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陵投降敵人,爲何司馬遷卻要爲他求情呢?

李陵投降敵人,爲何司馬遷卻要爲他求情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武的冤屈比李陵更深,蘇武的處境比李陵更加艱難,然而蘇武終持漢節不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李陵投降敵人,爲何司馬遷卻要爲他求情呢?

李陵投降後,漢武帝顯得“慘悽怛悼”,自己爲了寬慰皇帝,才爲李陵辯護了幾句,卻被漢武帝認爲“沮貳師”。貳師是指貳師將軍李廣利,當年漢武帝最寵愛的女人李夫人的哥哥。漢武帝一直想讓李廣利建立軍功封侯,但李廣利卻一次次失敗,或者即使成功付出的代價也極其高昂。朝野早已議論紛紛。這應該是司馬遷後來纔想明白的因果:天漢二年這次對匈奴的戰役,李陵本來只是陪襯,重點是要再給李廣利一次建功的機會,而李廣利卻被匈奴圍困,漢軍將士犧牲者十之六七。

轉移輿論的焦點

漢武帝積極引導羣臣批判李陵,本來就是想轉移輿論的焦點,李陵是否被冤屈根本無關緊要。而自己稱道李陵的功績,更加顯出李廣利的無能,等於把人們眼光注視的方向,又撥了回去。於是皇帝的雷霆之怒向司馬遷傾瀉,也就毫不奇怪了。下獄之後,司馬遷有三個選擇。第一是接受死刑。這在當時,其實是非常自然的選擇,從戰國到西漢,一直是危險係數極高的時代,意外死亡的事隨時可能發生。相應地,那個年代的坦然赴死,相比今天容易得多。

貪生怕死難免“爲天下笑”,重義輕生,卻可能得到好評。事實上有氣節的士大夫,多半會搶在死刑執行之前選擇自殺,以免在大庭廣衆之下受辱。但是,父親囑託的那部史書,也是自己這些年已經傾注無窮心血的史書還沒有寫完,這時候死,意味着前功盡棄。第二是花錢贖罪。按照當時的法律,如果能夠拿出五十萬錢,可以“減死一等”。司馬遷拿不出這麼多錢,也沒有朋友願意借錢給他——朋友們也未必是吝嗇,更多恐怕還是害怕借錢引火燒身。第三,選擇死刑的替代刑“宮刑”。司馬遷已經只剩這條路可選了。

於是他活了下來,漢武帝讓他改任一個當時還只有宦官擔任的職務,“中書令”。司馬遷很清楚,“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這個選擇,意味着今後自己將面對無窮的嘲笑。宦官是整個社會鄙視鏈的底層,高潔的士大夫們,只要和宦官發生一點牽連,就視爲莫大的屈辱。一個本來優秀的人物,若是與宦官親密一些,他的朋友就可能與之斷交,他就要被逐出士大夫的社交圈,何況自己成爲一個宦官呢?

人固有一死

尤其是在自己的家鄉,司馬遷從小就不被鄉親父老喜歡,他越成功,越證明父老們眼光拙劣。現在,司馬遷因爲說錯了話而落到這個下場,他們一定喜聞樂見(“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戮笑”)。但司馬遷還是選擇堅持活下來。理由,也就是今天被反覆引用的那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知道,現在就選擇死亡,那真如鴻毛一般輕浮,如螻蟻一般卑賤。他必須堅持活下來把那部後來被稱爲《史記》的書寫完。他的生命只有與這部書融爲一體,纔能有泰山之重。司馬遷最終的結局,沒有可靠的記錄。

有人說,他最終還是因爲口出怨言,而被漢武帝處死。有人推測他是自殺,也有可能。漢武帝徵和三年(前90年)寫《報任安書》的時候,司馬遷《史記》肯定已經寫完。而這封著名的書信,許多地方看來都不想只是寫給任安的,而是一封遺書:處處流露着最大的事業已經完成,人生已無可留戀的感覺。《史記·趙世家》裏,寫了一個很不可靠,卻也許能體現司馬遷心跡的故事:程嬰受盡屈辱,終於把趙氏孤兒撫養成人,然後,他就選擇了自殺。

李陵投降敵人,爲何司馬遷卻要爲他求情呢? 第2張

總結

程嬰說,我要去告訴逝者,這個重任,我已經完成了。彷彿,司馬遷就是程嬰,《史記》就是他的趙氏孤兒。司馬遷死的時候,大約仍然沒有得到親族和父老的認同。司馬氏祖輩的墓地,在家鄉夏陽的高門原,而司馬遷的墓地在芝川,遠遠隔開。這種屈辱的處理,和今天當地把司馬遷視爲重要的旅遊資源,形成了鮮明對照。自然,這一切譭譽,對司馬遷來說,都已經輕於鴻毛。