部不和也是失敗的原因,大敵當前不一起對敵,反而勾心鬥角,致使戰機延誤,被敵軍擊潰。

除了宋孝宗趙昚外,其他皇帝大多昏庸無能,權臣掌權,亡國也是理所當然。

若是岳飛在宋孝宗趙昚時期,君臣聯手,何談不能收復舊山河,可惜,可惜,可惜,每次想到岳飛之死,不由扼腕痛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